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7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从1901年清政府着手改革考试制度,到1906年废除科举考试之前,清政府兴办学堂,并制定种种规定,如大学毕业生被授予进士功名、高等学堂毕业生被授予举人功名、中学堂和高等小学堂毕业生被授予生员功名(秀才)等。这说明该时期(     
A.科举制的公平得到社会认可B.中国教育改革实现了平稳过渡
C.改革满足了民众的利益要求D.中国教育改革新旧杂陈的特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费正清认为,“湖南维新运动激进化的推动力是从省到中央的改革方式,其榜样来自日本明治维新的经验,当时像长州和萨摩等封建领主在整个政治发展中起了带头作用,领导了日本的民族复兴。然而湖南省当局没有像日本的长州和萨靡封建领主那样的独立力量,他们不能独立于中央政府之外实现广泛的地方改革。”作者意在强调(     

A.中国资产阶级改良道路行不通B.地方自治权是改革成功的前提
C.政治改革方式必须根植于国情D.中央集权体制阻碍了政治改革
3 . 1904年,清廷接连颁布两道谕旨,令铁良南下勘查江南制造局新厂址、清查财政及考察军队。对此《东方杂志》指出其意无非“欲聚各省之财权”“收集各省之兵权”,归于政府。据此可知,清政府意在(     
A.加强中央集权以维护统治B.为推行新政做必要准备
C.削弱地方督抚的政治权力D.防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如表是严复和张之洞关于专利保护的主张。据此推知(     
此如创机著书诸事,各国例许专利,非不知专利之致不平也,然不专利则无以奖劝漱励。1901年严复
现中国各省局厂仿用外洋断机,仿造专利机件不少,且正欲各处推广制造以挽权利。……若准保护美国专利牌照,是自塞其智慧。1903年张之洞
A.两人均主张保护机器专利B.严复借助于专利保护推行新法
C.两种主张激发了发展潜力D.张之洞的主张基于新政的需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04年,清政府效仿日本进行国语改革,明确将汉语作为通行全国的官方语言,称为“官话”;而所谓“国语”依旧是满语。这一现象反映了清政府(     
A.主权意识的不断强化B.政体改革的保守立场
C.官僚队伍的结构变动D.文化革新的矛盾心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05年户部银行正式成立,1908年户部银行改名为大清银行。户部(大清)银行拥有发行货币、监管市场、经理国库等职能,其纸币发行数额从1905年底的53万余两,增加到1911年的1789万余两,成为当时流通的主要纸币之一。这一举措(     
A.开启中国金融业的近代化B.有效应对清政府统治危机
C.符合世界货币发展的潮流D.适应西方经济侵略的需要
2024-03-07更新 | 294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对于清末新政,有人认为是带有资本主义倾向的地主阶级的改革,有人认为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还有人认为是清政府领导的一次具有近代化性质的全面改革运动。这些观点虽有不同,但均认为新政(       
A.维护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B.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C.使清政府摆脱了内外困境D.有助于挽救中国的民族危亡
8 . 下面是清末赴日留学生人数统计表和清末学堂数量统计图。这一局面的发展(       
清末赴日本留学人数统计表

年份

人数

1898

48

1901

274

1902

573

1903

1300左右

1904

2406

1905

8000多

1906

12000~13000

A.反映了近代教育的曲折发展B.开创了中国近代教育先河
C.体现了近代选官制度的需要D.结束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904年,《南洋官报》正式创刊。单独开辟“实业”“附”两个专栏,刊登与实业相关的新闻或译件等内容,言明“本南洋官报系奉特旨著照北洋官报办理,故其采撰述均以振兴实学,启发新知为附”。《南洋官报》的创立(       
①推动了实业救国思想观念的传播       ②反映资严阶级革命派传播新思想
③表明了晚清政府意图振兴工商业       ④体现戊戌变法深刻影响中国社会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4-02-21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1908年7月清政府颁发了《咨议局章程》和《议员选举章程》,1909年成立了咨议局。清末各省咨议局议员的出身背景中有功名的士绅阶级占91%,其中进士占4.7%,举人占19.1%,贡生占29.7%,生员占37.5%。清政府这样做(     
A.意图缓解面临的统治危机B.为废除科举设置了障碍
C.迟滞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D.加快了辛亥革命的发生
2024-02-08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