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费正清认为,“湖南维新运动激进化的推动力是从省到中央的改革方式,其榜样来自日本明治维新的经验,当时像长州和萨摩等封建领主在整个政治发展中起了带头作用,领导了日本的民族复兴。然而湖南省当局没有像日本的长州和萨靡封建领主那样的独立力量,他们不能独立于中央政府之外实现广泛的地方改革。”作者意在强调(     

A.中国资产阶级改良道路行不通B.地方自治权是改革成功的前提
C.政治改革方式必须根植于国情D.中央集权体制阻碍了政治改革
2 . 1904年,清廷接连颁布两道谕旨,令铁良南下勘查江南制造局新厂址、清查财政及考察军队。对此《东方杂志》指出其意无非“欲聚各省之财权”“收集各省之兵权”,归于政府。据此可知,清政府意在(     
A.加强中央集权以维护统治B.为推行新政做必要准备
C.削弱地方督抚的政治权力D.防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1905年前社会舆论认为“今试向执政诸公语之,当改专制为立宪,鲜有不怒且叱者”,而1905年之后关于立宪政体“其倡者一二无赖,而和者乃遍中国,相与鼓吹张皇之,已深入于士民之心。”并有担忧中国的立宪有“专务虚名”而“藉以为应酬之用”的倾向了。这一现象(     
A.反映立宪实质是政治骗局B.反映出资产阶级日益壮大
C.得益于清末新政直接推动D.表明立宪成主流政治选择
2024-03-10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中原名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04年,清政府效仿日本进行国语改革,明确将汉语作为通行全国的官方语言,称为“官话”;而所谓“国语”依旧是满语。这一现象反映了清政府(     
A.主权意识的不断强化B.政体改革的保守立场
C.官僚队伍的结构变动D.文化革新的矛盾心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05年户部银行正式成立,1908年户部银行改名为大清银行。户部(大清)银行拥有发行货币、监管市场、经理国库等职能,其纸币发行数额从1905年底的53万余两,增加到1911年的1789万余两,成为当时流通的主要纸币之一。这一举措(     
A.开启中国金融业的近代化B.有效应对清政府统治危机
C.符合世界货币发展的潮流D.适应西方经济侵略的需要
2024-03-07更新 | 294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梁启超指出:“中古及近代之小说,在作者本明告人以所纪之非事实,然善为史者,偏能于非事实中觅出事实。……此类事实,往往在他书中不能得,而于小说中得之。”他旨在强调(     
A.小说创作严重脱离社会现实B.小说作品中蕴藏着史学价值
C.史学研究中存在伪科学弊端D.史学研究只能依赖文学史料
2024-02-29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南九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侯宜杰先生认为“咨议局的成立,大大突破了封闭式的封建政权结构,削弱、限制了地方长官的专制权力,标志着人民参与管理国家生活的正式开始,是政治制度民主化的实际起点”,侯宜杰先生将其誉为“中国最早的议会”。据此可知,咨议局最主要的作用在于(     
A.推动了戊戌变法的历史进程B.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
C.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D.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1904年,《南洋官报》正式创刊。单独开辟“实业”“附”两个专栏,刊登与实业相关的新闻或译件等内容,言明“本南洋官报系奉特旨著照北洋官报办理,故其采撰述均以振兴实学,启发新知为附”。《南洋官报》的创立(       
①推动了实业救国思想观念的传播       ②反映资严阶级革命派传播新思想
③表明了晚清政府意图振兴工商业       ④体现戊戌变法深刻影响中国社会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4-02-21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清末,一份给督察院的上书,认为现在以皇族组织内阁,“适与立宪国之原则相违反”,要求“皇上明降谕旨,于皇族外另简大臣组织责任内阁,以符君主立宪之公例。”此次上书遭到了清廷谕旨的严词申斥。这一现象导致(       
A.洋务运动自强求富梦的破灭B.立宪派在绝境中转向革命
C.百日维新未能实现预期目标D.革命救国的主张开始传播
2024-02-07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近代较早提出中国各民族一体融合的“大民族”观点的是梁启超。1903年他提出,“合汉、合满,合回、合苗、合藏,组成一大民族,提全球三分有一之人类,以高掌远跖于五大陆之上”。后来他用“中华民族”或“中国民族”作为有史以来中国各民族的总称。这说明梁启超意在(     
A.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摆脱民族危机,走上强国之路
B.团结各族人民,巩固共和国,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利益
C.宣传民族历史,激发全国人民的爱国情感,共同反侵略
D.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筑中国梦的伟大目标
2024-02-04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门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