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百日维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下诏,允许报纸“指陈利弊”“中外时事,均许据实昌言,不必意存忌讳”。 又下诏,凡院、部司员欲条陈意见,可以上书,通过本衙门的“堂官”(首长)代传,普通百姓可以到都察院呈递。该诏令的颁布(     
A.强化了民众参政议政职能B.有一定的思想启蒙作用
C.改变了清政府的政治制度D.成为变法失败主要原因
2024-03-03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维新运动期间,康有为认为西方的议院只不过是“彼族实暗合经义之精,非能为新创之治也”,“夫先王之治天下,与民共之,谋及庶人为大同”。康有为的这些言论(     
A.极力推崇古代大同思想B.对欧美制度盲目排斥
C.尚未突破传统政治思维D.试图为变法减小阻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在自强运动、百日维新和清末新政时期有关改革和新计划中,“中国”二字被越来越多地使用,并以此作为支撑改革的理由。据此推断,“中国”一词被频繁使用的主要原因是(     
A.近代化运动的推动B.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
C.满汉矛盾得以缓解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梁启超曾在《新民说》中说:“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以地球上最大之民族,而能建设第一帝国之徽号,谁能篡之?”从中可以看出(     
A.梁启超建设民族国家的政治理想B.革命派认识到民族主义的作用
C.梁启超思想中天朝上国观念深厚D.维新派缺乏群众基础脱离实际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898年,光绪帝下诏“兼采中西各法”振兴农学。清政府在直隶等地建立农事试验场,并进口多种新式农机具。但是这些新式农机具使用的仍是人力和畜力,而且并未推广。这表明当时(     
A.清政府固守传统的经济政策B.生存危机倒逼政府调整经济模式
C.近代化变革缺乏经济基础D.西学东渐推动洋务运动深入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戊戌变法期间,德国获悉《京师大学堂章程》中有聘任英文教习12人、德文教习1人的计划后,德国公使照会总理衙门,称这将会“损害中国的独立并使个别国家施加占优势的和不合理的影响”,要求增加德文教习名额。这一要求的实质是为了(     
A.缓和德英关系B.推广德语教育
C.维护中国权益D.争取在华利益
2022-10-27更新 | 3268次组卷 | 25卷引用:河北省盐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维新派以各种方式宣传变法主张,制造维新舆论,培养变法骨干,组织革新力量,同时把重点放在争取光绪皇帝及其周围的帝党官员的支持上,希望通过他们自上而下地实行变法主张。这说明,戊戌变法
A.缺乏反封建的斗争勇气B.以挽救民族危亡为目标
C.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D.遭到顽固派的激烈反对
2022-03-02更新 | 405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第三中学(创新学院)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据《戊戌变法史》统计,在开始变法后的103天内,先后发布的诏令谕旨就有184条之多,涉及到选拔人才、农工商业、裁汰官员、变革科举、财政经济、法律制度、文化教育、军事国防等各个方面,这些措施之间彼此不配合,又无后续准备。材料表明
A.变法内容过于宽泛没有针对性B.维新变法准备不足没有远见
C.光绪帝和维新派政治经验不足D.变法措施脱离国情无法实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