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1 道试题
1 . 有学者在评价某一侵略战争时认为:这一战争是"中西关系质变的临界点,整个中外关系至此逆转,旧格局随条约缔结而俱逝,中国被不情愿地拉入到国际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中"。由此可知,这一战争
A.使列强侵略中国的方式发生重大转变
B.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C.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使清廷彻底沦为洋人的工具
2 . 在《南京条约》的谈判中,出于策略需要,英国并未将领事裁判权列入必须要实现的目标。但是清朝官员却主动出让这一权利,目的是想尽快摆脱涉外纠纷的麻烦。这表明清政府
A.放弃了天朝上国的迷梦B.缺乏近代国家主权意识
C.对外奉行妥协投降政策D.法律制度建设严重滞后
3 . 1855年10月,在厦门的街道上到处粘贴着一份绅商所写的揭帖,揭露了外国殖民者在厦门成为通商口岸之后,雇佣一些心术不正的叛徒,通过各种手段,诱骗老实的人民,然后通过海运把这些受骗人卖到外国进行强迫劳动的事情。揭贴所揭露的内容反映了(     
A.官府借告示揭露殖民者给中国带来灾难B.西方资本主义具有扩张掠夺的本质属性
C.以华制华是外国殖民者侵略中国的方式D.劳务输出成为中国对外交流的途径之一
4 . 如图为英国传教士施美夫考察福州后于1847年出版的《福州日记》节选。该记述

A.忽略了在华传教的主要思想障碍B.揭示了中国佛道两教的渐趋衰落
C.印证了英国对华战争的主要目的D.改变了中英两国交往的历史方向
5 . 蒋廷黻先生曾指出:“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治外法权,在道光时代的人的目光中,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至于协定关税,新的税则平均到百分之五,比旧日的自主关税还要略微高一点,所以他们以为这是外交的成功。”这反映了当时的清政府
A.极力维护国家主权B.“天朝上国”意识浓厚
C.缺乏近代外交观念D.积极鼓励发展对外贸易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隋唐时期,随着大运河的开通和梅岭(大庾岭)驿道的开凿,赣江成为南北航运的必经要道,促进了江西地区商业发展。两宋时期,商品由粮食扩大到茶叶、药材、纸张、竹木等,范围由运河地区扩大到西南边陲、东南沿海。明清时期,江西商人无论是人数规模,还是活动范围,均超过前代。形成了樟树、景德、吴城、河口四大著名商镇,江右商帮与徽商、晋商并称三大商帮。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后,江西各县几乎找不到富商大贾,往昔繁华的“日市辐辏之地”变成“里巷萧条,商贩斯绝”。

—摘编自贺三宝《江右商帮兴衰与赣商重塑》等

材料二   江右商帮应时而起并逐步发展,但其经营观念仍然没有完全跳出“以商补农,以末养本”的思维方式。500余年中,多数江右商人采取的经营方式是个体小本经营,从事着原有商品品种的经营。但是,江右商人并没有把赚取的利润用于扩大经营资本,据统计,其生活性投资占两成,社会性投资占近八成,产业性投资仅占不足2%。

—摘编自谢力军《浅析江右商帮的没落》

(1)根据材料一,对宋朝以来江西商业发展历程进行阶段划分并简述依据。
(2)根据材料二,概括江右商帮发展中的局限性。对新时代赣商的发展,请提出合理化建议
2024-03-27更新 | 132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基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
B.“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
C.“对联式悲歌”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
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
2021-01-08更新 | 426次组卷 | 80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从洋务运动到百日维新,从曾国藩到康有为,从李鸿章到孙中山,将近百年的演变和人物娓娓道来。蒋廷敲的《中国近代史》以中国的近代化为线索,认为“中国人能否近代化将关系到国家兴亡”,该书主要阐述了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近代中国人所做的自强努力及其失败原因,进而提出“近代化国防不但需要近代化的交通、教育、经济,并且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半新半旧是不中用的”。

——-摘编自《中小学生必读丛书:中国近代史》推介


根据材料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论述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9 . 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资本主义终于打人了封建主义禁铜着的神圣王国",这是好事,如果来得早一些,“我们中国就远不是如此的面貌了”。“难道为了‘抵抗’外国,宁肯让我们中华民族倒退到刀耕火种不成?”这一观点(     
A.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本质特征B.有利于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
C.混淆了武装侵略与文明传播D.揭露了清王朝的腐朽与落后
10 . 鸦片战争后,当时负责与英国交涉的中国官员经计算,发现协定后的关税税率平均达到百分之五,比以往的自主关税略高,他们认为这是外交的成功。这说明
A.《南京条约》危害性有限B.清政府缺乏国家主权意识
C.自给自足的经济发挥优势D.清政府积极维护关税主权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