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在1842年的《南京条约》中,中国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补偿了鸦片被销毁的英国商人,并 开放五个中国港口以进行国际贸易。这些港口中的每一个,均由不从属于中国法律的英国顾问管理。这些规定,致使中国客观上(     
A.沦落为英国的殖民地B.被迫全面对外开放
C.逐渐解决鸦片的纠纷D.开始走向半殖民地化
2 . 近代中国,各国不法商人与冥顽之徒在华肆意妄为,走私逃税,作好犯科,种种为非作歹之举,意然都可以不受中国法律的惩处而逃之天天。这一局面的出现主要在于,近代中国
A.关税主权的丧失B.领土主权的破坏
C.司法主权的破坏D.外交政策的软弱
3 . 这场战争是中国与西方的第一次对决。中国的失败,被人当头一棒,从此在对外关系上不知所措。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才逐渐知道怎样与列国相处。该战争使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B.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D.中国半殖民化程度大大加深
4 . 1840年,西方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急需扩大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为此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与其签订《南京条约》。下列条款中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本质目的的是
A.协定进出口关税B.赔偿英军巨额军费
C.割香港岛给英国D.准英在华开设工厂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现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面能佐证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段是
①在南京江面签订了《南京条约》
②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
③中华民国定都南京,成立南京临时政府
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④
6 . 南京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既见证了近代中国饱受劫难,又体现了近代中国奋进求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动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结果是“华夷抗礼静海寺,俨然白犬丹鸡盟”,随后,“夷人中流鼓掌去,三月长江断行旅”。鸦片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也有另一种见解,把现代化作为自科学革命以来人类急剧变动的过程的总称,它不仅包括经济领域,也包括人类在政治发展、社会动员、心理适应和知识增长方面的急剧变化,它更重视社会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这派理论还特别提出“现代性”和“传统”两个概念,来对现代化过程进行对比分析。传统代表前工业社会的特征,现代性代表现代社会的特征。现代社会的特征包括如下方面:(1〉民主化,(2)法制化,(3)工业化……

——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1)材料一中“界碑”“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中关于现代社会特征的分析,结合所学知识,扼要指出辛亥革命在这三个方面的具体表现。
(3)概括指出辛亥革命没有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什么?
7 . 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将永远地铭刻在中国人民心中。下列纪念碑或碑刻所承载的历史事件,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
A.抵制西方资本主义
B.反对外来侵略
C.反对封建统治
D.维护封建经济
8 . 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
A.领事裁判权B.片面最惠国待遇
C.居住及租地权D.“门户开放”政策
2019-01-30更新 | 3958次组卷 | 123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9 . 以下列强在华攫取的侵略利益,其获取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①外商在中国投资设厂
②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
③美法等国取得了领事裁判权
④中英双方商定关税税率
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
C.④③②①
D.③②④①
2018-11-08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有一座城市,凝结着中华民族五味杂陈的情怀,有繁华后一声叹息,有沉沦时的悲号长鸣。在这里,签订过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其中“割地”“赔款”“关税协定”等字眼曾经多少回灼伤我们的心灵。这座城市是
A.北京
B.天津
C.南京
D.上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