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90 道试题
1 . 下图为1893——1937年武汉棉业产业链基本形态图。这体现了近代中国(     

A.实业救国观念深入人心B.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C.棉纺织技术领先于世界D.经济结构转型的完成
2 . 1850年夏天,针对英国传教士在福州郊外乌山神光寺租赁房屋一事,林则徐主张用武力驱逐英人,福建巡抚徐继畬则主张采用外交手段处理,避免酿起事端。此事在朝廷引起轩然大波,并最终导致徐继畬被革职。这反映了当时(     
A.近代外交制度开始形成B.天朝上国观念已经消除
C.对外交往理念存在分歧D.武力抗英成为社会共识
2024-02-02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清史、特别是清史的研究者,往往自动放弃了对道光二十年(1840年)以后历史的探索。其结果是,明清史长期以来讨论的问题都是被局限在一个传统社会、“古代史”的框架内,讨论明清社会如何衰落,某些新的因素如何受到制度的阻滞而夭折。于是,这种状况就更强化了近代史的“千古未有之大变局”——中国靠自己已经无法变化,只有凭借外力的推动。难道明清、甚至宋元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许多历史线索,到道光二十年以后都不翼而飞了吗?打破分期的桎梏,实现“瞻前顾后”并非难事。

——摘编自赵世瑜《明清史与近代史:一个社会史视角的反思》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简要论述。(要求:可以赞成或者反对,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4-02-02更新 | 85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某校历史研究小组的同学以“中国古代文明”为主题,在时序框架下提炼了若干研究子目:

1.中华文明的发轫

2.中华文明的拓展

3.大一统帝国与多民族交融

4.繁荣昌盛的隋唐文明

5.多元文化碰撞与交融的宋元文明

6.发展与迟滞的明清文明


请参照上述研究思路,结合中国近代史,以“中华民族的抗争与探索”为主题,设计相关子目。(要求:至少设计4个研究子目,符合主题,史实准确,设计合理)
2024-02-01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19世纪中叶起,郑成功从反清的“逆臣”形象逐渐转变为抗击“外夷”“忠君报国”的形象,成为民间与官方共同祀奉的神灵。这主要是因为(     
A.人物形象的还原B.西方列强的入侵
C.改朝换代的需要D.华夷观念的颠覆
2024-02-01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南京条约》规定:中英两国“如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两国属员往来“比当平行照会”;中美《望厦条约》也规定,两国“公文往来,应照平行之礼,用照会字样”。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西方文化影响广泛B.实现对外平等交往
C.列强控制中国外交D.华夷观念开始改变
7 . 1842年《南京条约》签字后,中方向英方发出照会,其中专讲司法问题的第8条提出:“此后英国商民如有与内地民人交涉事件,应明定章程,英商由英国办理,内民由内地惩办”。这表明清政府(       
A.国家主权意识淡薄B.反侵略的意识增强
C.近代外交意识萌发D.天朝上国观念动摇
2024-02-0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等五市开埠之后,中国出现了一批大商人,如广州的吴健彰、杨坊等人,他们在经营过程中,以依附于外国人为主,获得巨额的利润。这反映出鸦片战争之后,中国(     
A.民族资本主义得以产生B.对外出口呈现持续增长
C.社会阶层结构有所变化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2024-02-01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上海·印记”大事年表

时间事件
1863轮船招商局设立,是近代中国第一家轮船运输企业
1865江南制造总局建立,是当时规模最大的近代军事企业
1895康有为发起成立上海强学会,“专为中国自强而立”
1896黄遵宪和梁启超等创办《时务报》
1903章士钊担任《苏报》主笔,大力宣传邹容的《革命军》
1911同盟会联络光复会和上海商团响应武昌起义,获得胜利
1915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1916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发表《吾人最后之觉悟》

材料二   上海是全国最大之转运码头,内地货之运往外洋及沿海各埠者,或外洋货物之运往内地者,多以上海为转口地点。一批新型的中国商人,在通商口岸同外国侨民的交往中,学到了西方经营企业的方式。资本日益充实,组织日益完善,业务日益发达,己执全国金融之牛耳。劳工的出身地极不统一、上海附近和安徽省等地外出觅生者最多,而技术工人及汽缸工则多为广东或宁波人,他们成为上海近代工业早期技术工人的骨干。

——摘编自肖照青《上海在近代中国中心城市地位的确立及其历史因素研究》


(1)上海见证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请结合材料一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海成为近代中国中心城市的条件。
10 . 鸦片战争爆发半年后,为医治伤病清兵,清军参考以往经验,就近低价征聘医生,但户部拖了近3个月才给答复,以节省为由,指令闽浙海防就近征医,不给安家行装费,只酌量减给口粮工食银。这说明了清政府(       
A.官员贪腐致使征医受阻B.军事配套服务的滞后
C.财政负担决定救助水平D.军队军事训练的废弛
2024-02-01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高考备考精英联赛调研)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