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5 道试题
1 . 鸦片战争后,应西方侵略者的要求,清政府设置五口通商大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廷允许外国公使入驻北京,中国向西方各国派遣大使;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朝设立外务部,成为具有近代外交制度中一般特征的中央外交机构。有学者根据这些事实展开研究,结论可能是(       
A.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
B.列强侵华客观推动晚清外交艰难转型
C.西方国家逐渐改变了侵华方式
D.清政府缺乏近代国家主权意识
2024-02-21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据晚清海关税收统计,1864年中国进出口税共6906028海关两,1894年15366311海关两。30年时间海关税收增长了1倍多。外国进驻中国的商业机构及其来华人数也逐年增多,到1894年共有外国商号552家,从业人员9350人。这说明当时中国(       
A.商品经济逐渐取代自然经济B.抵制了西方列强的商品输出
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遭遇瓶颈D.与世界市场的联系趋于紧密
3 . 民以食为天,饮食在社会生活中至关重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的主粮结构主要由粟、麦、稻构成。粟、麦的生产和消费在全国占有绝对优势,粟、麦两者相比,粟的地位更高,而麦为“杂稼”、“杂种”之属。北宋时,稻米不仅是南方居民的主粮,也是北方广大城市居民和军队、官员的主粮。为防备契丹铁骑南侵,政府鼓励北方种稻,河北沿边,“自顺安以东濒海,广袤数百里,悉为稻田”。真宗时期,占城稻传入,其成熟得快和耐旱的特点使人们得以扩大稻谷的栽培。宋代麦的地位超过了粟,南方麦类的种植面积得到扩大。

——摘编自刘朴兵《从饮食文化的差异看唐宋社会变迁》

材料二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明朝后期,一些新的农作物品种输入中国。其中高产粮食作物玉米、甘薯的推广种植,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总产量。江南等地区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经济作物品种繁多,种植广泛,很多农民还兼营产品初级加工或相关副业,以获取更多的收入。

——摘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三   近代以前,西餐就经早期的西方来华人员而传入中国,很多人认为“夷人”烹制的“番菜”和刀叉“茹毛饮血”式的饮食习惯,既不卫生也很野蛮。鸦片战争后,大量西式菜肴进入租界。在一些人眼中,西方国家成为文明与进步的象征,其饮食文化也披上了绚丽的外衣。很多西餐馆地道的手艺加上顾客至上的经营理念,很快使得西餐在中上层群体之中打开了市场。与此同时,“西菜中吃”日益流行,通过改良,西式菜肴逐渐以新的面目融入上海本地的饮食体系中。

——摘编自吴百欣《近代上海西菜改良与饮食观念演变》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宋主粮结构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稻米地位上升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玉米、甘薯的推广种植对中国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推动中国民众西餐观念转变的因素。
2024-01-27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下表中报刊所发评论反映出近代以来(       

1875年《申报》

文人当“效思于农工商贾之事”。

1875年《申报》

“西人之为商为工农者,固无不兼习文字也。”

1881年《万国公报》

农夫“用其力于植树之法、机器之耕,则利益广矣”。
A.农商皆本成为共识B.职业观念已发生变化
C.西方思潮成为主流D.重农抑商思想的延续
2024-01-27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代某条约体系让欧美国家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从广州向北推进至上海再至北京,俄国则从西伯利亚——满洲边界向南推进到北京。该条约体系指的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6 . 如表所示为1868—1911年中国主要农产品及初加工产品出口情况统计(单位:担)。这可用于说明该时期的中国(     
年份棉花油类烟叶
186857346144087138141261737
187361291161739125349175595150
1878673431898955233101007911122
188365978198707622073434911403
18887678021674602025466495267128
1893941541820828576155152069110513
18981088211538600273739357976371137
19039482316577530759521541075163959
19081290901576136613509733943144857
191112992514628038777441582573199048
A.对外贸易政策进行了调整B.经济主权已彻底丧失
C.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经济竞争力逐渐增强
7 . 如表是广州和上海进出口贸易额统计表(单位:万美元)。表中数据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年份广州上海
1844年3340480
1847年25301100
1850年16701190
1853年10501720
1856年17303190
A.外贸逆差的加剧B.经济结构的变迁C.外贸中心的变动D.新式工业的兴起
8 . 1857年底,英法联军占领广州,清廷未派援军收复,反而将大批军队集结于南京周围。1858年5月,英法舰队列阵于大沽口外,相对峙的清军约1万人,援军不过6000人。大量军队驻扎于江南、江北大营。清军的军事部署说明(     
A.对英作战指挥方针失误B.阶级本质决定战争策略
C.国家利益决定作战规划D.中英差距影响军事部署
2024-01-18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潮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历史试题
9 . 在山东烟台,进口的“本色花布在1866年每匹价格大约仅为二两九钱到四两白银,1867年更是降到二两五钱到三两。”这种低价的洋布在中国(       
A.适合中国百姓的消费水平B.导致了关税主权丧失
C.抢占资本市场的大量份额D.推动自然经济的解体
10 . 下表为清政府海关总税务司洋员人数变化表。这反映出(     
年份英国美国法国德国
18615211
18646331
18735813117
A.中国失去了制海权B.中国海关日益近代化
C.中国半殖民化加深D.清政府抛弃华夷观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