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鸦片战争是晚清中国历史的第一次转折…但是,由于中国人民在“沉沦”和屈辱中不断反省和觉悟,反抗力度逐渐加大…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形成鸦片战争后近代历史第二次转折…洋务运动的兴起则客观上标志着第三次转折…因此在“沉沦”中也蕴含着“上升”因素…。

——张海鹏《中国近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
2023-07-28更新 | 153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顺迈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代备边,多在西北……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糜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木有之变局。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功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外患之乘,变幻如此,而我犹欲以成法制之,譬如医者疗疾不同何症,概投之以古方,诚未见其效也。

——李鸿章1874年《筹议海防折》

材料二   在海防问题上,郑观应认为“枪炮器械宜精也,不精则彼利我钝;轮船、火车、电报宜兴也,不兴则彼速而我迟”。“徒以分省设防画疆而守,遇有事变拨调他省师舰以为接济,而号令不齐,医械不一。平日既无统属之分,临进难收臂指之效”。他还认为中国建立的海军的目的在于“卫商民,收防海之实用”,“张国威,护华商”。而发展工商业又为建立海防提供了物质保证,他说:“非富不能图强,非强不能保富,富与强实相维也”。

——摘编自《中国近代海防思想史论》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李鸿章认为鸦片战争后中国“外患”呈现出哪些新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郑观应的海防主张。
2020-04-21更新 | 248次组卷 | 5卷引用:2020届山东省烟台市高三诊断性测试(一模)历史试题
3 . 昨天的新闻

《纽约时报》自19世纪中期创刊以来,长期占据美国乃至西方主流媒体的领袖地位。该报曾观察和记录了近代中国的发展变迁。

《纽约时报》关于近代中国报道的一览表(节选)

序号时间标题内容摘要
11857年1月23日英国海军进攻广州,攻陷两广总督府星期二一大早,英军开始新一轮火力攻击,并且非常猛烈,……从英国军舰上发射的炮弹,把广州城墙轰开了一个很大的缺口。
21879年4月23日首家机器棉纺织厂在上海建立他们相信大清国显而易见的命运就是,向世界学习一切和艺术、科学、制造业有关的事情。
31911年10月14日革命军在武昌宣布成立共和制政府武昌已经宣布成立共和政权。一支强大的革命军武装力量已从汉口开拔,准备与来自北方的清国皇家部队交战。一场大的战斗预计在两日内爆发。


(1)上表中,《纽约时报》报道了中国近代哪些重大事件?
(2)任选上述其中一个事件,全面分析其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三个事件所反映的近代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趋势。
2019-11-01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徐汇区2015届高三上学期学习能力诊断(一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53年中国和洪都拉斯消费英国棉纺织品的数量

材料二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收藏在这个东方博物馆里的,不仅有杰出的艺术品,而且还保存有琳琅满目的金银制品。即使把我国所有圣母院的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富丽堂皇的东方博物馆媲美。有一个胜利者把一个个口袋都塞得满满的,至于那另外一个,也如法炮制,装满了好几口箱子。

——雨果

材料三   有人说:“鸦片战争是在执行一种历史使命,它是用侵略手段达到使中国向世界开放的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鸦片战争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


请回答:
(1)造成材料一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英国人把原因归结为什么?
(2)材料二中的“两个强盗”分别指什么?清政府又被迫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
(3)你认为材料三的观点正确吗?请结合有关史实,选用适当角度评述这种观点。
2018-11-19更新 | 115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