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法约问题”

1895年,法国通过中法《续议商务专条附章》取得在广东等地开矿的优先权。该约在签订和执行中,形成法国“独专”与其他列强“均沾”相冲突的“法约问题”。议约之时,中方对于其第五条原议“中国云南等处开矿,则向法国矿师商办”,考虑“以该国欲独专其利,恐他国不免违言”,故力争“改为中国将来开矿,可先向法国矿师商办”。

1896年,英法签署《伦敦协定》,规定“在云南和四川两省,中国已经让与或将来可能让与英国或法国的所有商业和其他特权及利益,都将为两国及国民和附属国人民所共同享有”。20世纪初,清政府重申三省矿务由国家办理的部分,按照法约规定先向法国厂商及矿师人员商办,由商民承办的则由其自行决定,同时向英国申明两广矿务并未给予法国“独专”权利。清政府利用英法之间的矛盾,避免了列强瓜分矿权的危局。

1901年,法商李三私下与土人订立合同承领开采增城县矿区,被两广总督驳斥。列强对广东矿权的觊觎与掠夺引起清政府的关注与抵制。1903年成立商部后,任命考察外埠商务大臣,招徕外洋华商,筹划在粤开办矿业。后又成立闽广农工路矿总公司等,经营管理矿业。

——摘编自莫婉娟《“法约问题”与清末广东矿权的挽回》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约问题”的来由。
(2)你如何看待清政府“法约问题”始末中的举措?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这种感觉,从鸦片战争后渐渐发动,觉得外国确有我们所不及,有舍己从人的必要。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自从和日本打了一个败仗下来,国内有心人,真像睡梦中着一个霹雳,因想到堂堂中国为什么衰败到这田地,都为的是政制不良。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

——摘编自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1923年)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中国人追求“进化”的理解。(要求:理解应包括背景分析、过程及作用阐释,条理清晰,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2024-06-03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数字中的历史

清代后期财政收入结构情况(单位:万两)

年份田税盐税关税厘公杂税项收入总计
数额比重%数额比重%数额比重%数额比重%
1849328176.4049911.6247010.98----4250
1891236726.397178371141.08----8968
1903354633.80125011.91534050.903563.3910492

——据《清史稿》《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清代续文献通考》等

1911年全国财政支出结构统计(单位:万两)

项目数额比重(%)项目数额比重(%)
行政25638.5实业5731.91
司法6832.27交通489116.3
民政20256.74官业7952.64
财政15836.16工程260.86
海关5831.94交涉3451.15
常关1480.49军事843728.1
典礼750.25防费1240.41
教育13394.45赔款欠款511717.0

1911年全国财政支出结构统计(单位:万两)

——王树槐《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江苏省(1860-1916)》

晚清外债用途分类(单位:万两)

外债用途举债笔数举债数额所占比例(%)
赔款借款67938861
各种实业借款853745629
海塞防与抵御外侮借款2379506
行政经费借款5940993
镇压国内起义与革命借款3516951

——许毅 金普森 隆舞华等《清代外侦史论》

(1)材料反映了怎样的时代?
(2)材料中的信息对我们认识晚清时期经济转型的艰巨性有什么帮助?
2024-03-26更新 | 105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5 数据表格类(高频非选择题12题)-【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一模试题分类汇编(山东专用)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①《北京条约》签字页

②《南京条约》签字页

③《辛丑条约》签订现场

④《马关条约》谈判场景

材料二

时间

事件

主要内容

1851—1864年

太平天国运动

建立太平天国,前期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后期颁布《资政新篇》。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

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和新式学校,建成新式海军。

19世纪90年代末

戊戌维新运动

光绪皇帝在维新派支持下推行百日维新,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除旧布新。

材料三

①(1937年7月8日)中国共产党号召“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 “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

——摘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②1938年,毛泽东撰写《论持久战》,总结抗战以来的战争形势,针对国内存在的“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科学论证了中国必须通过持久战赢得对日作战最后胜利的战略指导理论。

——摘自《中外历史纲要》



1940年八路军总部发动百团大战,图为百团大战中的彭德怀。

(1)将材料一所反映的史事进行排序(写序号),并指出材料一对研究中国近代史有何共同价值?
(2)提炼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主题,任选一个历史事件加以分析。
(3)从材料三中任选其一,谈谈对“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的理解。
2024-01-30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汉口的崛起晚清时代,武汉迅速崛起。一跃成为中国著名的近代都会,中部的中心城市,实现了早期近代化,被称为“东方芝加哥”。

1877年《湖北汉口镇街道图》



(1)上图中的时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2)根据材料和所学,分析汉口在近代迅速崛起的原因。
2024-01-23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万里茶道

从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中俄之间形成了一条横跨亚欧大陆,长达13000多公里,以茶叶为大宗商品的长距离贸易线路,被称为“万里茶道”。

它以汉口为起点,经恰克图到达俄国,又从俄国传入中亚和欧洲其他国家。最初,茶叶贸易的经营者是来自非产茶之省的晋商,他们采运两湖茶叶就地加工成茶砖,运至中俄边境口岸,再由俄商贩运至莫斯科和圣彼得堡。19世纪中叶,中俄茶叶贸易进入鼎盛时期,汉口成为对俄输出砖茶最主要的港口,俄国人依靠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垄断了汉口茶市,相继开办了顺丰、新泰、阜昌和百昌等砖茶厂,实现了茶叶采购、制造、销售和贩运的系列操作。19世纪末期,由于印度茶、锡兰茶的竞争,汉口茶叶港的地位受到威胁,汉口茶市的英国商人转而收购印度茶叶。1905年,横贯西伯利亚的大铁路全线通车,汉口的茶叶绝大部分由火车输往俄国。十月革命后,前苏联政府对华茶进口采取的关税壁垒政策,输俄茶叶贸易日趋衰落,在汉口的几家俄商茶厂相继关停,俄商独占汉口茶市半个多世纪的局面从此结束,长达两个世纪的万里茶道终于淡出历史舞台。

——摘编自刘再起《中俄茶叶之路:繁荣了200年的国际商道》

(1)指出中俄“万里茶道”的主要特点。
(2)概括18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万里茶道”兴衰的原因。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人如何称呼来自遥远欧洲的人群,在近代中外交涉历程中经历了很大的变化。1832年,中国官员在对英国东印度公司商船阿美士德号的批文中按惯例称为“该夷船人……”,英国船长认为“夷”意指“barbarians”(野蛮人),为此大为光火。1842年,魏源在《海国图志叙》中,虽称欧洲各国为“西夷”,但也指出“远客之中,有明礼行义,上通天象,下察地理,旁彻物情,贯穿今古者,是瀛寰之奇士,域外之良友,尚可称之曰夷狄乎?”并明确提出应“师夷长技以制夷”。1858年签署的《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朝廷文书中原来使用的“夷务”随后也改称为“洋务”。

——摘编自马戎《西方冲击下中国的话语转变、认同调整与国家重构》

材料二:1895年,面对大国地位的衰落和中华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改良派和革命派以各自的方式展开救亡运动。1895年发生或萌发的诸多事件,加速了近代中国的政治变革与社会转型,对近代中国有着多重意义。

——摘自孔亭《1895年:近代中国的多重意义》

(1)概括材料一中近代中国人对欧洲国家称呼的变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结合改良派和革命派各自开展的救亡运动,分析它们在“加速近代中国的政治变革与社会转型”上的意义。
2023-12-27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格兰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代大运河                                          元代大运河

材料二   京杭大运河是漕粮北运的主要通道,改善了山东西部地区的地理环境,带动了临清、济宁、济南等城市的发展和商业、手工业的繁荣,经济实力迅速提升。尤其是济宁被誉为“运河之都”,明政府不断派遣高官重臣和水利专家到济宁开设衙门,督漕督运。

晚清时期,原来以京杭大运河为依托的山东西部经济发展区逐渐衰落,而以铁路和港口为依托的东部沿海地区及胶济铁路沿线地区崛起为新的经济中心,逐步奠定了今天山东省东部发达西部落后的经济格局。

                                                ——摘编自景菲菲《从交通方式的变迁看近代山东经济格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朝开通大运河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代大运河与隋代大运河的不同及其对山东地区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山东经济中心的变迁并分析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2023-09-25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朝贡外交是中国古代王朝特有的一种外交体系……自商周以来,中原王朝都一直认为自己居天人之中,是“天朝上国”,凡要与中原王朝建立关系、展开外交者,必须以朝贡方式进行。到了清朝,造就万邦来朝、八方来仪的盛世,并没有其他帝国那种军事的、经济的功利要求……中国近代外交转型是中西方文化碰撞的结果,它不是基于晚清社会内部新因素产生与发展的刺激而做出的主动反应,而是晚清政府所做出的被动对策。这个特点决定了中国近代外交转型的发展过程,就是如何处理中国传统外交观念和西方近代外交理念与制度之间关系的过程。尽管晚清外交转型没有能够指导晚清外交奏响胜利的旋律,但在西方近代外交理念与制度的挑战下,在中国形成的近代外交思想还是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价值,这就是:它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中国步入近代化轨道。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年的外交历程,就是冲破各种阻力走向世界,与各种不同类型国家逐步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的历史。



                              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形成了1949年、1972年和1992年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见上图),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外交开始转型,其核心是由普通外交转变为大国外交,由弱势外交转变为强势外交,由消极被动外交转变为积极主动外交。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朝贡外交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代外交转型的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1949年、1972年和1992年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中任选一次,分析形成该建交高峰的国内外因素,并提出你对当今中国外交的建议。
10 .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也是一部抗争与探索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在中华大地上恣意妄为,封建统治者孱弱无能,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英雄的中国人民始终没有屈服,在救亡图存的道路上一次次抗争、一次次求索,展现了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顽强意志。

——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这段话出自康有为的《上清帝第六书》,代表了维新派的共识。最后两句,批评了惨淡经营30年的洋务运动;同时,又说明了近代社会演变过程中的质、量、度。洋务运动带来的小变并不是坏东西,但那不过是一种量变。与这种“小变”不同的,是全变。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材料一中“文明蒙尘”的典型例子。列举1840—1900年间的重大史实(除洋务运动外),实证中国各阶级“在救亡图存的道路上一次次抗争、一次次求索,展现了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顽强意志。”
(2)列举洋务派的两个代表人物。指出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结合所学知识,扼要分析材料二中的“洋务运动带来的小变并不是坏东西,但那不过是一种量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