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1 道试题
1 . 1847年英国议会的一个报告说:“我们应当承认,近来同这个国家(中国)的贸易处于十分不能令人满意的状态,扩大我们的交往的结果并没有证实我们的合理的期望,自然,这种期望是以自由进入这个蔚为壮观的市场为依据的。”为改变此贸易状况,英国政府决定
A.迫使清廷接受关税协议
B.伙同其它列强瓜分中国
C.修订条约扩大侵略权益
D.拓展对华资本输出途径
2 . 以下是列强近代在华攫取的侵略权益,其获取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①外商在中国投资设厂
②中英双方商定关税税率
③开放天津为通商口岸
④外国军舰深入长江口岸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②④③①
D.②③④①
3 .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官僚体系发生了一些变化,出现了“五口通商大臣”、“总税务司”、“总理衙门”等官职或机构。这些变化
A.说明原有的官僚体系已否定
B.为适应和应对西方列强
C.是中国社会半殖民化的表现
D.有助于中国近代化发展

4 . 叶氏家族曾在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初分别编写过《叶氏族谱》,基本情形如下:1867年叶伯英编写了《叶氏族语》,并请当朝大学士倭仁(顽国派官僚,曾与洋务派论战)作序。倭仁盛赞叶氏家族蝙基族谱的行为,说这是重视了家族体的基本原则。他认为家族体制是中国社会秩序的基础,正是家族体制的瓦解导致了蔓延各地的内乱。1906年叶善镕负责编写新的《叶氏族语)。他在前言中写到了自己这个年代的“民族主义”潮流,他对于时代的界定不是通过执政皇帝的年号,而是直称“二十世纪”。他详细叙述了自己留学日本十年的经历,以及对自己产生的影响他描述日本到处是机械化的场景,令他充满激情,也充满疑。“何以故?”他反思,“此皆为国家主义的民族,而非家族主义的民族也。”他对家族认识也从开始时认为家族主义不如国家主义,转变为一种普遍认可的现代家族观念,即家庭是更广泛意义上的国家团结的基石。

——周锡璃《叶・百年动荡中的一个中国家庭》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请以“族谱与时代"为主题展开论述。
5 . 咸丰帝在逃亡路上,曾谕令奕䜣“与该夷将本年所议续约,画押盖印,并将八年天津和约互换”。文中所言的“续约”是指
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6 . 19世纪50年代,咸丰帝不得已采取依靠地方的做法:下令各省兴办团练,允许地方征收厘金、办理捐输以补军费不足。上述做法直接导致了
A.军阀割据局面形成
B.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
C.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D.中央集权体制出现严重危机
7 . 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最初清政府总希望找机会更改条约,有时甚至就没打算真心遵守条约;后来清政府却要求“如约者即为应允”“违约者概行驳斥”,即一是自己守约,二是要求对方也守约。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A.晚清外交逐步与国际接轨
B.清政府最终成为“洋人的朝廷”
C.清政府抛弃天朝上国观念
D.清政府试图曲线维护国家主权
8 .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部分官员认为中外冲突的根源在于外国人的嗜利。因此,可以全免关税,让列强放弃公使驻京、赔偿军费、长江通商等条款。这表明,当时清政府部分官员
A.缺乏近代国家主权意识
B.华夷观念正在转变
C.已具有国际法意识
D.主张自由贸易以求自强
2019-06-04更新 | 2536次组卷 | 77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2018年4月,疑似圆明园被劫掠的青铜器文物“虎蓥(yíng)”(见下图)在英国拍卖,中国国家文物局发表声明谴责这一行为。如果虎蓥确系为圆明园文物,它被劫掠应发生于
A.鸦片战争期间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期间
10 . 城市的发展折射出社会的变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世纪60年代后,天津逐渐成为北方开放的前沿和洋务运动的基地;

1878年,朱其昂创办天津第一家近代化私人面粉工厂“贻来牟”机器磨坊;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事而放松对中国的压迫,天津工业迎来了一个发展的黄金期;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天津作为直辖市,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进一步巩固了中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和商贸中心的地位;

一五计划期间,天津承担了为国家新建的企业承制机器设备、培训输送人才等艰巨任务,为支援国家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984年天津成为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80年代后期,天津对外贸易实行自负盈亏新机制,为外贸的快速发展积蓄了能量;

2005年中央将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入国家战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

2015年,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为中国北方第一个自贸区;近年来,天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沿线主要港口的开发建设,天津的世界影响力日益增强。


天津城市发展的历程蕴含了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