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一五计划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1957年,国家统计局《工人阶级队伍情况的调查报告》中有1950年及其后参加工作的职工社会出身情况,如下表所示。职工社会出身情况表(%),据表格可知
工人劳动农民转业军人个体劳动者
及一般市民
学生资本家
上海35.5212.952.6918.7516.085.94
天津39.1314.273.2712.2919.443.70
陕西26.2627.998.328.6722.950.52
新疆16.1625.4723.1918.1819.050.23

A.我国的工业化落后局面彻底改变B.西部地区的三大改造不彻底
C.内地与沿海原有工业基础差距大D.沿海地区工业发展非常迅速
2 . 下表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重点建设城市非农业人口的变动情况表,根据表格可知,新中国初期1949—1957年全国重点建设城市年末非农业人口变动情况(不包括市辖县)单位:万人
A.建立国营经济促进了城市发展
B.合理调整工商业推动人口迁移
C.一五计划有利于平衡工业布局
D.优先发展重工业改变工业结构
3 . 下表为1948年、1957年全国设市城市分布简表。表格信息表明当时中国
时间东部地区城市数量及占比中部地区城市数量及占比西部地区城市数量及占比
1948年26个44.8%22个37.9%10个17.3%
1957年73个41.5%73个41.5%30个17%

A.工业化建设影响了城市布局
B.经济重心由东向中西部转移
C.开创了新型城市化发展模式
D.城市化率超越同期其他国家
4 . 下表展示的是1952—1978年间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
年份国民收入指数消费水平指数
全国居民城市居民农村居民
1952100100100100
1957153122.9126.3117.0
1978453177.0212.0157.6

(注:国民收入指数和消费指数均按可比价格计算,此表格出自《中国统计年鉴1993》)
A.国民收入主要用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B.优先发展重工业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C.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差距在不断拉大
D.计划经济体制保证了国民收入持续增长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展示的是1952﹣1978年间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

(注:国民收入指数和消费指数均按可比价格计算,此表格出自《中国统计年鉴1993》)
A.国民收入主要用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B.优先发展重工业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C.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差距在不断拉大
D.计划经济体制保证了国民收入持续增长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新中国大事年表(节选)

时间代表性事件
1949 —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0年6月);中共中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1950年 10月);《公私合营工业企业暂行条例》(1954年9月)
197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78年12月);深圳蛇口港和蛇口工业区开始建设(1979年7月);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被写入宪法(1982年11月至12月);中共十八大胜利召开(2012年11月);

——据中国社会科学网——国史网《新中国七十年大事点读(特别策划)》等整理


表格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些代表性事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材料中的任一阶段,提炼其时代主题,并另举史实加以阐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10-16更新 | 53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河南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表格为1952~1957年《各产业社会劳动人数统计表》《单位:万)。据此可知,当时
A.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B.城市化有一定发展
C.第三产业一直持续发展
D.农业发展陷入停滞
2018-03-20更新 | 17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八市学评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测评文综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表为“一五”期间河北省各年工业及其他产业总产值表(单位:万元),按1957年不变价格计算。

年份1952年1953年1954年1955年1956年1957年
工业305724388247458874483344587193640113
农业369930314411336867383549344102387819
建筑业214973285536204359535632765701
交通运输邮电业286384076550425519555067551388
商业7602610223292847753578515079511

——据河北省统计局《河北省国民经济统计提要(1945—1958)》(1959年9月)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3-10-08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青桐鸣大联考(周口市项城市五校)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初,朱元璋采取鼓励垦荒政策,至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全国人口数大约为7270万,清朝经过顺治、康熙、雍正三朝的增长,至道光二十年(1840年),人口总数增至4亿3千多万,达到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最高峰。人口的快速增加导致出现了许多社会问题,当时的学者洪亮吉觉察到这些问题,提出了调剂人口的思想,但没有被重视。

民国初期,国事衰败,“人满之患”的弊端日渐暴露。以《东方杂志》为代表,众多报刊积极刊登人口研究文章。这些文章运用西方马尔萨斯人口论和社会调查的方法,反对人口增殖的传统人口观,试图通过人口品质提高、优生手段达到民富国强的目标。

下表为《东方杂志》涉及人口研究的文章统计表:

文章篇数(部分)涉及人口理论9篇,强调生育控制4篇,人口调查15篇文章作者(部分)陈长潇、潘光旦、孙本文、乔启明(人口学者),竺可帧(气象学家)、彭家元(农业学家)、张荫麟(历史学家)

——摘编自任惠玲《洪亮吉人口思想与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比较及启示》等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呈现阶段性特征,人口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变化。50年代经济建设中“深深感受到不是人口太多,而是人手不足”,彼时“人多力量大”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加上受苏联鼓励人口增长的影响较深,党和政府对生育行为进行嘉奖。“鼓励”性人口生育政策带来的人口过快增长与社会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不断凸显,1957年马寅初著作《新人口论》深入剖析了当时中国的人口问题,60年代国务院首次提出计划生育。1978年“实行计划生育”第一次被写进《宪法》,国家明确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21世纪后,我国又面临人口老龄化加剧、年轻劳动力短缺等问题,2016年实施全面两孩政策。

——摘编自马红鸽、贺晓迎《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口生育政策变迁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人口快速增长的历史背景,概括民国初期人口研究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后影响我国人口政策变化的主要因素。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国历史上人口发展变化带来的启示。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表是党和国家在不同时期有关“现代化”的表述。

党和国家在不同时期“现代化”的表述出处
1938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明确指出,必须“努力于建设新军,发展新的军事工业”,并强调“革新军制离不了现代化,把技术条件增强起来”。摘编自《毛泽东选集》等
19549月,周恩来指出“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摘编自《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
19799月,叶剑英指出:“我们要在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民主、法制、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这些都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摘编自《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请根据上表中所蕴含的有关“现代化”的信息,从整体性角度提炼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