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一五计划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上,中国代表团为外国记者举行电影招待会,放映纪录片《1952年国庆节》。国外记者普遍反响良好,仅有个别怀有偏见的人提出,片中有国庆阅兵的镜头,说明“中国在搞军国主义”。周恩来听到议论后说:即便是个别看法,也值得注意,再请他们看一部越剧戏曲片《梁山伯与祝英台》。

正式放映之前,代表团在旅馆里先行放映,但放映不久很多观众便鱼贯而出。工作人员觉得让外国人看这部电影,简直是“对牛弹琴”。不得已,他们将剧情和唱段写成了一本十多页的说明书,准备译成外文,发给外国记者。不料,这一做法却被周恩来批评,他说:“十几页的说明书,谁看?我要是记者,我就不看。”随后,周恩来提议在请柬上写一句话“请你欣赏一部彩色歌剧电影——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放映前用英语作三分钟的说明,概括地介绍一下剧情,用词要有点诗意,带点悲剧气氛,把观众的思路引入电影,不再作其他解释。放映结束后,观众纷纷发表观感,普遍认为:太美了,比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更感人。一位印度记者说:中国在朝鲜战争和土地革命中拍出这样的片子,说明中国的稳定,这一点比电影本身更有意义。一位美国记者突然悟出一个道理:中国现在不要战争,要工业化。一位美国教授不请自来,看后要求购买拷贝,并说应当把电影拿到好莱坞去放映。

——摘编自姚遥《新中国对外宣传史——建构现代中国的国际话语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参加日内瓦会议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在日内瓦会议期间取得的外交成就及所体现的外交智慧。
2024-06-01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临考预测押题密卷历史B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56年,中国年轻男女们一时间纷纷穿起了藏蓝色的工装裤,显得勤劳又朴素。同时期,女性还流行穿着“布拉吉”,它本是前苏联女子的日常服装,女英雄卓娅就是穿着飘逸的“布拉吉”。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衣着体现了国家外交政策的转向B.就业取向决定了个人的审美情趣
C.革命文化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D.服饰发挥认同和归属的社会功能
2023·安徽合肥·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北京市编制了两次城市发展规划,在重点区域修建了大量高标准的地区性干道,功能区之间以及与道路布局的配合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城市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主要得益于当时(     
A.工业化水平显著提高B.人民建设热情普遍高涨
C.国家基本实现现代化D.社会制度统筹能力强大
2023-10-11更新 | 320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23届高三高考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4 . 如图是1953年为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而发行的邮票《纺织女工》,面值800圆(注:旧版人民币)。这枚邮票可以用来说明(     

A.国家积极调动女性的现代化建设热情B.通货膨胀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
C.“一五计划”推动了经济结构合理调整D.公私合营促进纺织业迅猛发展
2023-05-01更新 | 197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是1955年发表的漫画《让生产指标飞快的上升》。该漫画意在说明

A.劳动竞赛加速国民经济恢复B.工业计划严重脱离实际
C.技术革新推进社会经济发展D.勤劳奉献成为社会潮流
2022-06-12更新 | 612次组卷 | 12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泗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最后一卷文综历史试题
6 . 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国家计划委员会,领导经济计划的编制及实施工作。中共中央发出编制1953年计划及长期计划纲要的指示,明确了投资、速度、重点、分布和比例等诸多方面的编制原则。这
A.贯彻了调整国民经济建设的八字方针
B.有利于推动工业化战略的实施
C.突出了计划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D.完善了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7 . 如图为新中国初期张凡夫的作品(人民美术出版社),作品上题有“开展爱国主义生产竞赛”“提高产量就是加强保卫祖国力量”的字样。该作品
A.继承了传统文人画作创作风格B.反映了社会主义改造正在开展
C.可以用来研究国际形势与国内生产的关系D.对研究我国工业化战略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2022-04-13更新 | 175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8 . “五十岁的老司机我笑脸扬, 拉起那个手风琴咱们唠唠家常,想当年我十八就学会了开汽车,摆弄那外国车我是个老内行,可就是没见过中国车啥模样,盼星星盼月亮,盼的那国产汽车真就出了厂哟嗬嗬……”(     
A.歌曲赞扬了我国20世纪80年代的伟大成就B.表达了汽车制造者和文艺工作者的爱国豪情
C.歌词中涉及的这批汽车被命名为“东风”牌D.歌词体现了我国“一边倒”的联苏外交政策
9 . 1954年10月,北京举办了规模宏大的“苏联经济及文化建设成就展览会”,全国各地前往参观学习的群众达276万人。此外,一大批关于苏联建设成就的电影在全国播放,中国人民在银幕中看到了苏联城市的现代化建筑、春种秋收甚至连挤奶都是机械化的集体农庄。这些宣传活动意在(     )
A.展示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就B.扩大苏联斯大林体制的影响力
C.彰显新中国注重学习苏联文化D.激发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
10 . 东北机器制造厂尉风英曾被授予“毛主席的好工人”称号。她回忆:“在五六十年代,大搞技术革新时,我们简直入了迷、着了魔。从1953年到1965年这12年的时间里,我共实现技术革新177项。”他们的技术革新
A.是为了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B.体现了工人阶级主人翁精神
C.提高了劳动妇女的社会地位D.有利于东北经济的均衡发展
2021-12-27更新 | 4715次组卷 | 40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强化训练(四)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