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一五计划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载:“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成功。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8.9%(按不变价格计算),农业和工业产量的增长每年分别约为3.8%和18.7%。”这反映出“一五”计划
A.建立了门类较齐全的工业体系B.已经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C.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改善了民生D.经济建设中存在严重冒进倾向
2022-02-15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定远县育才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2 . 在1952、1953年,大批高校和中专毕业生响应国家号召,奔赴工业建设的最前线,一些理工科大学生,甚至提前一年毕业分配。1953年暑期高校毕业生分配的基本方针是:集中使用,重点配备。这反映出当时
A.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B.正在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C.计划经济已初具规模D.大跃进运动提高毕业生工作积极性
3 . 历史学家金冲及教授认为:“到1952年,无论在工业和商业中,社会主义成分不仅已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而且在数量上也已取得优势,这种优势地位还在不停地大幅度加强。”下列选项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A.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基本建立B.一五计划取得了巨大成就
C.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D.我国确立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目标
4 . 1956年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上,4703人被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此次劳模评选的主要标准是“提前完成五年计划规定指标”“达到优等质量指标”“在学习与推广先进经验或在掌握先进技术试制新产品方面有成就”“在节约方面有优良成绩”等。这次评选表彰活动
A.折射出新中国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
B.有利于构建崇尚劳动和技术的社会氛围
C.旨在推动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顺利进行
D.反映了“一五”计划已提前并超额完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伴随着工业化进程,英国在资本主义经济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社会也发生着重大变化。1801年英国农林渔业产值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为32.5%,1841年为22.1%,1861年英国农业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是17.8%,而1901年则为6.4%。在收入差距方面,1801年,英国1.1%最富有的人取得国民收入的25%,到1848年,1.2%的最富有者就取得35%的国民收入,到工业革命已完成的1867年,2%的最富有者所聚敛的财富占国民收入的40%。相反,体力劳动者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却从1803年的42%下降到1867年的39%。由于英国近代工厂大多建在水源充足的河流旁边,这样在就近取水解决工业用水和动力问题的同时,也便于处理日益增加的工业废水。连续不断的工业废水和生产污水的自然排放,完全超过了河流和大地的自净能力,就连英国人视为生命之河的泰晤士河都成为了举世闻名的“臭河”。

——摘编自刘俊俊《英国工业化的教训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材料二

时间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
20世纪5090年代初新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时期,斯大林模式在中国的运用。这个时期工业化战略的特征是政府作为投资主体、国家指令性计划作为配置资源的手段、封闭型的重工业优先发展。
19781992我国国家统配物资品种由256种减少到19种;国家计划收购和调拨的商品由65种减少到15种;在工业生产中,国家计委下达的指令性计划产品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95%以上下降至10%.以内。
1992年以来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对改革开放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2002年中共十六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是一条与传统工业化全然不同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2017年中共十九大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摘编自王志安《中外工业化道理综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工业化发展的有利因素,并指出英国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的工业化与英国工业化道路的不同之处。
6 . 1953年8月28日,中共中央号召全党、全国人民通过厉行节约,坚决削减军事、经济、文教、行政等一切可以推迟的事业拨款,精减军政机构,节约行政经费,节约粮食。这一做法旨在
A.积累工业建设资金B.进行国民经济恢复
C.遏制铺张浪费现象D.支援抗美援朝战争
7 . 据统计,1949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在工农业净产值中所占比重为84.5%,1952年74.7%,1957年为62.3%。这说明该时期
A.农民生产粮食积极性不高
B.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现代化建设取得较大成就
D.我国确立计划经济体制
8 . 1957年1月,陈云在一次会议上指出,“建设规模的大小必须和国家的财力物力相适应”,“纠正保守比纠正冒进要容易些”,要采取措施“防止经济建设规模超过国力的危险”。这次会议召开的背景是
A.“一五”计划后期经济建设出现冒进倾向
B.三大改造完成后开始着手编制“二五”计划
C.社会主义总路线抛弃了“综合平衡”方针
D.“大跃进”运动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2018-07-29更新 | 151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英华中学2022届高三11月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9 . 新中国试制成功第一批新型喷气式飞机是在
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B.“一五”计划期间C.“大跃进”运动期间D.改革开放时期
10 . 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A.建设项目集中在轻工业领域B.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
C.彻底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D.体现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成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