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大改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   新中国刚成立时,在我国约有占总数2/3的农民被束缚在封建土地制度之下。但是,到1952年底,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约三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共获得约七亿亩土地。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   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

——《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三   80年代开始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的,土地所有权仍归集体所有,而农民通过承包则取得了对土地的使用权,即经营权。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热情,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摘编自胡绳《中国共产党的70年》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建国初期的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事件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说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所反映的相关事件。与材料二相比,其有何“变”与“不变”?
7日内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吉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52年,河北定县没有一台大型农机具。1955年,定县农民使用拖拉机耕地不断增多,1958年又大量使用柴油机和电动机灌溉农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B.以农业为经济建设中心
C.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D.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进步
2022-08-11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吉林省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3月线上教学诊断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56年6月30日通过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规定:合作社对于因公负伤或者因公致病的社员要负责医治;对于遭到不幸事故、生活发生严重困难的社员,合作社要酌量给以补助。据此可知,当时我国(     
A.完善了城乡社会福利保障制度B.积极建设基层医疗机构
C.强调要多改善和照顾人民生活D.重视对人民生活的保障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57年9月,邓子恢在全国第四次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大活一起干,小活分给个人干”,是“最好的方法,能充分发挥劳动积极性”。这一主张在当时
A.符合我国农村基本国情B.否定了人民公社体制
C.纠正了农村“左”的错误D.确保了农业长期稳定发展
6 . 1953—1956年和1979—1992年,在国内经济史学研究中都被称为“过渡时期”。关于两个“过渡时期”的相同点,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的并存B.外资企业从无到有
C.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D.都实行单一公有制
7 . 有学者指出:“1956 年,在中国社会的变革历程中,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1956 年,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年份”。下列各项中,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①提出了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          
②强调了在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在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
③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深刻变革          
④明确了中共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8 . 有人把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土地政策归纳为三个步骤:给农民土地——土地收归公有——给农民土地经营权。以上三个步骤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A.减租减息、土地革命、人民公社化运动
B.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土地革命、人民公社化运动、农村土地流转
D.土地革命、土地改革、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2020-01-20更新 | 617次组卷 | 16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毓才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习近平在一次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忠诚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下列各项中孙中山的思想与中国共产党的探索体现出继承关系的是
①“民族主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民权主义”——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③“节制资本”——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④“耕者有其田”——解放区土地改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 . 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____________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__________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