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大改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56年12月毛泽东约见民建和工商联负责人时说到:“只要社会需要,‘地下工厂’(自发经营的较大的手工业个体户和手工工场)可以增加。……可以搞国营,也可以搞私营。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毛泽东这一谈话(     
A.促使三大改造的进程加快B.推动了国内资本主义自由发展
C.有利于建设新型市场经济D.是对经济建设有益探索的肯定
2023-08-30更新 | 145次组卷 | 15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956年1月,南京市政府成立了商业、工业、交通运输业、手工业4个改造工作委员会。1个月之内,全市手工业合作社从1955年底的246个、13664人,激增到416个,32783人,占全市从业人员的96%,总产值达9215万元,是1949年的6倍。这证实了(   
A.生产关系变革的优越性B.国民经济恢复基本实现
C.土地改革得到全面推行D.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完成
2023-07-26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临夏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复杂的斗争环境中,苏区合作社不仅是一个经济组织,还是一个战斗组织。合作社的经济功能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解决红军家属在生产生活上的因难从而保证"扩红"运动的顺利开展;二是生产和收集粮食、筹集物资以满足前线需要。合作社的政治功能主要表现为查处和清除混入合作社的阶级异己分子和腐败分子,维护贫困农民在合作社中的地位,保证合作社的纯洁性。

——摘编自易棉阳《中央苏区合作运动与相关革命运动的关系研究》

材料二   19507月,中华全国合作社工作者第一届代表会议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作社法(草案)》等重要文件,成立了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统一领导和管理全国的合作社。经过最初几年的发展,农村供销合作社已有社员1.5亿,供销社在全国形成了一个上下连接、纵横交错的全国性流通网络。这一时期,农业生产合作社快速推进,1951年成立互助组,1953年开始大规模推进初级合作社和高级合作社建设,1957年后,人民公社在广大农村逐步建立。

——摘编自彭远国《中国供销合作社历史变迁与制度创新研究》

材料三   1984年,供销合作社在恢复“三性”(群众性、民主性、灵活性)的基础上,深入进行了以“全民”变“集体”,“官办”改“民办”为核心的改革,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多种经营方式,发展农村商业网点。1995年,党中央、国务院明确了供销合作社的性质、宗旨、地位和作用,并决定恢复成立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我国的供销合作社进入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摘编自张希深《中国供销社发展研究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央苏区农业合作社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合作社发展的特点,并谈谈你对新时期供销合作社发展的认识。
2023-06-20更新 | 335次组卷 | 8卷引用: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签订后,毛泽东与中共中央领导人研判形势:世界大战大致十年到十五年打不起来,争取十五年不打仗是有可能的。为抓住这来之不易仍充满变数的和平机遇,中共中央(     
A.大力开展“一化三改”的建设B.以“八字”方针指导国民经济发展
C.建立门类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D.提出了建设“四个现代化”的目标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3年6月的“农业信贷法令”把信贷业务合并为土地银行、生产信贷、中级信贷和合作信贷等四类,并且大大地扩大了当时的信贷范围。农业调整局把注意力集中于棉花、小麦、玉米的减产。联邦剩余产品公司收买剩余产品,把他们分配给各州救济机关;通过防洪工程划拨大批款项修建各州之间的公路,以及划拨大量资金使农村电气化以大力支持农业的办法。

——摘编自《美国经济史》

材料二   苏联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

年份总产量生荒地的产量其他地区的产量
195382.526.955.6
195485.537.348.3
1955106.847.759.1
1956127.663.364.3
1957105.038.166.9
1958141.258.482.8

——据李明海等《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农业改革及评价》整理

中国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罗斯福新政中的农业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53—1958年中苏农业发展的共同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原因。
2021-04-07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后,全国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学习运动。通过学习,使资本家认识到公私合营是大势所趋。“公私合营”是为了
A.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D.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2020-12-19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2017年冬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53年到1954年,新中国连续两年农业生产增长速度相比1952年有所下降,导致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开工不足,其中仅棉纱棉布卷烟麻袋这四种产品的减少,就使全国工业增长速度降低4%。针对此现象国家采取的对策是
A.制定国民经济建设的计划B.积极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C.改变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D.把工业建设放在第一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57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完成原计划101%,比1952年增长25%,平均每年增长4.5%。同年,粮食产量达3900亿斤,比1952年增长19%;棉花产量为3280万担,比1952年增长25.8%。以上现象说明
A.一五计划超额完成B.苏联援助成效巨大
C.国民经济结构合理D.生产关系调整见效
9 . 下表是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经济成分变化情况表。表中数据表明,我国三大改造的完成
A.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B.使我国重工业得到较快发展
C.初步建成了社会主义的经济体系D.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和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图1为1956年的一幅漫画《奶奶和孙女》,画中人物对话为:“——奶奶,我最远到过西藏。——奶奶,我最远到过朝鲜。——奶奶在你们这么大的时候,最远到过(附近的)隆福寺。”该漫画反映了
A.国家重点建设东北和西南B.铁路建设已经到达了西藏
C.三大改造的顺利完成D.新中国走向独立富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