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戈尔巴乔夫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知识角度

主要内容

总体状况二战后,苏联取得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巨大成就,但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没有变化,农业、轻工业落后的局面没有改观。
具体表现赫鲁晓夫平反冤假错案,强调_______,改革干部制度;加大农业投人、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_________,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等等。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比例仍然严重失调。
1956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所作的________的秘密报告,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没有对斯大林的功过作出全面科学的分析,造成严重的后遗症。
勃列日涅夫在工业领域推行_________改革,扩大________,利用奖金等经济杠杆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但改革只是对传统体制的修修补补,效果有限。
戈尔巴乔夫1985年,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开始进行经济改革,承认_______________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但是,在经济改革成效甚微的情况下,戈尔巴乔夫却骤然把改革重点转向政治领域,取消苏共领导地位,放弃_________,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和多党制,在意识形态上抛弃___________,放任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造成思想混乱,民族分离主义随之兴起。
解体_________,苏联解体。
2024-02-11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预习自测
2023·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989年,苏联颁布《关于租赁与租赁关系法令》,正式允许在农业中建立租赁关系,支持以家庭为单元在农庄农场的框架内经营农业。在不改变土地租赁者在法律关系与生产经营上受农庄农场行政指挥的前提下,所有公民均可向农庄农场申请承租土地。据此推知,这场农业改革(     
A.使农民获得了土地经营自主权B.未打破农庄农场的权力垄断
C.已经突破旧的经济模式的束缚D.超越了苏联生产力发展水平
2023-08-29更新 | 268次组卷 | 4卷引用:第42讲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讲义)-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3 . 关于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①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也经历了曲折
②苏联由沿用斯大林时期创建的模式到成功改革此模式
③中国由学习苏联模式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东欧国家从照搬苏联模式到谋求自主发展的道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 . 苏联的改革
比较项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
不同点时间1953—19641964—19821985—1991
内容主要内容:平反冤假错案,强调集体领导,改革干部制度;加大农业投入、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____;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等等。在工业领域推行“____”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利用奖金等经济杠杆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承认____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经济改革成效甚微;政治改革中,取消苏共领导地位,放弃社会主义制度,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和多党制;在意识形态上抛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行“____”。
侧重农业重工业前期经济,后期政治
结果取得了一些成效。改革推进了农业的发展,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有所增加;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____。但改革没有突破____,国民经济比例仍然严重失调。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没有对斯大林的功过作出全面科学的分析,造成严重的后遗症。改革只是对传统体制的修补,效果有限;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热衷于树立个人迷信,专断作风日趋严重;各项工作缺乏活力,社会矛盾丛生,发展缓慢。影响:造成思想混乱,民族分离主义随之兴起。1991年12月26日,苏联解体。
败因未改变原有体制,对苏联模式进行修修补补进行根本性改革,但背离社会主义方向
相同点①目的:解决苏联模式的弊端;②内容:主要是涉及经济领域;③结果:改革都失败了,但都冲击了苏联模式。

2022-09-12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导学案)-导学案(纲要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发展及存在的问题:解体
(1)1990年,________率先独立。________发表主权宣言,其他加盟共和国也纷纷效仿。
(2)________年8月19日,几位苏联领导人发动政变,试图阻止苏联分裂,很快失败。________________日,苏联解体。
2022-06-08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纲要下)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课前案)
6 . 发展及存在的问题: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
①内容
A.平反冤假错案,强调________,改革________
B.加入农业投入,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________

C.改革________管理体制。
D.1956年苏共________大打破了对________的个人崇拜。

②影响
A.积极性:注入了某些________成分,取得了一些成效
B.消极性:没有突破________体制,国民经济________仍然严重________;没有对斯大林的功过作出全面科学的分析,造成严重的后遗症
(2)勃列日涅夫改革
①内容:在工业领域推行“________体制”改革,扩大________,利用奖金等________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

②结果
A.改革只是对传统体制的修修补补,效果有限
B.执政后期,热衷于树立________,专断作风日趋严重
C.各项工作缺乏________,社会矛盾丛生,发展缓慢。
失败的原因:
①勃列日涅夫后期保守专断,国家政治生活与意识形态僵化,缺乏活力;
②未从根本上触动和打破苏联模式;
③军备竞赛加剧,制约发展;

(3)戈尔巴乔夫改革。
①经济改革,承认________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②政治改革:在经济改革________的情况下,戈尔巴乔夫却骤然把改革重点转向________
A.取消苏共领导地位,放弃________制度
B.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和________
C.在意识形态上抛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行“________
③影响:放弃社会主义制度,造成思想混乱,________主义兴起
2022-06-08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纲要下)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课前案)
7 . 如表是苏联1960—1985年经济增长率百分比,造成苏联25年来出现这种经济变化趋势的原因不包括
1961—1965 1966—1970 1971—1975 1976—1980 1981—1985
6.5 7.8 5.7 4.3 3.6

A.斯大林模式的僵化B.与美国长期争霸
C.赫鲁晓夫和勃列涅夫改革的失败D.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
2022·山东·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20世纪80年代开始,苏联国内“影子经济”(即地下生产洋货的作坊、车间和企业)发展迅速,并从洋货生产转向生活必需品和工业品的各个领域,发展成为原材料供应、生产、运输、批发、销售的巨大产业链。这种现象
A.体现了经济体制改革成就B.满足了人民的生活需要
C.改变了轻工业落后的面貌D.折射出苏联模式的弊病
2022-05-24更新 | 1664次组卷 | 12卷引用:第25讲20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变化(课件帮)-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9 . 苏(俄)联在七十余年的历史进程中,经历了如图所示的几次较大规模的政策调整。这些政策

A.有利于巩固工农联盟B.巩固了集体农庄的基础地位
C.贯穿计划经济的理念D.反映出农业问题的复杂性
2020-04-09更新 | 918次组卷 | 27卷引用:(纲要下)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课中案)
10 . 宣传画以宣传鼓动、制造社会舆论和气氛为目的。下列苏联不同历史时期的宣传画,按照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玉米运动”       ②“改革与新思维”     ③“新经济政策”     ④“农业集体化运动”
A.①④③②B.②③①④C.③④①②D.④③②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