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7 道试题
1 . 1989年8月,波兰议会通过决议,团结工会领袖瓦文萨任总理,出现了战后东欧第一个非共产党领导的政府。1990年1月,统治45年的波兰统一工人党宣告停止活动。同年的总统选举,瓦文萨成为总统。这表明
A.波兰的政治制度发生转变B.社会主义实践在世界的失败
C.波兰的社会日益走向动荡D.波兰统一工人党成为非法组织
2021-02-02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贺兰县景博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华沙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考虑到由于巴黎协定的批准而在欧洲形成的局势……该协定……把西德归入北大西洋集团,这样就加深新战争的危险,并且对友好和平的国家的安全造成威胁……第四条   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和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每个缔约国应……以一切它认为必要的方式,包括使用武装部队,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

材料二   


材料三   现在,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

——江泽民


(1)根据材料一指出华约组织的性质、建立的目的和影响。
(2)材料二反映20世纪60、70年代导致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因素有哪些?根源是什么?
(3)旧的世界格局是指什么?其被打破的标志是什么?
2020-12-24更新 | 89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B卷选修1)
3 . 下面是1990年绘制在柏林墙残留墙体上的一幅涂鸦作品(莫斯科,中国,任何地方,柏林),这反映了
A.作者对世界秩序重构的想法B.两极格局与冷战正式宣告结束
C.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流D.柏林围墙成为阻碍民主的藩篱
4 . 1989年11月,东德政府发言人因口误将政府放宽私人出境限制的命令,说成“柏林墙”立即开放。此命令一出,民众如潮水一股涌向“柏林墙”,并高呼“开放边界,打开大门”的口号。边防军不知所措,顷刻间,人潮就推倒了“柏林墙”。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A.柏林墙倒塌源于东德努力B.两德统一是民心所向的结果
C.意识形态的斗争趋于缓和D.“冷战”结束改写了世界格局
5 . 观察下面两幅欧洲地图,从图甲到图乙的变化,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A.二战使欧洲国家政治版图发生了重大变化
B.北约与华约两大组织的对抗趋于缓和
C.东欧剧变使欧洲国家性质和版图变化巨大
D.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政治军事组织
6 . 柏林墙始建于1961年8月,是德国分裂的象征。1989年11月9日,民主德国政府宣布允许公民申请访问联邦德国以及西柏林,柏林墙被迫开放。当天,有数十万民主德国人涌进联邦德国,此后,许多人在联邦德国滞留不归。所以有人说,德国的统一不是用手来表决,而是用脚来表决的。这反映了德国统一
A.符合当时德国历史发展趋势B.肇始于两德之间的人员往来
C.由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决定D.得益于美国的和平演变政策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讲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摘自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   图为俄国粮食产量变化曲线:


材料三   1989年共产主义制度在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的崩溃,当然还有东德——它以并入联邦德国而整体消失……一度令人畏惧的柏林墙被敲成一片片碎片做了纪念品。1991年12月底,飘扬在克里姆林宫镰刀锤子的苏联红旗徐徐降下,俄罗斯的白蓝红三色旗升上了克里姆林宫上空。

——据《俄罗斯史》


(1)材料一反映了俄国社会的什么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对俄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俄国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并指出其基本原因。
(3)材料三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的发生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8 . 1991年起,德国每个公民和企业都需要缴纳所得税的5.5%作为团结税,用于东部经济建设。1995~2019年实施的《团结公约》规定,德国各联邦州和地方政府需为东部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大量资金。这说明
A.高福利的政策制约了东德的发展B.两德统一加剧了东西发展不平衡
C.地区差异主导了德国的投资方向D.德国东西部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
9 . 下列四幅地图,反映了德国历史上的版图变化。顺序正确的是(     
A.③①②④B.②③④①C.④②①③D.②④①③
2020-06-19更新 | 410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2-2013学年广东省揭阳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
10 . 读《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对三次建交高峰解读正确的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1949年第一次建交高潮形成的主要原因
B.第二次建交高潮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建交是重要推动因素
C.第三次建交高潮出现时国际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D.三次建交高潮的出现都得益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