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欧国家更名简表

原名新名更名时间
匈牙利人民共和国匈牙利共和国198910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罗马尼亚198912
波兰人民共和国波兰共和国198912
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19904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199010
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保加利亚共和国199011
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阿尔巴尼亚共和国19914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19924

——根据施平《东欧诸国更改国名》整理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引发了一场令世人震惊的“政治大地震”。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极短的时间内土崩瓦解,结束了二战以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的两极格局,使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遭到了重创,严重地削弱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力量,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苏东剧变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大事,是社会主义发展的转折点,使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世界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吕健刘萍《苏东剧变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东欧剧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东剧变的影响。
(3)综合以上材料,如何正确认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2 .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里说,“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还有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无产阶级。”某校历史学习小组据此对近代以来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发展进行了研究学习。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一】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的资本主义发展与社会主义运动

材料一

         


               ①珍妮纺纱机                                 ②1824年欧文创办“新和谐公社”          ③1825年英国爆发经济危机
         
            ④马克思、恩格斯与《共产党宣言》       ⑤19世纪末垄断组织产生                 ⑥1903年列宁建立布尔什维克党
(1)材料一是该小组制作的“18世纪中到 20世纪初的资本主义发展与社会主义运动”主题展板。请首先从以上信息中任选几条相关的史实,确立一个合理的探究主题。
【探究二】20世纪的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

材料二

   


(2)材料二是某同学整理的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在 20世纪推行的某些重大政策的年代尺。请你根据这一年代尺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段解说词。(要求:解说词由标题、正文、总结构成,需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探究三】21世纪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材料三   我们要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贡献,既不能刻舟求剑、封闭僵化,也不能照抄照搬、食洋不化。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请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可以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哪些中国方案。
2023-07-18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安宁河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5830日,麦克阿瑟以盟军最高统帅名义进驻日本,其制定并实施了包括解除武装、惩办战犯等一整套“非军事化”和“民主化”的改革,如基本人权、议会制度、和平经济等,以清除军国主义对日本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影响,大力压制体现军国主义及侵略精神的制度。……194810月,美国国家委员会通过《关于美国对日政策的建议》,主张美国政府缓和惩办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的政策,复兴日本经济。美国政府接受了该建议,此后的日本顺利踏上了美国的同盟战车,逐渐成为美国亚太战略的基石。

——摘编自《中等大国的战略选择-以日本为例》

材料二   战后初期,按当时东欧各国共产党领导人的看法,由人民民主制度向社会主义制度的过渡将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这种人民民主道路基本上反映了东欧各国的实际,而且有很大的包容性,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经过政治经济改革,多种所有制并存且互相竞争,各民主党派组成联合政权,团结了最大多数人。到1947年前后,东欧各国的经济已经达到或接近战前的水平,政治民主也呈现勃勃生机。然而,随着冷战的爆发,苏联迅速放弃了允许东欧国家自主探索民族化道路的政策,要求这些国家完全按照苏联模式建立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体制。

——摘编自《前东欧国家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战后初期日本改革的背景,并简析美国对日政策转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后初期东欧人民民主道路的特点。
2023-07-14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铁托形象的演变是在中南关系发展的进程中依次展开的。在中南建交前后,铁托形象经历了颇具起伏的演变过程。从建交前的“民族主义者”、“帝国主义的代理人”及“法西斯主义者”,到建交后的“犯错误的同志”、“现代修正主义者”、“反对霸权主义的战士”及“富有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者”,如此截然不同,或歧义、或对立的铁托形象的诺多反差,一定程度上正是中国对外政策不断调整改变的某种缩影。

材料二   中南两国交恶时,铁托形象即呈负面;中南两国亲善时,铁托形象即呈正面。1948—1953年,苏南两国冲突时,中国站在苏联一边,指责铁托是社会主义阵营的“叛徒”。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事件使世界形势变得紧张,中国认识到铁托的行动对反霸和维护和平的重要性,称赞其是反对霸权主义的杰出活动家。在中国改革开放的酝酿和起步阶段,把实现“四个现代化”作为最优先的任务,积极寻找国家发展的新路子,铁托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独特创造及取得的成果吸引了中国的目光。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方灿《中南建交前后铁托形象的演变研究(1948—1980)》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铁托形象折射出的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铁托形象演变的因素。
2023-07-05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采取攻势,导致了冷战。美国之所以采取进攻,从政治上来说,美国政府的主要决策人极端仇视共产主义和苏联。从经济角度而言,美国资本家及其在政府中的代言人谋求世界对美国商业利益的开放。美国需要扩大海外市场以避免美国的经济陷于停滞和难以接受的失业。

——摘编自刘金质《冷战史》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邦德国推行向西方一边倒的对外政策,拒不承认战后欧洲边界,也拒不承认民主德国是一个独立主权国家,坚持不与和民主德国建交的任何国家(除苏联外)建立外交关系。这种政策大大限制了它的外交舞台和国际地位的提高。1969年勃兰特当选为联邦德国总理,推行“新东方政策”。勃兰特与苏联和波兰签订了条约,保证互不侵犯,承认欧洲各国现有的边界。通过外交努力,促使英、美、法、苏签署西柏林协定,解决了东西方在柏林问题上的对峙。联邦德国与苏联、东欧及民主德国的关系发展迅速,并进入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活动余地迅速扩大,两德的关系也得到了很大的恢复和发展,为统一注入了新的生机。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挑起冷战的缘由,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40年代美国采取冷战“攻势”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两德统一的有利因素并分析其影响。
2022-07-01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华沙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考虑到由于巴黎协定的批准而在欧洲形成的局势……该协定……把西德归入北大西洋集团,这样就加深新战争的危险,并且对友好和平的国家的安全造成威胁……第四条   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和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每个缔约国应……以一切它认为必要的方式,包括使用武装部队,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

材料二   


材料三   现在,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

——江泽民


(1)根据材料一指出华约组织的性质、建立的目的和影响。
(2)材料二反映20世纪60、70年代导致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因素有哪些?根源是什么?
(3)旧的世界格局是指什么?其被打破的标志是什么?
2020-12-24更新 | 89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B卷选修1)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讲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摘自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   图为俄国粮食产量变化曲线:


材料三   1989年共产主义制度在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的崩溃,当然还有东德——它以并入联邦德国而整体消失……一度令人畏惧的柏林墙被敲成一片片碎片做了纪念品。1991年12月底,飘扬在克里姆林宫镰刀锤子的苏联红旗徐徐降下,俄罗斯的白蓝红三色旗升上了克里姆林宫上空。

——据《俄罗斯史》


(1)材料一反映了俄国社会的什么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对俄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俄国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并指出其基本原因。
(3)材料三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的发生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61年,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警告西方:“谁如果破坏和平,或者越过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边境,谁就得自己承担这种行为的全部后果。”新上任的美国总统肯尼迪不甘示弱,强调柏林已成为“西方勇气和意志的试金石”,不能也绝不允许苏联通过武力为所欲为此时,民主德国民众大批涌向西柏林,局势愈发紧张。8月13日,华约缔约国政府发表联合声明,指责西方制造紧张局势,建议东德当局立即堵塞西柏林边界(西柏林全境皆由东德领土包围)。当天晚上,民主德国政府秘密沿分界线,筑起高达3.6米的水泥墙。此墙正式名称为“反法西斯防卫墙”,外界直呼为“柏林墙”。

材料二   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一批又一批东德人千方百计争相穿越柏林墙。1963年,肯尼迪总统来到西柏林,发表《我是一个柏林人》的演说,为逃往西方的东德人加油打气1987年6月,美国总统里根在西柏林勃兰登堡门,发表《推倒这座》的著名演讲,公开呼吁苏联领导人拆掉柏林墙。他称苏联为“邪恶帝国”,力主启动“星球大战”。1989年,风从西方来,东欧剧变爆发:罗马尼亚用了10个小时,捷克斯洛伐克用了10天,东德10个星期柏林瑜倒塌(1989年)后的次年,东西德实现统一。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俞飞《柏林墙:历史上一道难以抹去的丑陋伤疤》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柏林墙修筑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指出柏林墙倒塌的原因。并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柏林墙修筑和倒塌反映的本质问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对手的垮台使美国处于一种独一无二的地位。它成为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真正的全球性大国。

——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

材料二:1997年6月,西方八国首脑会议在美国丹佛召开。东道主克林顿给每位客人定做了一套牛仔服,让他们乔装打扮出席宴会。德国总理科尔和法国总统希拉克不领美国总统的情,坚持要自己选择服装。对此,美国《时代周刊》评论说,牛仔服事件说明欧洲人的腰越来越硬了,欧洲人越来越自信了。

材料三:2012年10月25日,四十一年前的今天,中国重返联合国。中国通过联合国加入了世界体系,逐步走向一个在国际制度下发挥作用的国家。特别是近年来,中国建设性地参与了重大国际问题的磋商、谈判,积极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中国为推动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消除国际上的贫富不均,努力缩小南北差距,作出了显著贡献。

材料四:今天的世界已发生巨变,从单极向多极演变的世界,更需要规则,更需要加强像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世界贸易组织这样的多边机构的规制和管理能力。让联合国发挥更多且更坚实的作用,是大势所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美国对手的垮台”指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导致了何种国际格局的终结?

(2)阅读材料二,你认为制约美国独霸世界的力量有哪些?(至少两点)

(3)依据材料三的信息推算中国重返联合国是哪一年?为什么今天的中国能够在国际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

(4)材料四说明当今国际格局的特点是什么?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你认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前提是什么?

2018-01-19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重点班)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