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类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秦汉开始,中国逐渐形成天下共同体的观念。在古代,天下乃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反映了儒家天下归仁的道德理想,华夏与蛮夷的界限是模糊的、相对的,所需辨认的乃是是否有文明,是否接受了中原的礼教秩序。因此,这一观念成为普遍适用于华夏、蛮夷在内的全人类的价值。但是晚清以来,在西方的冲击下中国被迫进入以西方为中心的现代国家主权体系之中,中国社会政治危机与道德、信仰危机先后发生,一种新的共同体意识诞生了,这就是以全球竞争为背景的现代民族国家共同体。

——摘编自许纪霖《家国天下——现代中国的个人、国家与世界认同》

材料二   现如今,虽然人类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全球化的新时代,但是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之前,人类仍然没有完全打破资本逻辑为全球化秩序所戴上的陈旧桎梏。……与过去两百年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资本化有所不同,新时代全球化意味着彼此之间突破固有屏障、日益展开密切的全方位交流。尤其在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量子通信技术的爆炸式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人类的普遍交往呈现出“零距离”“零时空”的态势。

——摘编自邹广文《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哲学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天下共同体观念的特点,并简述晚清以来“新的共同体意识”的内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原因及意义。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多数的宋元本都有明代的翻刻、重刻本;许多清代书籍也都是以明本书为底本重刻的。明代发明了便于刊朝而又不失美观的宋体字,发履演变为今天最常用的印刷体汉字。明代的线蔾书和宋体守影响到中国周边的日本、朝鲜半岛和越南等国家和地区,在日本和韩国,宋体字至今仍被称为“明朝体”。明刻本在欧美也有广泛收藏,知意大利学者利玛在明万历年间来到中国,在中国学者徐光启的帮助下将《几何原本》翻译为汉文,并刊行于世。此明刻本后又流传到意大利,今罗马中央图书馆有藏。甚至19世纪欧洲出版的书籍中使用的汉字也是宋体字。

——据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大学诞生于12世纪的欧洲,除了课程研究,考试制度也在同一时期兴起。对课本的需求也随之增长,当时书十分稀有,由人工手抄而成……只有贵族和富商才可能拥有少量的书籍。1450年,欧洲约有1亿人口,而藏书量却只有几万册…印刷术发明以后,更多的人可以拥有书本,拥有更多的机会学习认字、写字。文官率也有所下降。1650年英国的文官率是70~90%,到了1700年降至55~75%,1750年降至40—60%。欧洲的学术研究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宗教改革之前,普通百姓并不读圣经,更确切地说他们不能读圣经。神父的言语就代表了圣经………宗教改革人士开始将圣经翻译成各种地方语言。这样人们就可以阅读圣经,跨过神父与上帝直接交流。在印刷术的帮助下,1517年至1520年间,路德的30部著作在欧洲售出了30万册。印刷术出现后的两个世纪内欧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简述中国印刷术对外传播的历程及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书籍刊印业迅速发展的原因以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欧洲印刷术发展呈现的特点。
2019-09-21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