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类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早期的西欧,一种自由人(封臣)对另一种自由人(封君)的服从和役务(主要是军役)的义务;贵族居住的城堡和高耸入云的教堂成为典型建筑。贵族都有庄园法庭的司法权,这在西欧是普遍的状况;由地主贵族、俗人或僧侣,男爵或基督教主教在一定的范围内,对那里的居民办理行政、征收赋税的制度,而国王被缩成一个阴影而已。

材料二   古代中国经济的发展,长期以农业发展为主,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一个主要劳动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儒家的圣贤主张经世致用,相信可以把现实世界治理成为一个具有良好秩序的、合理的世界,儒家经学对我们社会的影响之深.力量之韧是罕见的;清代是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的终结时期……伴随着清朝统治的稳定,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和政府首脑的地位空前加强。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世纪早期西欧的社会特征。(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
(2)根据材料二概括古代中国的社会特征。
(3)根据材料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世纪西欧的封君封臣制度与中国西周的分封制度有哪些共同点。
2 . 据统计,1851—1871年英国女性在商业、医药和教育领域的就业人数从95,000人增加到138,400人,增长率达45.68%。1851—1911年女性职员占职员的比例从2%增加到20%。材料表明
A.英国实现了男女政治权利平等
B.妇女在就业竞争中占优势
C.工业革命促进了妇女角色转变
D.妇女参政意识增强
2019-08-21更新 | 1225次组卷 | 38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在世界历史上,5—15世纪一般被称为“中古时期”。在欧洲,西欧出现了封建社会,东欧拜占庭一度强大;在亚洲,突厥人建立了德里苏丹国,日本“大化改新”后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在西非,加纳、马里和桑海等国先后兴起;在中南美洲,印第安人创造了玛雅、阿兹特克和印加文明。这表明世界各区域文明
A.具有多元面貌B.完全没有联系
C.不存在阶级斗争D.宗教信仰相同
2020-08-18更新 | 396次组卷 | 30卷引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积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从文明演进的角度看,中西民主制度的第一次分野几乎是必然的,无论是古希腊的城邦民主,还是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他们都各自适应了当时当地的历史和地理条件,是制度演进的客观结果,而不是人们主观选择的结果。”这表明(     
A.中西制度的差异完全不受主观因素影响B.历史传统和地理环境影响政治制度演进
C.政治制度的演进是人们自主选择的结果D.中西制度的差异根源于地理环境的不同
2021-04-29更新 | 183次组卷 | 36卷引用: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几种文明都是从大河边的平原或河谷发展起来的。这一现象表明制约早期文明产生的基本因素是
A.文化的发达程度B.人类的视野
C.生产力的发展水平D.自然环境
2020-08-13更新 | 364次组卷 | 16卷引用:甘肃省甘谷县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中国与古代罗马大事年表

历史时期古代中国古代罗马
①公元前5世纪—前4世纪秦国商鞅变法(前356年)罗马制定《十二铜表法》(前451年)
②公元前3世纪秦始皇统一中国(前221年)罗马统一意大利(前270年左右)
③公元前2世纪—公元2世纪西汉、东汉王朝强盛时期(前202年—公元184年)罗马强盛时期(前201年—公元192年)
④公元3世纪汉末混乱、三国鼎立(184280年)西晋统一王朝(280316年)罗马“三世纪危机”(192284年)
罗马帝国中兴(284336年)
⑤公元4世纪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中原
东晋南迁(317420年)
南北朝对峙(420589年)
北方十六国时期(308439年)
罗马帝国首都东迁(330年)
日耳曼人入侵(375年)
罗马帝国东西分裂(395年)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1944年法国学者马勒莱发掘越南南部古海港奥克.艾奥遗址,认为其为东西海上交通的中继站。发掘出的中国物产包括西汉的规矩镜、东汉三国时期的八凤镜等,罗马特产包括152年和161~180年发行的罗马金币,这些金币以及罗马或仿罗马式金银装饰品、雕像中安敦时代的风格,表明二世纪中后期是罗马帝国与东方交往的高潮时期。


(1)根据材料一,概括①—⑤各时期中国与罗马历史发展的共性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与罗马帝国之间交流的影响。
2022-04-02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央集权体制创新,儒家文化博大精深;古希腊罗马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民主和法制,人文精神的滥觞;两大文明薪火相传,相互交融,共同推动着人类文明进程。从文明史角度出发,二者分别是哪两大文明的杰出代表
A.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B.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
C.儒教文明和基督教文明D.落后文明和先进文明
2016-11-27更新 | 255次组卷 | 27卷引用: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海洋文明与大河文明在政治体制方面呈现出“民主与专制”的明显差别,形成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A.思想观念不同
B.经济形式不同
C.地域位置差别
D.人口数量不同
2016-12-12更新 | 233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2-2013学年甘肃永昌第一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9 . 中国封建宗法观念强,主张“宗族至上”,把代表家族姓氏展示在先,把代表个体、个性的名字符号置于其后。而西方人强调个体主义,把体现个性观念的名字放在前面,把代表共性观念的姓氏置于后面。材料表明
A.中国重儒家文化,西方重人文主义B.中国墨守成规,西方标新立异
C.中国重社会家族,西方重个体本位D.中国皇权至上,西方教权至上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国农业社会,人们在用时、计时、守时等习惯上比较随意和模糊。钟表普及之前的中国人常用“掌灯时分”“日上三竿”等模糊说法来表示时间。“掌灯”和季节、天气有关,亦和地理位置以及生活习惯有关,反映了深深的农耕文明气息。虽然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一寸光阴一寸金”的比喻,然而多数中国人只是从个人角度来看待时间价值,并没有把这种高尚的时间观推广到社会交往当中去,因而最终并没有形成良好的社会性时间观念和惜时的社会风尚。

材料二 清末以后,随着城市生活的变化,中国人对西人情况愈加了解,人们的时间观念随着钟表的普及变得精准化。张謇在《政闻录》中曾特别强调;“最可宝贵者莫如时,愿国人均奋起力求时间上之经济。”新学制规定学宣授课需有定时,一些政府机构在实行星期休息制度的同时,也开始实行工作定时制度。近代中国人新式时间观念的产生并不依靠一种自然的发展状态,而是一个伴随着压迫去强行消化的过程。沿海地区更新快一些,内地相对缓慢;城市更新快一些,农村相对缓慢。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转型时代的生态,生活·生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人时间观念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古代相比近代中国人时间观念的变化,并概括变化的社会背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