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类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罗马帝国颁布的《民法大全》规定:“无论在何种情况下,禁止把妇女关进监狱。如果妇女被指控犯有严重的罪行,她将被送进修道院。”这一规定
A.表明妇女身心问题受到法律关注B.使罗马男女获得同等的社会地位
C.真正体现出“人人平等”的原则D.说明罗马妇女获得了部分公民权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的君子文化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君子”初始含义是“君之子”,后引申为“贵族男子”和“统治者”。孔子是实现“君子”含义由“位”至“德”转化的关键人物。孔子说:“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逊以出之,信以成之。”《礼记》中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参与治国被认为是君子成功的一个重要标识。古代君子严格遵守君臣、父子、夫妇人伦大道。《易经》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强调自强是君子的内在特点。战国以后,“君子”的词义严格在道德层面稳定下来,忽视了出身、社会阶层和财产等因素,成为仁人志士政治实践、文化追求和道德践履的力量源泉。

——摘编自胡继明《君子——孔子的理想人格》

材料二   绅士风度是英国民族文化的外化,它是英国社会各阶层在向上流社会看齐的过程中,以贵族精神为基础,掺杂了各阶层的某些价值观念融合而成的。在英国,绅士对女士殷勤有礼。绅士对女性的尊重可追根溯源到中世纪骑士时代的情人崇拜,逐步形成“女士优先”的行为准则。英国绅士们喜欢风平浪静的经济生活和不紧不慢的生活节奏。舒适安逸的绅士风度成为英国人的一个弱点:对新生事物缺少敏锐的洞察力与宽容快速的接受能力,而且厌恶竞争。绅士最初指国王、王后、公、侯、伯、子、男等拥有爵位的贵族。19世纪,新兴的工业阶级和商人也跻身社会上层,成为绅士。

——摘编自蔡颖《浅议英国的绅士文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君子文化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社会价值。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中国君子文化相比,英国绅士文化的不同之处,并分析造成英国绅士文化不同的原因。
3 . 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
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
C.清政府鼓励留学生的政策发生变化
D.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
2017-07-13更新 | 191次组卷 | 29卷引用:辽宁省开原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统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