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类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 道试题
1 . 【文化交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世纪末至18世纪,欧洲出现了大量介绍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的著作和译作,作者和译者大都是在中国传教的传教士。儒家的道德标准推崇强烈的自律意识,即自己希望实现的目标也要帮助别人实现,而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基督教特别是新教同样重视对言行准则的规范,其教义强调克制欲望、努力工作、勤俭节约,通过今世的善功来彰显上帝的恩泽,进而成为上帝的选民,最终得到拯救。欧洲当时处于封建君主专政和宗教神学统治时期,一些有识之士和思想家从儒家学说中看到了曙光,希望借用儒家思想和理念来解决时政的弊端,推行自己的主张和理想。

——摘编自王倩《启蒙时期儒家思想在西方的传播和影响》

材料二明清之际,《崇祯历书》的编纂和应用,《几何原本》的引进,以及全国大地图的测绘等标志性成果,开启了天文学、数学和地图测绘学等学科向近代科学的转变。尤其是西学重实验、重应用、重理性思维的特点,给中国知识界以深刻的启迪,开始了向经世致用思想方法的转变。而西方先进科学文化的传入,使中国知识界产生极大的震动,中国并非是世界的中心,在中国之外,世界上还存在许多国家;同时,也并非只有中华文化高明,西方科学文化也有不少地方值得中国学习。

——摘编自林延清《试论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分期、特点和历史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儒家思想西传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21-22高三·全国·课时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教科书中的文明史

目录
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
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
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
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
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
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
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8课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9课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第六单元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13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下)》的目录(部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图中所示教科书目录的设计者力图告诉我们些什么。
(2)如果让你编写一部20世纪以来的世界历史书,说说你的目录设计并阐明理由。
2022-12-21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预测卷(二)(11页)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德川幕府于1811年成立了“荷兰书籍和解御用”译书机构,1862年更名为“洋书调所”兼具外语教育培训的职能。日本人把在经济结构,政治思想,以至于生活方式等方面向英国学习看作是一种需要甚至是潮流。即使是在明治维新运动之后,西方世界对日本的社会变革和转型仍然有着较大的影响。在中国,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培养“译员”、“通事”,翻译印刷西方科技、历史、法律等方面的书籍。除同文馆以外,影响最大的翻译印刷机构还有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中国在西学运动的过程中,逐步从重视代表西方物质文化的设施与技术,转向重视代表精神文化的思想与学术”对中国而言,19世纪末的日本成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摘编自卿崧《中日近代文献翻译活动比较》

材料二   新中国对外翻译出版事业是我党国际传播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19802009年间,中国文化外译图书总品种达9763种,出现了以“熊猫丛书”、“大中华文库”、“中国文化与文明”系列丛书等为代表的系统对外译介中华文化的精品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为代表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丛书已出版33个语种,发行覆盖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翻译出版语种最多、发行量最大、发行覆盖最广的领袖著作。

——摘编自《党领导下的新中国对外翻译出版事业发展回顾——以中国外文局为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期,中日文献翻译活动的相同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翻译出版事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和意义。
2022-12-16更新 | 99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决胜新高考2023届高三12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4 . 1258年蒙古南侵,南宋财政亏空加大,政府滥发纸币导致通胀恶化。为解决以上问题贾似道推行公田法(低价购买民间尤其官员手中超限的部分土地),结果激起民怨,加剧恶性通胀循环。1262年面对拜占庭帝国的军事进攻,为解决财政压力,威尼斯授权政府发行国债(以税收作为定期利息),被称为13世纪最伟大的金融创新。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战争催生了金融创新B.反映农耕文明和商业文明的差异
C.政府垄断破坏金融秩序D.金融稳定是政权巩固的重要因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建立时面对的是一个多元的世界,大规模的国际性联系还未建立。15世纪郑和的远洋探险,没有给世界留下中国有潜在性的、挑战性的印象。16世纪区域经济的不平衡性繁荣使明王朝在周期性规律的支配下逐渐失去行政有效性。17世纪时,西方传教士的到来并未使精英群体认识西方文明崛起的国际竞争含义,自然灾害、战争、改朝换代吸引了主要注意力。18世纪,清王朝的建立完成了中华文明地理空间与行政版图的重合,这一成就强化了统治者的安全感,却也进一步加剧了对外部世界的忽略。经济的繁荣增强了这种心理倾向,与西方的局部接触也就此中断。19世纪中期,当中国与西方直接接触时,被动挨打的局面已是历史的必然了。

——摘编自赵轶峰《“大分流”还是“大合流”明清时期历史趋势的文明史观》

材料二   “东西大分流”是指,东方与西方在很长时间里没有什么差别,但后来西方逐渐崛起(被称为“欧洲奇迹”),然后称霸世界,而东方却一蹶不振。在具体分析西方是如何从危机中走出来之前,要先明确现代西方成长的三条基本线索,建立起西方近五百年走向的基本框架:第一条线索是国家崛起,基本政治框架的重塑:第二条线索是社会崛起,新的二元结构形成:第三条线索是市场崛起,资本主义飞速成长。这三条线索不是齐头并进的,它们有时合作、有时撕扯、相互缠绕、相互塑造,每条线索都存在几种不同的细分模式。顺着这个思路可以推测出,现代化的实现路径其实有很多种。

——摘编自李筠《西方史纲:文明纵横3000年》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的历史特征,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欧洲奇迹”产生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东西大分流”的观点。
2022-11-14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高新一中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有学者认为:“对于西方(服饰)设计师而言,东方情调只是他们众多灵感来源之一,仅是偶尔借来一用的新鲜题材。无论是中国的水墨折扇,抑或是日本浮士绘和艺伎的装饰,在西方设计师的重新组合下都赋予了它们与原来存在的意义毫不相干的情趣,他们并不挖掘那些东方传统艺术的深层含义”。该学者旨在说明(     
A.西方的服装设计师对东方文化元素并不尊重
B.西方服饰借鉴异域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新时尚
C.东西方的服饰虽样式不同,但审美追求一致
D.中西合璧的服饰奠定了西方流行服饰的基调
2022-11-11更新 | 87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2023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选考)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与印度文明的分裂和间断相反,中国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与印度在雅利安人或穆斯林或英国人到来之后所发生的文化突变不同,中国的发展史上没有明显的突然停顿。虽然也曾有许多游牧部族侵入中国,甚至还建立了某些王朝;但是最后的情况不是中国人被迫接受入侵者的语言、习俗或游牧经济,而是入侵者自己被迅速而彻底地中国化。……在中国,与文化同一性一样重要的是,各时期之间存在着惊人的政治统一性。这种政治统一性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可归因于中国文明具有独特的现世主义。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与政治统一性”这个话题,自拟一个观点,并简要说明这个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论述清晰)
2022-08-30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选择性必修)选必1第1课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书院产生于唐末五代,兴盛于宋代。书院强调学习方法的传授,教师只择其一二进行精讲,主要由学生自修思考。学生通过学、问、思、辩,依靠自身的观察和思考来增进学识。书院师生关系融洽,感情深厚。名师们以自己渊博的学识教育学生,也以自身高尚的品德气节感染学生。书院还聘请一些德高望重和精通学术的宿学鸿儒,讲授自己的研究成果,其中书院举办的“讲会”活动,允许不同学派开展争辩。

材料二   11世纪左右,大学在西欧各地先后兴起。大学作为一种行业公会,是一种独立自主的机构,完全实行自治。大学教授可以同时在几个大学任教,学生没有入学方面的国籍限制。在大学论辩教学中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通过辩论的方式,相互交流学术,通过交流与辩论的方式来深入了解并吸收不同的观点。大学作为科学研究的阵地,学者们质疑权威,反对宗教思想束缚,尊崇理性,反对封建。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试论中国古代书院与西方中世纪大学的异同》


(1)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书院和西欧中世纪大学的相似点。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西欧中世纪大学兴起的积极影响。
2022-08-27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联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华夷”秩序是在古代世界的社会条件下产生的一个有理念、有原则和有着自身一套完备体制的国家关系体系。由于长期以来,中华帝国乃是古代东方、特别是东亚地区的主要大国,因此这一体系的理念、原则和体制的构建,中国自然起了某种主导作用。明成祖朱棣说:朕君临天下,抚治华夷,一视同仁,无问彼此。推古圣帝明王之道.以合乎天地之心。远邦异域,成使各得其所,闻风向化者,争先恐后也。”“一”与“和”,是“华夷”秩序最本质的东西。这个“一”,就是要“大一统”,“一统华夷”。“和”的内容有三,即:中国不干预各国内部事务;中国对各国交往实施“厚往薄来”原则;中国负责维护各国的国家安全。朱棣派遣郑和出使的敕谕中说:“尔等祗顺天道,恪守朕言语,循理安分,勿得违越,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几共享太平之福。”历史证明,中华帝国处理对外关系方面,确实做到了有“一”就有“和”。

——摘编自何芳川《“华夷”秩序论》

材料二 “光荣革命”后,英国已具备了向外扩张的备件,当时,新的政治制度已经确立,由此而造成的政治冲突也已经结束。重商主义已经为朝野上下所接受,对外贸易越来越成为最重要的民生国计。辉格党长期执政-为发展海外贸易提供了保障,这个党代表着英国最失的土地贵族,但同时也代表以伦敦为基地的海外大商业利益。威廉三世继承王位后,英国就被拖进了旷日持久的对外战争。就威廉的本意而言,他要把英国拖进荷、法之间的长期争执,从而有利于荷兰方面;但就英国而言,这却符合它已经面临的扩张需要,因此受到广泛的支持,尤其受到辉格党的支持。

——钱乘旦等著《英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统治者所追求的“华夷”秩序的基本内涵,分析导致该追求的因素。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近代英国与古代中国对外交往的不同。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英国对外交往所产生的影响。
2022-08-03更新 | 202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16世界殖民体系及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必考知识清单与考点演练(统编版)
10 . 越南至今保有庆祝中国农历春节的习俗,越南民谣“肥肉腌荞红对联,蕃杆炮仗绿年粽”是对千余年来当地年俗的高度概括。1995年,越南政府明令禁止在除夕夜放炮仗的行为,此后每年除夕夜里,政府会在大中城市的中心广场统一组织实施燃放礼花活动。对此理解合理的有(     
①东方传统文化可以适应现代生活
②中华饮食文化对越南的吸引力强
③城市化的发展带动了习俗的演化
④中越两国节日文化存在双向交融
⑤越南扬弃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因素
A.①③⑤B.①④⑤C.②③④D.③④⑤
2022-07-06更新 | 59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6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全国通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