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类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1258年蒙古南侵,南宋财政亏空加大,政府滥发纸币导致通胀恶化。为解决以上问题贾似道推行公田法(低价购买民间尤其官员手中超限的部分土地),结果激起民怨,加剧恶性通胀循环。1262年面对拜占庭帝国的军事进攻,为解决财政压力,威尼斯授权政府发行国债(以税收作为定期利息),被称为13世纪最伟大的金融创新。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战争催生了金融创新B.反映农耕文明和商业文明的差异
C.政府垄断破坏金融秩序D.金融稳定是政权巩固的重要因素
2 . 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在客观上也造成不同文明的碰撞与扩展。

材料:通过战争,使处于不同自然地理环境,有着不同类型的文明有了相互交融,共同发展的机会……那些在战争中出现的先进文明成果首先被统治阶级采用,随之而伴的生产技术、生产流程都会被逐渐采纳推广,加以利用,从而使先进文明得以发展扩大。在古代社会,文明的扩展在依靠经济、政治、文化、外交、贸易等形式的正常传播方式之外,很多也同时依靠战争这种暴力的、非正常的方式去实现。

……秦悦《浅析战争在文明扩展中的作用》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以“战争与文明的交锋”为题,结合世界历史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论据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字数要求:230—280字)
2022-12-06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变化表

时间基本情况
192719371929年中共领导下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上杭县才溪乡成立了第一家合作社——劳动互助组,后出现多种合作社,但以消费合作社和粮食合作社为主,多是农民自发组织的。
19371949主要分布在陕甘宁、晋察冀等边区,以经营综合性业务为主。到解放前夕。全国已有合作社达3万多个。形成了自上而下的覆盖整个解放区的供销合作社网络。
19491978由农民自发组织的初级合作社逐渐发展到土地集体化的高级合作社和人民公社体制。
1978年后从以家庭经营为核心的家庭联产承包制逐渐转向农民专业合作社;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合作社法》出台后,推动了农村合作社迅速发展,到2011年,全国已有超过35家的专业合作社,入社农户占我国农户总数的10%。

——摘编自张晓倩《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变迁研究》

材料二   西欧是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方之一,也是合作社的思想、理论和合作社运动的发祥地。二战后,西欧各国政府高度重视合作社运动在国家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从宪法到有关立法,对合作社诸多内容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因此,西欧各国农村合作社十分发达。到70年代,法国五分之四的农民、西德二分之一的农民、丹麦的几乎所有农民都参加了合作社。西欧各国合作社主要是在农业生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工商综合体,如法国合作社系统在全国牛奶、猪肉等收购中分别占52%、64%,西德合作社系统供应了农民所需农药的70%、化肥的67%。不仅如此,西欧各国的农村合作社在对外经济关系中也发挥重要作用。19751976年度的法国谷物出口中,合作社系统占4050%;丹麦合作社系统占全国黄油出口的90%;意大利全国合作互助同盟在非洲和拉美非常活跃,业务也非常广泛,它的对外营业额达16亿美元。

——摘编自戎殿新《战后西欧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农村合作经济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欧合作社经济发展的原因及其对我国“乡村振兴”的启示。
2022-10-08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5世纪至1世纪希腊世界与中国部分大事简表

时间事件
希腊世界中国
公元前460年-
公元前446年;
公元前431年-
公元前406
雅典与斯巴达之间爆发两次战争
公元前403三家分晋
公元前379年-
公元前387
底比斯与斯巴达之间爆发战争
公元前354魏齐桂陵之战
公元前338马其顿与雅典、底比斯之间爆发战争
公元前334年-
公元前324
亚历山大东征,建立起希腊化的亚历山大帝国
公元前318(第一次)五国联合(合纵)攻秦
公元前260秦赵长平之战
公元前323年-

公元31

亚历山大病逝,帝国分裂。巴尔干半岛混战重启,最终被罗马人征服。秦逐渐统一天下;汉建立并巩固大一统帝国

——摘编自崔连仲《世界通史》

材料二 从文化上来说,希腊是西方文化的发源地,而我们中国是东方文明的发源地,两个国家都是历史悠久的古国,从文化底蕴上来说二者有着同样的经历。在进入国家文明之后的第一时期中,两国的历史脚步所表现出的国家文明特质,却有着很大的不同。古希腊国家文明的突然中断性,与古印度文明的突然中断性极其相似,都是强势异族入侵,都是原生文明毁灭,都是陷入黑暗与深渊。早期中国的国家文明的发展脉络清晰、轮次分明、记载翔实,国家行为非常有力而活跃,国家制度的体系化已经形成了坚实的独立文明根基。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国家文明的发展,表现出了鲜明的主体传承性与连续性递进的发展性。

——摘编自孙皓晖《早期中国与古希腊文明的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归纳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1世纪中国文明与古希腊文明历史演变的共性与差异。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从文明特质、政治制度、经济结构、思想文化等角度简析当时中国和希腊历史发展趋向出现差异的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西文化交流】阅读下列图片和文字,回答问题

如图:明朝后期,欧洲传教士利玛窦来华,向中国社会传播了西方的几何学、地理学知识等等,开了晚明士大夫学习西学的风气;清朝前期,在历法、制瓷和建筑风格等方面也借鉴了西方文化。而18世纪的欧洲却掀起一场“中国热”:中国的器物、建筑、园林被欧洲上流社会追捧,欧洲的学者、思想家对中国的科技、伦理、制度也表现出的巨大的兴趣、关注和研究。


请从图片和文字材料中提取信息,围绕“中国古代明清时期中西文化交流”提出观点并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论证严谨)
2022-08-16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2023届新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合测评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相继征服过印度的阿拉伯人、土耳其人、鞑靼人和莫卧儿人,不久就被当地居民同化了。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不列颠人是第一批发展程度高于印度的征服者,因此印度的文明就影响不了他们。他们破坏了本地的公社,摧毁了本地的工业,夷平了本地社会中伟大和突出的一切,从而消灭了印度的文明。英国人在印度进行统治的历史,除破坏以外恐怕就没有别的什么内容了。他们的建设性的工作在这大堆大堆的废墟里使人很难看得出来。不过,这种建设性的工作总算已经开始做了。

——据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


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征服者与被征服者的关系”,自拟题目,并结合中外历史史实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7 . 1925年,苏联《农民报》刊登了《男人心灵的哀号》一文,文中主人公的妻子将要与其离婚并“拿走她应得的一份”。一些读者在回复中感慨道:如果“法律条文把妇女限制在1917年以前”就不会出现这个情况。由此可见
A.农业集体化使妇女工作机会增加B.当时普遍义务劳动中妇女地位提高
C.十月革命后妇女的权益得到保障D.计划体制下男女平等观念不断加强
2021-08-21更新 | 375次组卷 | 15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汉川市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8月暑期学科能力测试历史试题
8 . 在古代雅典,“女性要保住自己的面子,就必须一直把自己关在家里”。但劳动妇女却四处可见,由于穷人家没有奴隶,所以他们不得不允许自己的女人走出家门,抛头露面。这表明
A.雅典社会缺乏自由平等公民观念B.妇女与男子拥有同样的政治权利
C.社会阶级差异决定妇女生活性质D.妇女有权参与城邦社会文化生活
2021-02-20更新 | 166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1届高三1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876年,郭嵩焘奉命出使英国,朝廷同时派刘锡鸿为其副使。刘锡鸿后来给朝廷汇报说,郭嵩焘在参观炮台时,披洋人衣,“即令冻死,亦不当披”;在见巴西国主时,“擅自起立,堂堂天朝何至为小国主致敬?”因刘锡鸿弹劾其“投降媚外”,1879年郭嵩焘黯然回国,称病回籍。这反映出当时
A.崇洋媚外外交观念遭人唾弃B.清朝依然坚持闭关锁国政策
C.中国近代化进程艰难曲折D.顽固派和维新派矛盾突出
10 . 1932年2月,美国学者费正清来到中国,师从时任清华大学教授的蒋廷黻并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研究,1933—1946年,费正清曾多次到中国进行了较长时间的生活与工作。20世纪60代,费正清提出“中国社会长期以来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循环往复,缺乏内部动力突破传统框架,只有经过19世纪中叶西方冲击之后,才发生剧变,向近代社会演变”的“冲击反应”模式假说,影响广泛。

材料一   蒋廷黻的“现代化叙事”模式并不复杂,他认为,中国在过去或许确实有着自己漫长的历史传统,但是到了近代,中国错过了工业革命,错过了启蒙运动,中国不是近代世见规则的制定者,只是世界一体化过程中的迟到者,因而中国在发展过程中不是要挑战世界已有规则,更不能对这些规则采取非理性冲撞,或鲁莽颛预式的摧毁,而是应该引导国民尽快接受,尽快适应这些规则,尽快让中国和世界一样,和其他民族国家一起发展,共同进步。

——摘编自马勇《中国能现代化吗》

材料二   近代中国的一些重大事件及反应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费正清的“冲击反应”模式假说的理解。(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