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类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方”是当代国际关系中出现频率最多的词汇之一、与“东亚”“中东”“第三世界”等词语并列。其含义演变过程,如表3所示。

时间“西方”含义的演变
古代“西方”是一个地理概念,指罗马帝国的西部。
11世纪中期基督教大分裂之后,“西方”被赋予了一定的宗教含义,指“罗马天主教会”,与“东正教”相对。
18世纪晚期美国人否定与欧洲的文化联系,突出欧美之间的差异和对立,强调美国制度和文化的独特性;“坚决让欧洲远离美洲,让美洲远离欧洲”。
19世纪中晚期1856年后,俄罗斯用“西方”指称经历了启蒙与革命、完成工业化、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西欧,“西方文明”被界定为俄罗斯的对立面。19世纪晚期西欧人接受这一概念,但美国和德国并不认为自己是“西方”的一部分。
20世纪初美国人逐渐意识到美欧之间在制度和文化上的同源性和相似性,开始把美利坚文明视为“西方文明”的一部分。但18世纪晚期形成的思想仍占主导地位,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被广泛信奉。
一战期间美国把与德国的战争描绘成民主与独裁、文明与野蛮的较量。自由、民主、进步和资本主义被“发明”为英、法、美的共同传统。
二战期间在一战中出现但没有引起美国人共鸣的“大西洋共同体”理念复活并被频繁使用,主张美国、英国等15个大西洋沿岸“民主”国家是“西方基督教世界的继承者”并建立联邦,以阻止希特勒的扩张。
二战后马歇尔计划的出台和北约的建立都被描绘成是挽救和保卫西方文明与大西洋共同体的努力,美国和联邦德国最终都成为“西方”的一部分。

——摘编自【丹麦】戴维·格雷斯《西方的敌与我——从柏拉图到北约》等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围绕“‘西方’含义的演变”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4-04-08更新 | 18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石家庄市普通高中学校毕业年级教学质量检测(二)历史试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3—6世纪,中西都经历了政治分裂、新起民族政权的挑战和新宗教的冲击,但在历史现象层面的相似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同中之异。中国历史和文明历经危机而得以连续发展,西方历史和文明则在危机中断裂,这个结局并非偶然,而是由双方的政治、民族及文化等结构差异所决定的。

——摘编自刘家和、刘林海《3—6世纪中西历史及文明发展比较研究》

上述材料是学者对3—6世纪中西发展进程的比较。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另选19世纪以前某一历史时期,比较中西文明发展的“同中之异”,并进行阐释。(要求:明确时间段和同中之异,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023-11-02更新 | 303次组卷 | 7卷引用:黄金卷01(16+4模式)-【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江西、安徽、贵州、广西、黑龙江、吉林、甘肃新七省专用)
22-23高三上·江西南昌·开学考试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区域文明特点
古代中国中华文明是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它的形成与发展受到了我国固有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正由于地理环境的作用,中华文明的形成才有了独自发生、多元发展等特点。
古希腊罗马独特的地理环境成为供给古希腊文明大厦的砖瓦石灰,而古希腊文明表现出对人格、尊严、自由、权利等因素的独特追求,实际上就是一种对民主精神的追求。罗马法的精神支柱是理性主义,适时开放、兼容并蓄是罗马文明不断发展的动力。

——摘编自毛曦《中华文明形成的地理条件分析》等

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合理的历史解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
2022-09-05更新 | 225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石家庄市普通高中学校毕业年级教学质量检测(二)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主观题
2022·全国·高考真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各个积极备战的民族国家之间,存在一种均势,在这种环境下,国家开始具有了三种维度:科学国家,目的在于利用科学、技术和发明为国家服务;战争国家,随时准备保卫该国的政治、经济和帝国的利益;社会国家,它专注于解决危险的阶级问题和确保国内稳定。国家的这三个面向并列发展:它们是同一种抱负的不同侧面,同一项事业的不同分支,从柏林到巴黎,从巴黎到伦敦,再从莫斯科到纽约,它们无处不在。

——据(印度)萨维帕里·戈帕尔等主编《人类文明史,第7卷:20世纪》


上述材料是学者对1914年至20世纪70年代国家发展“面向”的定义和阐释。据此,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世界近现代某一历史时期的国家发展面向,并进行简要阐释。(要求:提出不少于两个面向,且不得与材料中的三个面向重复,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022-06-16更新 | 5585次组卷 | 19卷引用:重难点24 开放性论述题解答技巧-2024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2·湖北武汉·模拟预测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中西历史的“似与不似”
罗马与汉

罗马帝国和汉帝国,在几个世纪的时间里同时并立于东西方,两国都有强大中央政权,也都依靠金戈铁马开疆拓土,建立起世界性的文明圈。中华文明维系数千年不中断,而罗马文明也在文艺复兴后浴火重生成为西方现代文明的源头之一。

——易中天《两汉两罗马》

哥伦布与郑和

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在明代中国和印度洋地区之间建立了稳定的朝贡外交和海上贸易网络……郑和已经在哥伦布之前推动了中国和整个印度洋世界之间的联系,对于人类早期的全球化,郑和作出了与哥伦布等欧洲航海家相同并且更早的贡献。

——【加】陈忠平《走向多元文化的全球史》

莎士比亚与汤显祖

莎士比亚和汤显祖同时生活于1617世纪,并同时在中西方戏剧史上创造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他们的剧作都哀婉动人,描写真实而丰富的人性,并都对各自所处的社会现实展开批判,两颗戏剧之星同时闪耀于东西方,实在是近代艺术史上引人入胜的情景。

——张玲,付瑛瑛《汤显祖和莎士比亚》

通过以上材料,有人看到了中外历史的相似,也有人读出了中西方的差异。请围绕以上材料自拟主题展开论述,请任选角度,自拟论题,结合笔记中的观点与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2-05-31更新 | 216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湖北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
2022·广东深圳·二模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近代以来建立的博物馆(院),是征集、收藏、展示、研究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馆名概况
大英博物馆成立于1753年,其宗旨是面向所有“好学求知者"免费开放。18至19世纪中叶,伴随英帝国扩张和掠夺,世界各地大量珍贵文物运抵伦敦,如古埃及馆中有10万多件古埃及文物,东方文物馆的中国文物多达23000余件,珍品如山。19世纪期间,博物馆的参观人数大幅增加,有各个年龄段和所有社会阶层的观众。20世纪时博物馆公共服务领域获得大规模发展,一战后还创建了研究实验室,职责是报告收藏品的状况并协助修复和保存它们。
中国故宫博物院1925年,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昔日帝王宫殿向公众开放。抗日战争时期,故宫文物历经艰难,辗转迁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博物院进行了建筑维修整治、管理机构调整、文物整理充实等多项工作,使她成为中国最大的古代艺术博物馆,并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1世纪以来博物院还打造“数字故宫",通过数字文物库、故宫游戏、纪录片等多种方式讲述故宫故事。故宫,正努力朝着国际一流博物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典范、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引领者、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华会客厅的方向迈进。

——据张文彬《世界博物馆》等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1·海南·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7 .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19世纪中叶以后,资本主义国家进一步发展,工业文明冲击着内外交困的清王朝。


请运用唯物史观并结合相关史实,论述:19世纪50~70年代,东西方世界发展的不同进程。(要求:史论结合;紧扣主题;逻辑严谨;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2021-12-27更新 | 1448次组卷 | 8卷引用: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1(广东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