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综合国力显著提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5 道试题
1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87年底,迟福林成为第一个到海南的中央下派干部。在海南建省办特区之初,他充当了市场经济和股份制改革的“研究者”“设计者”,推动了大特区的快速发展。1991年,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成立,迟福林作为主创者,探索“官方背景、民间机构”的体制创新路子;1992年,全国股份制培训班在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举办,培训班学员“成为全国股份制改革的一、二期‘黄埔军校生’” ,该院成为影响海内外改革研究的机构。从“特别关税区”到“国际旅游岛”,海南的多项重大战略决策,都与迟福林有关,他提出的许多前瞻性设想都在逐步实现。到2018年,海南GDP达4940.7亿元,较1987年增长了70多倍。

——摘编自刘宁《迟福林:为改革开放书写“思想文本”》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迟福林在海南改革工作中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迟福林在海南改革工作中取得成就的原因。
2 . 仰望星空,探索世界自古以来,人类从未停止探索世界的脚步。

材料一   先秦时期,中国人观测星象,主要是为生活生产服务,往往只描述观测结果。商周时期留下了世界上最早关于日食、月食的记录。战国时期的天文学家石申,利用赤道坐标记录了八百多颗恒星的位置。后人保留下来的《石氏星表》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古希腊人带着超然的心态观察天象,试图探索宇宙的本质。公元前2世纪,天文学家希帕克斯利用天球的模型对星座进行观察,制订了一个不少于850 颗恒星的星表。这是西方第一个星表。他还编制了太阳月亮运动位置表,能够预报日食和月食。

——摘编《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 3》

材料二   从中世纪到17世纪,欧洲知识界一直存在着对“自然”这一“神秘力量”的认识和掌控,如有巫术、炼金术、占星术等等荒诞不经的方法参与对自然世界的解释。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革命彰显了理性的价值,破除了迷信和盲从,推动了科学主义世界观的形成。对自然规律的重大发现激起了人们探索社会规律的热情,启蒙运动随之而起。

——摘编自舒国滢《论近代自然科学对法学的影响》

材料三   20世纪以来人类探索宇宙大事记

时间事件
20世纪初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
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
1961年苏联发射“东方一号”宇宙飞船,人类第一次飞上太空
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在月球着陆
1970年中国“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成功发射
20 世纪后期以美国、俄罗斯为首,欧洲、日本等参与组建国际空间站
2019年——2022年中国嫦娥四号首次实现人类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着陆;“天问一号”使中国成为第二个成功登陆火星的国家;空间站技术领先世界,期待不同层级的国际合作;“羲和”逐日带领中国步入“探日时代”
(1)依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与希腊在天文学研究方面的异同。
(2)据材料二,人类对“自然”这一“神秘力量”的认知和掌控经历了怎样的变化?科学革命对人类探索世界有何作用?
(3)下列选项中关于“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探索宇宙”的时代背景叙述正确的是(     
A.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否定了“地心说”
B.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
C.美苏争霸,将竞争范围扩展到外太空
D.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提供政策保障和物质基础
E.“羲和”逐日带领中国步入“探日时代”
(4)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进一步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科技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024-03-17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质量调研检测历史试题
3 . 一带一路

材料一


注释: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材料二   2013—2022年,中国与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累计达到19.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6.4%;与共建国家双向投资累计超过3800亿美元,其中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超过2400亿美元。

材料三   截至2023年6月底,中国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3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2023年10月17日至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成为纪念“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最隆重的活动,此次活动主题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携手实现共同发展繁荣”。


依据图文材料,概括“一带一路”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有利条件和现实意义。
2024-03-15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以来,研究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发展规律成为社会学者关注的热点,他们认为在自由主义的引导下,资本主义创造了工业革命的巨大历史功绩,代议民主制度也各有发展。与此同时,社会平等被忽视追求,人的个性却被淹没了,从而造就了新的巨大社会差异。于是各种各样的现代化国家发展理论应运而生,20世纪又被称作“政治实验”世纪。

——摘编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等

材料二   中国在现代化历程上蹒跚……1964年,中国政府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口号,并在1975年得到重申。20世纪80年代,现代化理论从美国引进中国,受到了各方关注,也有学者认为在现代化理论研究与实践中要避免可能出现的偏向……中国政府提出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中总体布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改编自《中国式现代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18世纪英国经济发展成就与政治发展状况。举出20世纪上半叶“政治实验”的两个实例。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述中国“蹒跚”的现代化历程,写出新时代我国现代化理论研究的新成就。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5 . 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截至2021年,我国关税总水平降至7.4%,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9.1万亿,年度进出口规模突破6万亿的关口。这说明我国(     
A.开放型经济水平不断提高B.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
C.冲击了国际贸易的自由化D.企业的竞争意识被激发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人口统计的国家之一。西周已有公开的人口调查,还有专司人口统计的官吏。春秋战国时期,为实现富国强兵,统治阶级建立了严格登记户籍的“书社制度”、呈报户口及税收的“上计制度”,加强了人口管理。唐朝政治家杜佑认为治国理政需要掌握详细的人口数字,曾尝试多种方法统计人口,如根据食盐消费量估算进行。明朝建立后,在全国推行“户贴制度”,制定了统一的填写要求和规定,其调查项目之完备,在当时世界上实属罕见。

——摘编自董友涛《中国古代人口统计发展史叙略》

材料二   1908年《预备立宪公会公报》介绍并讨论了日本东京的人口调查。1909年,清政府发布“宪政编查馆奏定统计表总例”,并公布民政和财政统计表式的详细解说。各地调查登记户口时,须核查登记外国人口、教民人口和每户的壮丁、学龄儿童。在此过程中,地方自治区域调查亦同时进行。

——摘编自李章鹏《清末中国的近代人口调查》

材料三   2020年,我国组织实施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与前六次相比,“七普”全面引入电子化方式进行登记,利用互联网云技术实现数据的实时上传,还利用部门行政记录数据对普查进行核验比对。“七普”为了解全国人口状况和发展趋势提供了详细的分年龄人口信息,也为人口领域学术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摘编自张现苓《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年龄数据准确性分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人口统计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中国古代相比,清末人口统计的目的有何不同,并分析产生这些不同的时代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战略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据下图可知,这一时期我国(     

1978—2020年中国城乡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
A.农村改革逐渐落后城市B.国际竞争力的持续增强
C.对外开放迈出重大步伐D.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2024-03-05更新 | 130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2020年,我国货物和服务贸易总额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贸易国;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从2018年的突破1万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突破2万亿元;2022年,我国的出口国际市场份额达到14.7%,继续位居全球首位。这反映出近年来我国(     
A.经济建设成就突出B.推动中美互利共赢
C.数字经济领先全球D.外交范围不断扩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20世纪90年代,国家实施了“211工程”和“985工程”,一批重点高校和重点实验室迅速发展,涌现出了以北大方正、清华同方为代表的新型校办企业。这表明中国高等教育(     
A.落后面貌逐渐得到改变B.日益依赖科技进步
C.未遵从“科教兴国”战略D.重视与生产的结合
2024-02-29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南九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海权意识

出处内容摘要
邱伟云、严程《数字人文视野下中国近代边疆概念群研究》宋代虽然有海界之说,但却没有将海洋本身纳入对国家疆域的思考;明代虽然已经十分关注东南沿海问题,但仍然作为“海域”,而非“海疆”问题进行讨论;近代“海疆”作为一个概念,成型于清代晚期。
张峥荣《清末治边政策的转变与近代中国的国家整合》晚清时,以“西北史地学”为代表的边疆治理研究掀起第一次高潮,时人开始认识到重核心区轻边缘区的思路不能适应时代需要, “海塞并重”的观念逐渐占据主导。
郑剑顺《严复的海权观及海军建设思考》严复认为,中国历朝历代满足于陆地农耕生计,忽视海权,自弃海洋大利,结果导致国家落后,遭受列强侵略。如果中国有的强大海权,就能获得海洋利益,也可避免被强敌侵扰。
曹立、何广顺《建设海洋强国》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部署,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海权观。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海军,寄托着中华民族向海图强的世代夙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
提取上表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中国海权意识的状况加以解释。
2024-02-29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双语学校2024届高三1月学科素养水平监测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