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9 道试题
1 . 据《后汉书,西域传》记载:“至桓帝延熹九年(公元166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大秦即罗马帝国,下列关于大秦的表述,符合此时期的是(     
A.国家达到空前繁荣B.编订了《查士丁尼法典》
C.分裂为东西两帝国D.与中国处于联系隔绝状态
2 . 《大唐西域记》中有这样的记载, “若夫族姓殊者,有四流焉:一曰婆罗门,净行也。” “二曰刹帝利,王种也。” “三曰吠奢,商贾也。” “四曰戍陀罗,农人也。”书中记录的是(     
A.西亚的君主制度B.埃及的法老制度C.印度的种姓制度D.斯巴达的寡头制
2024-05-10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练习历史试题B卷
2024高一·北京·学业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沈约《宋书》记载“自晋氏流迁(317年),迄于太元(376—396年)之世,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区域之内,晏(安定)如也。”作者认为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是(     
A.江南地区政局相对稳定B.北方人南迁带来大量劳动力
C.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D.统治者推行有力的发展政策
2024-05-15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北京市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仿真模拟卷03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据《阿拉伯通史》记载:“(巴格达城)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燃料:从中亚细亚和突厥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织造品和奴隶;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毛皮和白奴;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巴格达是当时世界最繁华的城市B.阿拉伯人垄断东西方商业贸易
C.阿拉伯商人的贸易范围非常广泛D.奴隶制是阿拉伯人扩张的基础
2024-04-29更新 | 157次组卷 | 117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交流与传播

自奥古斯都时代起,赛里斯(拉丁文,与丝有关)在罗马就成了中国丝绸和与东方开展贸易的象征,尽管这种贸易往往经过印度或安息的中介。古罗马史学家也特别提到中国铁是“质量最佳的”,还有中国的大黄、桂皮等药物也是罗马人着力追求的商品。据普林尼记载,罗马每年因东方贸易而流入印度、中国和阿拉伯的货币至少达一亿赛斯特斯,约合十万盎司黄金。

——摘编自丘进《汉代中西交往与社会开放》

(1)依据上述材料,概括古代罗马帝国与汉朝贸易往来的特点。

1202年意大利人斐波那契出版《算盘书》,提倡使用数字“0-9”。这是目前所知欧洲最早介绍阿拉伯数字的著作。

1957年陕西西安东郊元代安西王府遗址出土的“六六幻方”铁板。上面纵横都刻着六个阿拉伯数字,蕴含着丰富的数学原理。
(2)指出以上史料的类型,并分析其价值。
思想家主张
孟德斯鸠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任何两个权力都不能集中在一个人或一个机关手中
伏尔泰

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

卢梭基于人民自由意志订立的社会契约是国家和法的合法根据。法律是公意,即人民共同意志的表现,任何人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
(3)概括上述文件反映的启蒙思想,并从美国独立战争或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任选一个,结合具体史实阐述启蒙思想的影响。

资产阶级私有制是建立在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剥削之上的,无产阶级的目的就是要用革命的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夺取政权,实现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和政治民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无产阶级手里,并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共产党人应努力争取全世界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调。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4)概括材料中的主要思想,任举两例说明在该思想影响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2024-04-27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练习历史试题B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古罗马博物学家普林尼曾写道:“赛里斯国林中产丝,驰名宇内……今乃见凿通金山,远赴赛里斯国以取衣料。”而中国《魏略》中载:“(大秦)多璆琳、琅玕、神龟、明珠、夜光璧。东南通交趾,又水道通益州永昌郡。多出异物。”这些记载(     
A.体现了当时海上商路的发达B.佐证了东西文明的交流往来
C.表明了古罗马手工业的进步D.展示了东方养蚕缫丝的实情
2024-01-24更新 | 245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练习历史试题A卷
7 . 《吕氏春秋》记载:“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划,不得休息。”下列选项与作者观点相符的是(     
①实现统一             ②天子至尊             ③严刑峻法             ④与民休息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1-22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宋书》则写道:“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导致上述变化的原因有(     
①政治局势相对稳定   ②劳动力资源的充实
③农业生产技术改进   ④工商业贸易的发达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4-01-22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挽救民族危亡

材料一   遭逢“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晚清一批读书人逐渐认识到,唯有实行变法才能救亡图存。维新思想发展成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梁启超在《时务报》发表的《变法通议》等文章,更是明确提出“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摘编自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

(1)结合所学,列出材料一中“大变局”的具体表现。写出康有为为戊戌维新运动提供理论依据而撰写的两部著作名称。简述这场运动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说:……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

——摘自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简述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的历史背景,分析三民主义的积极意义。

材料三   关于义和团运动的部分研究资料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末教案》(晚清的“教案”即民众与教会纠纷或冲突的案件,此书收录大量与义和团兴起有关的“民教冲突”案件)
劳乃宣《义和拳教门源流考》1899年(劳乃宣时任直隶吴桥知县)
袁昶《乱中日记残稿》1900年(袁昶为清朝大臣,因反对义和团被朝廷处死)
《直隶总督裕禄折》1900年,见《义和团档案史料》
《窦纳乐爵士致索尔兹伯里侯爵函》1900年,见《英国蓝皮书有关义和团运动》(窦纳乐时任英国驻华公使,索尔兹伯里时任英国首相)
普特南·威尔《庚子使馆被围记》1900年(普特南·威尔为当时英国在华记者)。
《论义和团事中国与列强之关系》,《清议报》1900年(《清议报》是梁启超主办的立宪派报纸)
《军机处寄各省将军督抚上谕》1900年,见《义和团档案史料》
《议和难善后更难说》,《汇报》1900年(《汇报》为晚清商业性报刊)
《论列强对中国之政策即中国之前途》,《清议报》1900
佚名《拳匪起祸李鸿章外交文件》1900
《惩前乱而毙后患说》,《(上海)万国公报》1900年(《(上海)万国公报》为美国传教士创办的教会报刊)
文悌《庚子西幸纪程》1901年(记载慈禧太后西逃和回京,文悌时任河南府知府)
吉田良太郎、八咏楼主人《西巡回銮始末记》1902年(记载慈禧太后西逃和回京,作者身份不详)
支碧湖《续义和拳源流考》1906年(支碧湖为清朝进士,曾任知县,参与镇压义和团)

材料四   探究主题

义和团运动的背景和起源
清政府与义和团运动
外国列强与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对晚清时局的影响
(3)按史料类型,将材料三中的文献史料进行分类并写出对应的序号。参考材料三中的研究资料,从材料四中任选一个主题,列出3-5个相关参考资料的序号。

材料五   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从此,中国革命走上了一条自己特色的革命新道路。

——摘编自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

(4)依据材料五、结合1927年—1934年之间的相关史实,指出中国共产党“掌握武装力量”的具体表现有哪些?井冈山根据地建立后,中国革命走上了一条什么样的革命道路?
2024-01-20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延庆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欧阳修《归田录》记载:“(通判)尝与知州争权,每云:‘我是监郡,朝廷使我监汝。’举动为其所制……(太祖下诏) 凡文书非与长吏(指知州) 同签书者,所在不得承受施行。”这体现了当时(     
①通判与知州彼此制约                                 ②朝廷加强中央集权
③行政效率得到了提高                                   ④崇文抑武之风盛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1-22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