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1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有史家认为:“11和12世纪,在欧洲封建王朝的统治下,欧洲达到了它的第一青春期,达到了它的第一个富有活力的阶段。”其“活力”表现为(     
A.教权的削弱和宗教改革的开始B.城市的兴起和市民阶层的产生
C.经济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开辟D.王权的削弱和民族国家的出现
2024-05-21更新 | 296次组卷 | 48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2 . 甘地与民族解放

材料一   甘地认为,英国用廉价的大工业纺织品打碎了印度的手工纺织业,从饥饿的农民和手工业者手中抢走了最后一碗饭。工业文明导致了损人利己的疯狂行为,使人精神堕落。甘地发起了手工纺织运动,提出“纺车轮的每一次转动,都在纺着和平、善良和仁爱”“可以为印度半饥饿的半失业的妇女找到工作……并且用这种棉纱来织布给印度人民穿”。

——摘编自彭树智《甘地的农村经济思想及其道德观》等

材料二   20世纪20年代,中国对甘地的报道多是翻译外国文章,对甘地以赞同、景仰为主。

1930年,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第二阶段开始,中国一些国际问题专家和旅居印度的学者,撰写大量文章,指出不合作运动中上层只顾自己利益,不同教徒存在矛盾,反英力量分散,无力抵御英国镇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全国总工会发表文章,呼吁印度无产阶级夺取革命领导权,只有“破碎‘非武力抵抗’和改良欺骗,革命才能更扩大的发展”。

九一八事变后,民众将不抵抗比同于甘地的非暴力。有报刊指出“中国的不抵抗主义仿效甘地非武力抵抗何其相像”。西安事变时,西北军打出“我们要做中兴的少康(夏朝君主),不做亡国的甘地”的标语。

1938年,中国报纸报道了甘地捐助中国救护车的消息,称其“为国际社会向中国表示同情之新例证”。1939年,国民党《中央日报》发表《甘地同情我抗战》,报道甘地呼吁印度全国向“为世界主持正义而战之中国人民加以救济”,共产党《新中华报》发表《可贵的同情——甘地向印人呼吁援助中国人民》一文。

——摘编自唐文权《甘地两次不合作运动在当年中国的反响》等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析甘地发起手工纺织运动的目的。
(2)阅读材料二、解读20世纪30年代甘地在中国的形象变迁。
2024-05-09更新 | 130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3 . 如表是《瀛寰志略》一书对不同地区的介绍,这反映了作者(     
地区介绍
欧洲长于制器。金木之工,精巧不可思议,运用本火、尤为奇妙。火器创自中国,彼土仿而为之、益加精妙
美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吉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
中国中国故自剖判以来,为伦物之宗祖,而万方仰之如展极
A.抛弃了“天朝上国”的观念B.主张学习西方民主制度
C.正视欧洲先进的物质文明D.认为西方文明源于中国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亚当·斯密说:“发现美洲和经过好望角至印度的航道,是人类历史上所记载的最伟大、最重要的事件。”文中所谓“发现美洲和好望角”的历史人物分别是(     
A.麦哲伦、达·伽马B.哥伦布、迪亚士C.哥伦布、达·伽马D.迪亚士、麦哲伦
2024-04-24更新 | 121次组卷 | 59卷引用: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201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某地区有方便的水陆交通,是通往四方的大十字路口:往北,可以进入高加索;往西,可以通往中欧;往东,可以到伊朗和印度;往南则是阿拉伯半岛。下列属于该地区文化成就的是(     
①创造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诗                           ②创造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③发明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                                     ④创造从1到9的数字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2024-04-21更新 | 156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国女作家伊丽莎白……盖斯凯尔于1855年创作了长篇小说《南方与北方》,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工业革命中的一些重要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

玛格丽特,一个从小在温暖舒适、充满田园风光的英国南部长大的姑娘,随父母一起搬到了英国北方的一个工业小镇。这个北方小镇,到处是脏乱不堪的街道和迫于生计的穷苦工人,以及环境极其恶劣的纺织工厂。在这里,玛格丽特必须整天面对粗俗的工人、棉絮飞舞的纺织工厂。玛格丽特遇见了白手起家的年轻的纺织工厂厂主约翰·桑顿,约翰·桑顿傲慢无礼,对待工人的苛刻方式让玛格丽特极其反感。但两人在争吵中逐渐了解对方,最终结为连理。

——整理自【英】伊丽莎白·盖斯凯尔《南方与北方》

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的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2024-02-11更新 | 177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7 .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推进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路。这些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主要包括(     
①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       ②倡议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④创立了“金砖国家”合作机制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8 . 自东汉以来,西、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西晋末年,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由此可以推断(     
A.内迁少数民族和汉族交融加强B.南方取代了北方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
C.契丹族入主中原迅速统一全国D.北方人口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开发
2024-01-28更新 | 153次组卷 | 25卷引用:北京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文中的“安全网”是指(       
A.完备的法律体系B.欧洲经济一体化
C.社会福利制度D.劳动安全保护法
2024-01-22更新 | 148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图是柏林会议期间英国人绘制的漫画,此漫画反映了(     
A.俾斯麦妄图称霸欧洲大陆B.英国殖民霸权受到德国挑战
C.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D.英国对德国实行了绥靖政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