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063 道试题
1 . 下面图1为洛阳龙门交脚弥勒造像,建于北魏,保持了古印度佛陀身材苗条、面容姣好的形象。下面图2为杭州飞来峰弥勒造像,建于南宋,仿照的是唐末至五代时期的江南僧人布袋和尚的形象。弥勒造像的变化反映出(     

A.佛教自我调适逐渐融入中华文化
B.少数民族汉化程度不断加深
C.南宋杭州成为江南佛教文化中心
D.佛教内部思想流派发生变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有人指出:在1930年的时候,有三个人即将变得世界闻名,不仅是他们本人,还包括他们的奋斗目标。其中一人是一个60多岁穿着粗布衣服的老者。他随身携带一套被褥,一个肩背袋,一个纺锤(他晚上的时候可以纺织),徒步240英里,历经25天后到达海边取盐。他的“奋斗目标”是(       
A.通过民主改革来捍卫民族主权和本国资源B.用非暴力不合作策略争取印度自治和独立
C.领导黑人民权运动迫使美国通过民权法案D.开展武装斗争推翻由美国扶持的傀儡政权
2022-05-09更新 | 1528次组卷 | 16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有学者指出,东印度公司成立后,印度棉纺织品大量涌入英国,造成英国贵金属大量流失,英国只能诉诸进口禁令,然而对棉纺织品的需求并未减少。这刺激了欧洲商人对印度棉织品进行仿制,在模仿印度手工棉纺织技术的过程中,英国技术革新获得巨大成功。该学者认为(     
A.重商主义推动工业革命发生B.殖民贸易损害本国长远利益
C.价格革命促进英国技术迭代D.贸易保护阻碍世界市场成长
2023-03-23更新 | 699次组卷 | 9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4 . 20世纪初,革命党人运用传统的诗词、戏曲等艺术,又吸收外来的话剧、漫画等,生动形象地宣传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反清革命的时代主题。革命党人的这些活动(     
A.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B.实践了三民主义
C.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D.有利于思想解放
5 . 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决定政务大事。他们都处于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的经常督察监视之下,若公民大会认为他有失职守,皆依法惩处。这反映了古代雅典
A.最高权力机关由直接选举产生B.公民大会负责审理大部分案件
C.各权力机构之间相互制约平衡D.从制度上防止专制以维护民主
2019-01-30更新 | 4555次组卷 | 16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南片)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1至12世纪,欧洲城市兴起了两类不受教会控制的新型学校:一类是专门学习拉丁语的学校,另一类是学习阅读、写作、商业代数和簿记的学校。第二类学校不但常常人满为患,而且经常会冲击第一类学校的生源。这主要因为欧洲(       
A.各国教权不同程度削弱B.自治城市的数量不断增多
C.城市工商业的繁荣发展D.世俗统治者对教育的重视
2024-03-21更新 | 674次组卷 | 19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7 . 春秋时期,晋楚鄢陵之战中楚人苗贲皇为晋国出谋,楚国任用晋人伯州犁,出现了“楚材晋用”和“晋材楚用”的情况;战国时期,秦王重用楚国人李斯,“二十余年竟并天下”。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A.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形成华夏认同B.不同学派提出各自主张,出现百家争鸣
C.统治者为争霸招揽人才,推动士人流动D.中华文化吸收外来文化,主张和而不同
8 . 英国某史家指出:当国家不断扩大,并开始统治大量人口之后,它们可以被称为帝国。在世界古代史上,曾出现过一些著名的帝国,如下图所示。它们都

①曾拥有过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疆域②促进了东西方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
③建立了完善的官僚体系和法律体系④控制了商路并对过境商品征收重税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4-10更新 | 1427次组卷 | 26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685年法国政府宣布新教非法后,成千上万的法国新教徒为避难移居英国,他们中包括许多技术工匠,这些工匠带去的商业、工业和金融上的新技巧很快在鼓励专利发明的英国实现了本土化并被广泛推广。这反映了在当时的英国(     
A.工匠精神决定经济发展的面貌B.发生工业革命的条件已经成熟
C.多种因素共同为经济转型奠基D.宗教改革助推社会经济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在印度西北部,希腊的雕刻艺术与印度的佛教精神相结合,奠定了犍陀罗佛教艺术的基础;在中亚的阿姆河畔,屹立着希腊式的城市;中国新疆塔里木地区发现的一枚中国人的陶土印章,呈现出希腊化的图案。这表明
A.希腊化推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发展
B.希腊化时期的各地文化开始走向世界大同
C.新的希腊文化中心向远东不断转移
D.传播希腊文化是亚历山大东征的主要原因
2022-01-20更新 | 1480次组卷 | 25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