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某诗写道:“天下安危系一身,弥天大勇壮军魂。双十协议应运生,中华人民主浮沉。”该诗描绘的历史事件是(     

A.西安事变B.重庆谈判C.北平解放D.南京解放
2 . 史料研读

以下是有关唐朝西北地区的史料

史料名称内容介绍或内容节选
①《唐西周高昌县上安西都护府牒稿为录上讯问曹禄山诉李绍谨两造辩词事》吐鲁番出土文献,内容是住长安的胡商曹禄山向西州都督府(隶属于安西都护府)申诉,称汉商李绍谨借曾兄长丝绸后司往西域经商,其后兄长失踪。西州都督府交下属高昌县审理判李绍谨归还本息。
②《新唐书地理志》自(西)州西南有南平、安昌两城,百二十里至天山西南入谷,经礌石碛,二百二十里至银山碛……渡淡河,至焉耆镇城。
……自焉耆西五十里过铁门关,又二十里至于术守捉(指驻军机构)城……又六十里至赤岸守捉,又百二十里至安西都护府。
③《银山碛西馆》《宿铁关西馆》是唐朝岑参在银山碛馆驿、铁门关馆驿所做两首诗,描写了边塞生活。
④《唐天宝十三载龙兴观道士杨神岳便麦契》敦煌出土。内容包括立契当事人(杨神岳)、标的物(小麦)、数量(捌硕)、还贷期限(八月)、违约责任(牵掣车牛杂物)、立契原则(官有政法、人从私契)。
⑤《唐贞观二十二年洛州河南县桓德琮典舍契》吐鲁番出土。记载了洛阳坊民张元隆(西域高昌人)和桓德琮围绕房产质押后未及时偿还债务所产生的纠纷,经坊正调解,限期还钱,重订了这份契约。
⑥《天宝二年交河郡市估案》吐鲁番出土的互市官司制定的物价表,记载了来自中原、中亚、西亚、欧洲等350种商品,商品按质分三种价格,并设置了不同商品的“行”。
⑦回鹘铜钱在北庭古城发现,圆形方孔,背面胡文,正面汉字“日月光金”,判断与摩尼教有密切联系。
(1)按史料类型,将材料中的文献史料进行分类并写出序号。
(2)运用上述史料,确定两个主题展开历史研究。
要求:主题明确。研究包括史料说明,及由此得出的历史认识。每个主题至少依据两则史料(标序号),同一史料可在不同主题重复使用。
2023-07-27更新 | 91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古代亚洲不同地区形成了各有特色的文化,下列选项中所列文化特色内容和地图对应关系正确的一组是

A.①甲骨文②悬诗③楔形文字④婆罗门教
B.①婆罗门教②甲骨文③悬诗④楔形文字
C.①婆罗门教②悬诗③楔形文字④甲骨文
D.①悬诗②甲骨文③婆罗门教④楔形文字
2022-06-21更新 | 173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4 . “(南宋)建炎之后,江、浙、湖、湘、闽、广,西北流寓之人遍满。绍兴初,麦一斛至万二千钱,农获其利,倍于种稻。而佃户输租,只有秋课(稻);而种麦之利,独归客户。于是竞种春稼,极目不减淮北”,也有诗言:“隔岁种成麦,起麦秧稻田。”以上材料可佐证南宋时期(     
①农业领域存在稻麦复种现象②客户租种土地,以小麦交租
③北人南迁带动小麦种植推广④改变了传统的自然经济结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是有关《诗经》研究的部分代表性观点,据此可以得出的合理认识是(     
学者观点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古者诗有三千余篇,经孔子去其重,取三百五篇。此说多为后人所赞同,如班固等人
孔颖达《毛诗正义)认为:从经传所引诸诗看.存者多而亡佚者少,不容孔子十去其九
朱熹、叶适认为孔子只是刊定而已,谈不上删与不删
现代学者司马迁生当西汉初.所见材料多,删诗与否,亦有不同说法,但他取三千之说,必有依据
A.研究《诗经》不能以《史记》作为参考史料
B.历史的真相随着时代发展一定会被揭开
C.历史叙事通常包含了陈述者的主观认识
D.《诗经》由不同时代学者搜集和整理而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博士”这一名称源于战国。秦及汉初,博士的职务主要是掌管图书,通古今以备顾问。“自(汉)武帝立五经博士(注:五经指《易》《书》《诗》《礼》《春秋》,每经置一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到西汉末年,研究五经的学者逐渐增至十四家,所以也称五经十四博士。上述材料反映了
A.百家争鸣局面在汉代再现B.儒学正统地位逐步确立
C.习儒学是入仕的唯一途径D.儒学黄老之学融合发展
2020-08-21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统一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下面是海涅于1843年创作的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节选)。这首诗
A.以理性主义的方式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
B.以浪漫主义的风格抨击了德意志的分裂和落后
C.以现实主义的笔触批判了西方社会的精神危机
D.以现代主义的手法表达了无产阶级的斗争精神
2020-04-05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历史试题
8 . “边城暮雨雁低飞,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磧(qì,沙漠),应驮白练到安西。”唐朝诗人张籍的这首诗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隋唐时期海上贸易的发达
B.丝绸之路开通后,丝和丝织品大量西运
C.长安城来自各地的商人来往不断,商业繁荣
D.唐宋时期“陶瓷之路”的发展兴盛
2020-07-19更新 | 285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南片)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历史概念的变迁。
探究一:“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出自《诗经》,后人对此有不同的解释。

材料一 天子也者,势(权势)至重……尊无上矣。《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荀子·君子》

材料二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凡土所生之物,何者而非天子之物乎。

——(明)丘浚《大学衍义补》


(1)指出两则材料是如何解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分别举例说明古代哪些制度体现了这两种解释。
探究二:“西方”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含混而不确定的概念,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

《汉书·西域传》提及西域,包括西域都护府管辖下的今新疆地区,以及大月氏(中亚古国)安息(西亚古国)等广大地区。《后汉书·西域传》提及的范围扩展至大秦
宋代开始出现“西洋”一词。元代《中庵集》曾提到“西洋”,后人考证是指印度洋沿岸的国家。元代《冀越集记》称:“广州舶船出虎头门始入大洋……西洋差远,两岁一回”
清初,张潮的《昭代丛书》中收入了来华传教士南怀仁编写的《西方要纪》一书,称:“西洋总名为欧罗巴,在中国最西,故谓之大西”
1918年陈独秀在《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一文中说:“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应该尊重民权,法治,平等的精神……相信科学是发明真理的指南针”
1972年周恩来与尼克松会谈时说:“国际上都认为社会主义国家是铁板一块,西方国家也是铁板一块。现在我们知道了,情况并非如此”


(2)阅读上述材料,对中国人“西方”概念的变迁进行解读。
2020-01-20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如表是有关太平天国时期妇女的部分史料。由此可以判断太平天国
内容出处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天朝田亩制度》
妻道在三从,无违尔夫主洪秀全《幼学诗》
当我们行走在(南京)街上时,沿途可以看到不少的女子……许多人骑着马,其余的人则是步行,大多数人都是天足《慕维廉牧师的一封信》(1861年)

A.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B.基本上实现了男女平等
C.冲击了社会成员的固有角色定位D.打破了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束缚
2020-01-15更新 | 505次组卷 | 19卷引用: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