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据《上海罢市实录》记载:“有小学生决议不购食日制之奶糖,有牙医明确标示‘不医仇人’……至于处于社会底层的苦力、小工也上街游行,散发传单”“青红需……议决,无论罢市若干日,所有盗窃扒手,一律停止”。据此可知,五四运动(     
①人民踊跃参与,群众基础广泛   ②是一次彻底不妥协的爱国运动
③收回了巴黎和会上丧失的权益   ④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 . 如表为近代某历史人物的部分经历,据此判断该人物是(     
时间1915年1917年1920年1921年
经历创办《青年杂志》担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当选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局书记
A.李大钊B.陈独秀C.胡适D.鲁迅
2024-01-22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辉煌,长期领先于世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贾思勰,南北朝时期数学家和天文学家,把圆周率的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
B.孙思邈、北魏农学家、绘制的《禹贡地域图》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C.祖冲之、唐朝医学家、所著《千金方》是中国最早的一部临床实用百科全书
D.郭守敬、元朝天文学家、编定《授时历》、测定回归年平均长度领先于世界
2024-01-22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对如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时间历史事件结果
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张骞被匈奴扣留10余年,联合大月氏计划没能实现
前127年河套战役匈奴南进,汉派卫青击匈奴、收复河南地(河套地区)
前121年河西战役汉派霍去病北击匈奴,夺回河西走廊,设河西四郡
前119年漠北战役匈奴南进,汉大破匈奴,匈奴再无力与西汉对抗
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西域各国纷纷派使节来长安,促进了相互了解和往来
①汉与匈奴作战主要是为开通丝绸之路
②汉朝在稳固边疆基础上积极开拓疆域
③管理河西四郡的中央机构是西域都护
④外交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1-22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距今约4300—4000年,面积达280万平方米,城内有围墙环绕的宫城,宫城内有多处大型夯土建筑基址。城内大型墓葬分布集中,往往随葬着陶鼓、玉钺、龙盘等表明墓主人尊贵身份的礼器。城内还出土了小件青铜器和带有书写符号的陶壶。该遗址的考古发现表明(     
A.中国进入了旧石器时代的晚期B.中原地区已经出现了早期国家
C.长江下游地区创造了成熟文字D.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确立
2024-01-22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材料一

时间事件历史意义
19世纪4050年代开眼看世界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的主张
1898戊戌维新运动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
19世纪末—20世纪初辛亥革命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抗战语录摘编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1935.8.1

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1937.7.8

坚持抗战到底,反对中途妥协;巩固国内团结,反对内部分裂;力求全国进步,反对向后倒退。(1939.7.7

——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共计19块,面积100万平方公里,军队132万人,民兵260万人,人口近1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作战12.5万余次,钳制和歼灭日军大量兵力,歼灭大部分伪军,敌后战场逐渐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简史》

(1)依据材料一,提炼上表信息所反映的共同历史主题,任选一个历史事件加以分析。
(2)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对这句话加以说明。
2024-01-20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活跃,出现众多学说、学派,形成文化繁荣的局面。下列人物与言论对应正确的是(  )
A.韩非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墨子——“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C.老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D.孟子——“上古竟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
2023-11-23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争取中华民族独立

材料一

时间事件主要内容
1851年—1864太平天国运动建立太平天国,前期曾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后期曾颁布《资政新篇》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和新式学校,建成新式海军
19世纪90年代末戊戌维新运动光绪皇帝在维新派支持下推行百日维新,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除旧布新

(1)依据材料一,提炼上表信息所反映的历史主题,任选一个历史事件加以分析。

材料二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率先提出武装抗日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领导了整个东北地区的抗战。华北事变后,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推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团结各党派、各政治力量共同抗战这一重要决策上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形成了全民抗战所必需的国内团结形势。七七事变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通过《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确立了全面抗战路线。随后,中国共产党开辟了华北、华中、华南和东北四大敌后战场,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并与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相互策应。特别是在战争相持阶段,毛泽东在延安发表《论持久战》,科学论证了中国必须通过持久作战赢得对日作战最后胜利的战略指导理论,领导人民不断巩固和扩大抗日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抗击了超过60%的日军力量及绝大多数伪军,极大地牵制了日军在正面战场的战斗力。中国共产党还指挥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地区,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动员广大人民群众,激起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据统计,在全面抗战中,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抗日纵队共作战12.5万余次,歼灭日军52.7万余人,歼灭伪军118.7万余人,收复国土100余万平方公里,解放人口约1亿。

——摘编自唐红丽《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论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2023-01-27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鸟足曲身顶尊神像(下图)由2022年三星堆新发现的顶尊蛇身铜人像与1986年出土的青铜鸟脚人像残部拼对而成。铜人像凸目獠牙,戴有牛角面具,双手撑在一个带方座的青铜罍上,头上还顶着一个朱砂彩绘觚形尊。其中铜人像具有蜀地文化的特征,方座铜器是先周文化的代表,而尊是中原文化的代表。该文物反映出(     
A.中华大地是远古人类的重要起源地B.各部落相互之间存在着频繁的战争
C.以青铜器为代表的礼乐制度的盛行D.古蜀文明具有多样文化融合的特点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以下是《宋朝重大科技成就简表》(部分),据此可知宋朝科学技术的主要特点有(     
科技成就简介
火药北宋火药被大量制造并用于军事,出现爆炸性型火器和管型射击火器,后经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活字印刷术北宋工匠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比欧洲人用活字排版早400年
十二气历北宋科学家沈括把二十四节气与十二个月统一起来,利于农事安排
指南针北宋用人工磁化的方法造成指南针,南宋广泛应用于航海,并传到欧洲

①世界领先②实用性强③理论性强④影响深远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01-05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