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下列是取材于同一时期的两幅漫画。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国共合作的实现保障了国民大革命的胜利B.打土豪分田地极大调动了农民革命积极性
C.抗日战争激发了中华民族的民族团结意识D.国统区形成了以反美蒋为中心的爱国运动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思想的解放与实践

材料一

《人类思想解放史论》目录节编部分思想家思想观点摘编
第二章西方第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执行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和对外权,立法权和执行权分立,立法权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立法权应该由人民选的议会掌握,君主必须服从于议会。

—英国 洛克(1632-1704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因而一切权力的表       现和运用必须体现人民的意志。当人民的权力被篡夺并被运用来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完全有权利举行起义,有权利用暴力来消灭篡权者。       

—法国 卢梭(1712-1778


   构成一个社会或国家的人民是国家一切权力的源泉,成立一个政府的目的是为保障人民的自然权利。当一个政府实行暴政,人民就有权利也有义务去推翻这样的政府,并且为他们未来的安全设立新的保障。

—美国 杰斐逊(1743-1826

…………
第四章科学精神的曙光
…………
第六章科技进步对人类思想的推动作用
第七章从封建专制中解放出来—启蒙、革命与改革,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材料二



《知识界对旧制度的挑战》漫画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选择两个不同角度,对上述材料进行解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2-04-01更新 | 334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3 .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辉煌,长期领先于世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贾思勰,南北朝时期数学家和天文学家,把圆周率的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
B.孙思邈、北魏农学家、绘制的《禹贡地域图》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C.祖冲之、唐朝医学家、所著《千金方》是中国最早的一部临床实用百科全书
D.郭守敬、元朝天文学家、编定《授时历》、测定回归年平均长度领先于世界
2024-01-22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下列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墓葬中的东晋时期纸本绘画《地主庄园图》(部分)及简介中的信息反映出(     

图中人物头戴高冠,身穿袍服,手拿团扇,右侧有曲盖、节、麾、幢图中厨房摆满了石白、磨盘、精美的酒坛,鞍形烤炉等用具图中的田地里,阡陌分明,庄稼茂盛,田边有犁、耙等农具
A.图中人物身份表明门阀士族兴起B.面食已成为当地人们的主要食物
C.该地生产生活深受中原文化影响D.传统绘画“以形写神”的特点突出
2024-05-03更新 | 20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5 . 文化交流与传播

材料一

①花神芙罗拉(壁画)                            ②鎏金银壶

出土于意大利庞贝古城,花神穿着     出土于宁夏固原北周墓,图案反映了古希腊神话,

的丝绸衣服来自中国的汉王朝            来自波斯萨珊王朝

材料二   1517世纪,一些欧洲商船上就载有关于中医的资料特别是针灸的手稿,如1658年波兰卜弥格的《中医秘密》。该书中不仅介绍了中医理论,还绘有针灸穴位图,是最早以绘图形式向欧洲介绍针灸的著作。1675年,荷兰布绍夫根据自己被中国医生用艾灸治愈痛风的经历,出版著作介绍艾灸治疗痛风,在荷兰引发了一阵用艾灸治疗痛风的流行潮。1684年,布兰特在荷兰出版《痛风论》,介绍中国针灸术治疗风湿痛的效果。中国针灸及中医基础理论逐渐较为系统地被介绍到了欧洲。

材料三   原产美洲的玉米,明朝时通过多种途径输入中国:从西亚、中亚传入西北地区,从印度、缅甸传入西南地区,从菲律宾传入东南沿海地区。清朝前期,玉米在全国多地有种植。

白菜(后来培育成功结球即大白菜)原产中国。17世纪朝鲜开始引种大白菜,并逐渐成为朝鲜泡菜的主要原料。19世纪,大白菜传入欧洲,在英国、法国等地试种成功。1875年东京博览会的清政府展台上,日本初见大白菜,明治政府花钱买回3株展品,直到20世纪初,有人把中国东北白菜的种子带到日本仙台,日本才培育出白菜,并广泛种植。当今,白菜成为日本市场上重要的食材。世界许多国家也都引种了白菜。

围绕材料,结合所学,至少从三个不同角度,简述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大一统

材料一



睡虎地出土的秦朝竹简,其书写文字为隶书

秦朝铜权,权身有用小篆刻的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诏文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记载:“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

古代传说隶书是秦朝狱吏程邈创制。程邈性情耿直,得罪秦始皇犯了罪,被关在云阳监狱。程邈在狱中度日如年,正值秦始皇推广“书同文”政策,小篆不便速写,于是他在狱中潜心研究,把大小篆化圆为方,经过加工整理,创造出便于书写和辨认的隶书。他将这一成果献给秦始皇,始皇非常高兴,不仅免了程邈的罪,还将他升为御史。

材料二



▲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民族分布图(669年)

▲元朝形势图(1330年)

《元史·地理志》:“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


(1)在研究秦朝文字上,材料一中的史料分别属于哪种类型?你如何认识运用史料的原则。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元朝与唐朝相比,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管理的新变化,并简述元朝对边疆地区管理的历史意义。
2022-04-02更新 | 174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中共产党的历史分期

材料一   有学者以中国共产党召开的重要会议作为节点,对党的历史进行分期、整理为“中国产党历史分期示立图”如下:


材料二   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是用整个党的发展过程做我们研究的对象,进行客观的研究,不是只研究哪一步,而是研究全部;不是研究个别细节,而是研究路线和政策。“中国共产党党史分期应突出党的发展历程,即党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针对具体的历史条件和任务制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方针政策以及执行情况。同时应重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中的作用,即中国共产党发挥的社会历史作用与突出贡献。


(1)在材料一①②③④处写恰当的内容。
(2)依据材树二,结令所学.任选材料一“示意图”中的两个时期,说明这样分期的理由。
(3)结合上述材料所学,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认识。
2021-05-14更新 | 131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礼宾图》(下图)是出土于陕西唐章怀太子(655—684年)墓中的壁画,描绘了鸿胪寺官员引见三位使节的情景。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A.反映了唐太宗时期友好和睦的民族关系
B.鸿胪寺的职责仅限于管辖少数民族事务
C.鸿胪寺是隶属于唐朝尚书省的官方机构
D.说明唐朝与世界各地区的交往更加频繁
2021-04-20更新 | 774次组卷 | 13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9 . 经济变革

材料一1069年宋朝为指导变法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统筹财政。同年4月,遣人察诸路农田、水利、赋役;11月,颁农田水利条约。次年,颁布募役法,将原来按户轮流服差役,改为由官府雇人承担,不愿服差役的民户则按贫富等级交纳一定数量的钱,官僚地主也不例外。1071年,颁布方田均税法,全国清丈土地,核实土地所有者,并将土地按土质的好坏分为五等,作为征收田赋的依据。

材料二1861111日,奕䜣上奏《通筹夷务全局酌拟章程六条》,洋务运动开展。19世纪60年代后,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大力引进机器设备,聘用外国技术人员,效仿西方进行军工生产。至甲午战争爆发前,洋务派共创建了二十一家军工企业,机器局遍及天津、上海、江苏、湖北、广东、陕西、台湾等省。1890年,张之洞创办了汉阳铁厂,18939月建成投产,至辛亥革命前,有炼铁炉3座,炼钢炉6座,年产生铁约8万吨,钢近4万吨,钢轨2万余吨。

材料三19011月,清政府发布上谕:“现正议和,一切政事,尤须切实整顿,以期渐图富强。”4月,庆亲王奕劻为首的“督办政务处”成立,筹划推行新政。19039月,清政府设立商部,随后颁行了《商人通例》《商会简明章程》等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实业办法,倡导官商创办工商企业。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人们经营工商业的顾虑,也有利于约束地方官府的勒索。1905年后,每年新投资的商办企业资本在1500万元以上。


(1)对比材料一、二中两次经济变革内容的侧重点有何不同,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侧重点不同的原因。
(2)结合所学,评析材料三中的经济变革。
2022-04-01更新 | 537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10 . 人口迁移

材料一 西晋永康元处(公元300年),北方的少数民族南下,入主中原腹地洛阳,中原汉族中王室贵族和富户、大户等相继南迁。……从明清到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国内移民现象是闯关东、走西口。闯关东(关东泛指今东北地区)即明清至近代向东北移民的简称,闯关的以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人为多,而其中又以山东人为最。关东之所以叫” 闯“,是因为清朝把东北作为龙兴之地,不准内地人迁入。随着日、俄势力不断蚕食东北,清政府解除封禁,鼓励移民实边;走西口(西口泛指长城以北,主要是内蒙古一带)是由于山西当时人口比较多,生活较困难,以及内蒙一带边防的需要,山西、陕西等地民俗前往长城以外的内蒙古草原垦荒、经商的移民活动。

材料二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占领东北,大批难民涌入关内,达数十万之众。”七七“事变后,平津沦陷,市民为躲避战乱,或匿身附近农村,或迁居租界,许多人扶老携幼逃亡武汉、上海等地。抗日战争时期,约有10万难民迁入陕甘宁边区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河南发生近百年来罕见的特大灾荒,多灾多难的中原人民辗转洛阳沿陇海路的方向前往西北”大后方“。

材料三 1954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10多万来自上海的知识青年和鲁、豫、赣、蜀等小的农民加入兵团。1968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1969年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也相继成立。20世纪80年代 以来,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向城市。西部人口涌向东部、南部地区。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


(1)依据材料一,在下图中分别画出“闯关东、走西口”的主要路线。

清朝疆域图(1820年)


(2)从上述材料中提炼三条影响中国人口迁移的因素,并结合所学加以说明。(要求:多角度思考,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