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2020年5月,河南巩义“河洛古田”重大考古成果发布。在这处距今5300年前后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巨型聚落遗址中,许多出土器物中包含其他古文化的因子:如折腹鼎、陶背壶等文物具备山东大汶口文化的特征,陶器组合中出现的大量双腹器拥有长江流域屈家岭文化的要素。这体现了(       
A.最早的国家正式形成B.贫富分化开始出现
C.中原已进入青铜时代D.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2023-02-27更新 | 350次组卷 | 56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自清代以来,在四川岷江彭山江口一带,民间就世代流行着一个传说,称明朝末年著名农民起义首领张献忠顺岷江南下转移财物,在江口遭明将伏击,战败船毁,有1000余船金银财宝沉于江底。民间歌谣传唱说:“谁人能识破,买尽成都府。”相关内容在《流贼张献忠祸蜀记》《蜀难纪实》等史书中也有记载,一直以来,学者和群众对这些传说和记载均半信半疑。近年以来,在江口段河道施工过程中陆续发现了一些与张献忠有关的文物。2016年,国家相关部门首次对“江口沉银遗址”进行大规模的考古发掘,截止到2020年,共出水出土文物5万余件,直接与张献忠政权相关的文物上千件。考古发掘再次证明“江口沉银”不是传说!

——摘编自万明《揭秘张献忠“江口沉银”真相:大量白银源于何处?》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历史研究中应该如何对待民间传说。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江口遗址大量文物出水出土的历史价值。
2022-04-09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外国语学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四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曾随之谜

在今天湖北境内,中国的传世文献从来没有记载过周代一个叫曾国的诸侯国。1978 年,曾侯乙墓的发现却证明历史上湖北的随州确实存在着一个姬姓曾国。史籍中明确记载这一地区只有一个随国,但却从未见随国青铜器出土。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的不一致,引发了学者们关于“曾国”和“随国”两个国名关系的争论,有的学者认为曾随为一国,有的学者认为曾国绝不可能是随国。

直到2019年,这场争论才得以平息。考古学家在湖北随州枣树林发现春秋中晚期的曾国墓葬群,出土铜器2000余件,其中礼器近600件。三组大墓的墓主人分别为曾公求及其夫人渔、曾侯宝及其夫人芈加、曾侯得,三组大墓均出土有编钟,同一墓葬均出土带有周文化和楚文化两种不同文化因素的铜鼎。以下为曾侯宝夫人、楚王女儿芈加墓出土的部分文物及其铭文:


铭文:楚王媵随仲芈加;大意为:楚王嫁女儿芈加到随国的陪嫁。


铭文:伯括受命,帥禹之绪,有此南洍。余文王之孙,穆侯元子,出邦于曾……以长辝夏。


大意为:伯括受命,遵循大禹的功业,被分封到南土,在曾地建邦。我是周文王的后裔,穆侯的长子,通过统治曾国,光大“夏”的功业。
(1)考古发现如何解决了“曾随之谜”?
(2)此次考古发现可以印证周代的哪些史实?结合材料加以说明。
4 . 1978年,湖北随县一座战国时期大型贵族墓葬,出土了大量文物,特别是有象征天子权威的全套青铜编钟和九鼎八簋(gui)。经考证,墓主是曾国国君乙,故称“曾侯乙墓”。战国时期的其他诸侯墓中,也发现过编钟或九鼎。这些考古发现突出说明当时
A.经济大发展使贵族陪葬品更加丰富
B.物质的富足刺激了精神生活的需求
C.青铜是当时财富和权势的主要象征
D.森严的等级秩序遭到破坏
2019-08-14更新 | 750次组卷 | 48卷引用:2015-2016学年河北唐山开滦第二中学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中亚地区阿伊哈努姆遗址(约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元前2世纪下半叶)出土了丰富的文物,包括希腊人物和神像雕塑、太阳神阿波罗神像的鎏金银盘、大夏和印度古钱,甚至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手稿。据此推断,该遗址是(       
A.迄今已知最早的城市遗址之一B.亚述帝国统一两河流域的见证
C.亚历山大远征交流碰撞的产物D.古希腊人建立海外城邦的例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在布托地区(位于尼罗河三角洲)的史前考古层,考古学家发现了两件极具价值的考古文物,一个是泥钉,另一个是抛光的圆锥体,它们都与埃及史前考古层的其他文物和建筑风格迥异。尤其是抛光的圆锥体,很像两河流域乌鲁克时期装饰神庙门脸的手工制品。这表明(     
A.不同文明区域间有一定交流B.世界早期文明逐渐走向联合
C.两河流域文明早于埃及文明D.两河流域的手工业世界领先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中国邮政曾发行《殷墟》特种邮票一套3枚(如图)。该邮票中三件文物都出土于
A.河南B.河北C.山西D.陕西
8 . 北方辽河流域的查海遗址历经7次考古发掘,已发掘半地穴式房址55座、灰坑34个、祭祀坑2个、龙形堆石1处、墓葬16座(其中6座居室墓葬)。出土陶器1177件、石器2411件、玉器44件,以及大量的陶器残片、动物遗骨和植物碳化物等,下列与其文化特征最相近的考古遗址是(     
A.郑州商城遗址B.二里头遗址C.石家河城遗址D.兴隆洼遗址
2024-05-17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 河北省唐山市十县一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据考古发掘,在青海乐都、甘肃永昌的马家窑文化墓葬群遗址中不仅发现了残存的粟、稷等作物的碳化籽粒,还有细心磨制的石斧、石镰和石凿等工具出土,“居民多以氏族或部落为单位聚居形成聚落”。据此可知,马家窑文化时期(       
A.处在新石器时代晚期B.南稻北粟格局形成
C.已出现早期国家雏形D.人类开始定居生活
10 . 据考古发现,裴李岗遗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磁山遗址(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和大地湾遗址(位于甘肃省天水市)出土了大量的石质工具,即石磨盘和石磨棒,石磨盘不但制作精良,而且形制也规整多样,同时发现的还有一定数量的谷物粟、稷及油菜籽等。这些考古发现说明,当时黄河中上游地区(     
A.经济文明一体化发展B.已出现粮食加工技术
C.农作物种植种类繁多D.家庭手工业较为发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