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下表为考古发掘出的部分唐朝文物统计表。表中信息可印证,唐朝(       )
出土地点出土文物
马来西亚的彭亨唐代四耳瓷尊
印度尼西亚唐三彩
巴基斯坦的卡拉奇晚唐时期长沙窑瓷
A.国内商品经济繁荣B.海外贸易得到发展
C.中外文化交流频繁D.制瓷技术领先世界
2023-11-09更新 | 92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质检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1978年,湖北随县一座战国时期大型贵族墓葬,出土了大量文物,特别是有象征天子权威的全套青铜编钟和九鼎八簋(gui)。经考证,墓主是曾国国君乙,故称“曾侯乙墓”。战国时期的其他诸侯墓中,也发现过编钟或九鼎。这些考古发现突出说明当时
A.经济大发展使贵族陪葬品更加丰富
B.物质的富足刺激了精神生活的需求
C.青铜是当时财富和权势的主要象征
D.森严的等级秩序遭到破坏
2019-08-14更新 | 750次组卷 | 48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2015年,在陕西富县秦直道两侧发现了一批建筑遗址和墓葬群,采集文物标本100余件,并发现了“削山填沟”的痕迹,即史籍上所谓的“堑山堙谷”现象。以下说法最合理的是
A.上述考古发现有助于研究秦时的社会
B.秦代的该墓葬可揭示秦皇族的发祥地
C.建筑和墓葬中可能出土画像砖和玻璃
D.文物和史籍等文献资料是第一手史料
2018-01-01更新 | 118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2018届高三12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4 . 1908年,英国探险家斯坦因在敦煌发现汉简,并据其判定汉之长城的位置,但未作考证。王国维据《史记》所载“汉武帝时,为防匈奴,始筑令居以西到武威、敦煌等四郡”,再据唐《沙洲图经》所载,得出结论:“木简出土之地,实所谓古(汉)长城也。”这说明
A.史料相互补证利于还原历史真相
B.第一手史料价值高于二手史料
C.西方人治史更重视考古发现
D.《史记》史学权威和史学价值较高
5 . 下图所示为考古出土的西夏文物—西夏文《论语》(左)、西夏文佛经(右)。由此可知,西夏(     

A.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特征B.主流思想与北宋无异
C.与印度存在着直接交流D.把佛教当作官方宗教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卢浮宫的历史始于13世纪初,起初是一座存放王室档案和珍宝的城堡。14世纪,被查理五世改为王宫并进行扩建。然而,在路易十四看来,即便扩建,卢浮宫仍不足以体现王权的尊严与荣光。于是,他斥巨资新建凡尔赛宫,卢浮宫不再是法国政治中心,但依旧是王室收藏艺术珍品的地方。1791年,国民议会宣布卢浮宫既是王室居所,也是汇集科学、艺术的纪念物以及公共教育的场所。次年,国民议会进一步宣布,卢浮宫将属于大众,成为公共博物馆。1793年,卢浮宫正式向公众开放。19世纪初,卢浮宫的扩建规模空前,在拿破仑的东征西伐中,被征服国家的大量艺术珍品变为卢浮宫的藏品。滑铁卢战役失败后,约有5000件艺术品物归原主,但仍然有很多掠夺而来的艺术珍品留在了卢浮宫。第三共和国时期,共和派特别重视利用各种平台与途径开展公民教育。为此,他们通过收藏并展示《自由引导人民》之类的作品,将卢浮宫打造为公民教育的重要场所。

——摘编自吕一民《卢浮宫:“法国的象征与骄傲”》

材料二   1951年,中央政府发布《对地方博物馆的方针、任务、性质及发展方向的意见》,明确提出:“博物馆事业的总任务是进行革命的爱国主义的教育。通过博物馆使人民大众正确的认识历史、认识自然、热爱祖国、提高政治觉悟与生产热情。”为贯彻指示精神,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借鉴苏联博物馆的模式,设立群众工作部担负起社会教育工作,开展宣传讲解、对外服务和联络。1966年,中国历史博物馆闭馆停业,改革开放后重新恢复运行。2003年,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组建成中国国家博物馆,现有藏品数量143万余件,涵盖古代文物、近现当代文物、艺术品等多种门类,藏品系统完整,历史跨度巨大,材质形态多样,具有独特鲜明特点,成为一座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博物馆。

——摘编自王京《19121966年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工作》等资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19世纪卢浮宫博物馆的主要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新中国的博物馆事业。
7 . 1988年的考古发现中,“黑石号”上的三件出水文物完整呈现唐青花瓷盘的工艺。“黑石号”是一艘千年前沉没在印尼海域的外国商船,装载了六万多件中国瓷器。经鉴定,打捞起来的瓷器中含有钴,这种天然化学原料主要产自波斯和西亚地区,瓷盘上的散叶夹菱形纹则是典型的伊斯兰纹饰。这说明(     
A.中华文化圈的影响扩大B.地域交流影响文明发展
C.经济往来促进文化交融D.文明发展进程的共同性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考古学是使用实物资料来研究人类古代历史的一门科学。中国古代就产生了与考古学相关的古代器物学和金石学,但其主要作用是补证经史,并非系统的历史研究。近代以来,西方考古学的理论和方法伴随地质学传入中国。1921年,瑞典人安特生在河南发现仰韶文化遗存,并企图以此证明中华文明西来说。与此同时,史学界出现疑古学派,许多古史记载遭到质疑甚至被推翻,旧的古史系统被严重动摇,传统治史方法的束缚也逐渐松弛。许多学者意识到,如欲重建可信的古史系统,不能仅靠传统的文献资料,他们开始寻找相关实物来考证史料。在此背景下,罗振玉、王国维借用西方科学方法进一步发展了金石学。王国维提出实物资料可与文献资料互证的“二重证据法”,从而为近代考古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钟江华《中国近代考古学产生的学术背景》

材料二   20世纪20年代开始,中国考古学者已经有独立进行考古的能力。1929年,学者裴文中在北京周口店发现了北京猿人头骨;1933年,中国考古学者又在此地发现山顶洞人遗址;1930年,发现龙山文化遗址。这些发现对于研究中国史前文化具有重要意义。1928~1937年,李济、梁思永等人主持了河南安阳的殷墟考古,先后进行了十五次大规模发掘,发现了大量珍贵的商代文物,不仅为商朝的存在提供了确凿无疑的证据,也为商史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摘编自沈颂金《傅斯年与中国考古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考古学产生的因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考古资料的史料价值。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史记》载,“(前705年)山戎越燕而伐齐”;《春秋》载,“(前664年)齐人伐山戎”。据现有研究成果,分布于燕北辽西一带的夏家店上层文化,即为山戎遗存。目前,在天津、北京及河北唐山等地均有属于夏家店上层文化的青铜器出土,很多青铜是仿照中原青铜礼器而铸造的。据材料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区域文化交融根源于民族征伐B.山戎长期直接统治京津冀地区
C.考古发现比文献记载更加可信D.华夷一体的文化格局初显雏形
2024-04-18更新 | 267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邢台市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一模)历史试题
10 . 如图是2021年出土于北京琉璃河遗址西周早期墓葬的镂空有銎(qiong)铜戈,后面方形的部分是镂空的,前部则是——个三角圆戈。考古人员评价:“这应该不是本地生产的,可能是来自当时中国南方、西南方,是非常珍贵的‘舶来品’。”这说明(     
A.冶铜技术已经相当普及B.地域文化间交流加强
C.分封制促进了文化交流D.民营手工业高度发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