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丞相绾奏:“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奏可。

二年冬十月,御史大夫赵绾坐请毋奏事太皇太后,及郎中令王臧皆下狱,自杀。丞相婴、太尉妢免。

五年春,罢三铢钱,行半两钱。置五经博士。

(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冬,初算商车(车船使用税)。

(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匈奴入上谷、渔阳,杀略吏民千余人。遣将军卫青、李息出云中,至高阙,遂西至符离……收河南地,置朔方、五原郡。

——摘编自班固《汉书·武帝纪》

材料二   (公元前89年)癸巳,禅石闾(在石闾山祭祀地神),见群臣,上(汉武帝)乃言曰:“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靡费天下者,悉罢之。”

臣光(司马光)曰:“孝武(汉武帝)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然秦以之亡,汉以之兴者,孝武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统守,受忠直之言,恶人欺蔽,好贤不倦,诛赏严明,晚而改过,顾托得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乎!”

——摘编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1)结合材料一中的具体信息,说明其对研究汉代国家治理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运用史料评价历史人物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乐天(白居易)因为《长恨歌》(描写唐玄宗与杨玉环爱情故事的长诗),意者不但感其事,亦欲惩尤物,窒乱阶京,垂于将来者也。歌既成,使鸿传焉。世所不闻者,予非开元遗民,不得知。世所知者,有《玄宗本纪》在。今但传《长恨歌》云尔。

——摘编自【唐】陈鸿《长恨歌传》

材料二   史载杨妃(杨玉环)多污乱事。予撰此剧(清初传奇《长生殿》),止按白居易《长恨歌》、陈鸿《长恨歌传》为之。而中间点染处,多采《天宝遗事》(元代说唱艺术《天宝遗事诸宫调》)《杨妃全传》(《旧唐书》和《新唐书》中有关杨玉环的记载及宋人所撰《杨太真外传》)。若一涉秽迹,恐妨风教,绝不阑入,览者有以知予之志也。

——摘编自【清】洪昇《长生殿·例言》

材料三   唐宋传奇小说的特点是“搜奇记逸”。此后,“传奇”也指说唱艺术和剧本。但无论是传奇小说,还是传奇说唱艺术和剧本,都突出了一个“奇”字,体现出“非奇不传”的特征。加之从传奇小说到传奇剧,很多作品的题材均有师承关系,且经过后世一代代作家的不断改编和创作,如洪昇的《长生殿》取材于唐传奇《长恨歌传》和元杂剧《梧桐雨》。“传奇”一词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其社会影响力也越来越深远。

——摘编自陆希致《也谈“传奇"话源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传奇”对唐宋“传奇”的继承和发展。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长恨歌传》和《长生殿》的史料价值。
2024-04-25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份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明之初,朝廷编定民间户口、赋役,各给户由,我仁六公克当四五都一甲(甲首)。值壬年策应公务,计管甲三户:本都大帽刘玉,即今溪头张偷;德化石山吴隆;景山李早,即今柯舜、柯兴隆。顺治戊子年,依明制编户藉,吾族仍一甲之班。嗣是军兴旁午,最苦大当,荷先祖默佑,米产如故,实赖一、二贤子孙支持之力。康熙廿三年甲子以后,上宪严革里役之弊,至庚午,制台兴公又设均苗法,每班酌定五十三石零,吾族丁米不减于前。邑官吏……将户内管甲拨出他班,而本族依旧居四五都一甲十班之首。自古及今,大造编审,米有增减,户头易名,难以详载。康照辛丑年编审,尚有四十余石,配官丁二十丁,户名今称郑泰矣,嗣后又再易郑雄。

——摘自福建永春县荣华《郑氏族谱》


(1)根据材料,概括明代及清代前期基层治理的基本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及清代前期基层治理的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族谱的史料价值。
4 . 关于中共一大召开的具体时间,毛泽东只记得是“放暑假,天很热”,董必武则认定是7月,但并不清楚具体时间。学者邵维正根据当事人的回忆录,查阅共产国际的俄文档案及当时的报刊杂志,考证出大会开幕于1921年7月23日。由此可见(       
A.个人回忆的史料价值不高B.综合多种史料即可得出合理结论
C.探寻历史真相需多元互证D.最新的研究成果更接近历史真相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礼记正义》中说:“投壶者,主人与客燕饮,讲论才艺之礼也。”如图所示为南阳汉画像石中的《投壶图》,图中主宾两人对坐投壶,旁有侍者三人,形象地再现了文献中汉代宴饮必“雅歌投壶”的记载。由此可知,汉代《投壶图》体现出(       
A.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B.国家礼仪与地方特色的融合
C.儒学追求与世俗享乐的交汇D.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杂糅
2022-04-22更新 | 215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广告具有“晴雨表”和“助产士”的双重作用,广告的兴盛是商业繁荣的一个极具代表性的表征。宋代商业广告十分发达,有口头吆喝或吟唱等形式的叫卖型广告和采用不同的器具,通过摇、打、划、吹发出各类特殊响声来代表不同行业的响器型广告;有涵盖了店家经营的对象、产品的特色等信息的招牌或者幌子型广告;有在店内通过摆放时令鲜花,显眼的地方悬挂名人字画,予以装点的装潢型广告;甚至还有利用印刷术印制的广告。

——摘编自李经威《宋代商业中的广告世界》等

材料二   下图是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铜版(左)及其印制的广告(右)


这块青铜版是用来印刷广告的,印版上方标明店铺字号“济南刘家功夫针铺”,中间刻有一幅“白兔捣药图”,图案两侧注明“认门前白兔儿为记”。图案下方是广告词: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贩,别有加饶,请记白。”这也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出现商标的广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广告的特点,并指出其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提取有效信息,请你指出济南刘家功夫针铺铜版的史料价值。
(3)综上,你有何认识?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夏周时期,仓储制度已成为国家一项重要的财政制度.汉朝除中央直接管理的太仓、甘泉仓等仓外,郡县两级、各诸侯国、军队特别是边防兵系统也建了粮仓。隋唐两朝,规定官仓主要用来储存国家租赋收入的粟米。宋朝时期,正仓主要征收皇粮国税,各州县义仓,主要从官收的春秋二税中每石另收一斗储仓,常平仓每年夏秋两季以略高于市价收购粟米,本钱由国家财政统筹拨付,“嘉靖十四年,户科给事中管怀理言仓场钱粮皆户部职掌”,清代政府为调整地区间粮食流通,设江宁仓、台湾仓、社仓等,社仓于每年青黄不接时出借,以平复物价。

——摘编自李春媚《论中国古代的仓储制度及现实思考》

材料二   隋唐时期是中国粮食储备辉煌发展的时期,其中位于洛阳的太仓(含嘉仓)是专为皇室、京官提供俸米的粮仓,主要盛纳全国州县所交租米,被称为古代中国最大的粮仓.下图是唐代含嘉仓十九号粮窖出土的四方铭文砖及铭文。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代粮食储备的社会功能。
(2)根据材料二,提取含嘉仓四方铭文砖的文字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内容对研究唐代社会的史料价值。
2022-05-21更新 | 139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县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如图所示为隋唐时期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胡旋舞》,胡旋舞是来自西域游牧民族的一种舞蹈。该作品体现了(  )
A.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融合
B.宗教思想对艺术作品的影响
C.风格多样且壮丽欢腾的特色
D.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约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遗址分布于浙江北部和江苏南部一带,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了200多处,遗址中的大部分小墓没有随葬品,大型墓葬则往往随葬数百件玉器和陶器。在遗址群内,相继发现良渚古城的夯土城墙、祭坛以及手工业生产中心,清理出稻田遗迹。据此可知良渚文化
①分布地区主要集中在我国长江流域下游一带
②遗址规模大,数量多,已经显示了社会等级
③对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具有重要学术研究价值
④为研究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提供重要史料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考日本维新之始,凡有三事:一曰大誓群臣以革旧维新……取万国之良法;二曰开制度局于宫中……将一切政事、制度重新商定;三曰设待诏所……伏愿皇上采而用之。

——摘编自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

袁之为人机诈反复,深知皇上无权,且大变将兴,皇上将不能自保。故虽受皇上不次拔擢之大恩,终不肯为皇上之用。且与贼臣之逆谋,卖主以自保,而大变遂成于其手矣。

——摘编自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材料三   康有为在(1895年)四月初七日、初八日、初九日假松筠庵进行会议,各省公车陆续到来传观。由于四月初八日光绪帝已批准条约,初九日已来人甚少,联省公车上书的行动自然中止,都察院没有拒收上书,而是康有为根本没有去投。且闻条约已用宝,这一活动流产了。

——摘编自茅海建《从甲午到戊戌——康有为<我史>鉴注》


(1)从“史料实证”的视角,简评上述对于研究维新思想和维新运动材料的价值。
(2)根据所学知识,请你为深入研究维新运动提供两则史料,并说明理由。
2021-03-06更新 | 279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县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