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8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代中国,改革和革命构成几代国人救亡图存的两条主要线索。然而两者志虽同,却因道不合最终只能分道扬镳、渐行渐远。“问题与主义”之争便是此种意象之呈现。

材料一 现在舆论界大危险,就是偏向纸上的学说,不去实地考察中国今日的社会需要究竟是什么东西……要知道舆论家的第一天职,就是细心考察社会的实在情形。……所以我现在奉劝新舆论界的同志道:“请你们多提出一些问题,少谈一些纸上的主义。”更进一步说:“请你们多多研究这个问题如何解决,那个问题如何解决,不要高谈这种主义如何新奇,那种主义如何奥妙。”

——胡适1919年7月《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材料二 若在有组织有生机的社会,一切机能都很敏活,只要你有一个工具,就有你使用他的机会,马上就可以用这工具作起工来。若在没有组织没有生机的社会,一切机能,都已闭止,任你有什么工具,都没有你使用他作工的机会。……依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社会上法律、政治、伦理等精神的构造,都是表面的构造。他的下面,有经济的构造作他们一切的基础。经济问题的解决,是根本解决。经济问题一旦解决,什么政治问题、法律问题、家族制度问题、女子解放问题、工人解放问题,都可以解决。可是专取这唯物史观的第一说,只信这经济的变动是必然的,是不能免的,而于他的第二说,就是阶级竞争说,了不注意,丝毫不去用这个学理作工具,为工人联合的实际运动,那经济的革命,恐怕永远不能实现。

——李大钊1919 年 8月《再论问题与主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问题与主义”之争产生的时代背景。
(2)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史实,对材料中李大钊的观点进行阐释。
2024-05-14更新 | 10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二轮复习质量检测(二模)历史试题
2 . 19世纪初,俄国军队进入西欧,使成千上万的俄国人突然看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俄军将士深深地被经历过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的人民生活和社会的进步所吸引。对于那些优秀的贵族军官来说,远征西欧使他们有机会直接会见那里的自由派人士。这可直接用于印证(     
A.拿破仑战争推动启蒙思想的传播B.反法同盟难以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
C.大革命成为俄国改革运动的先导D.俄国资产阶级反思沙皇的集权体制
2024-05-14更新 | 26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邢台市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一模)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全球南方是指经历了非殖民化、冷战和冷战后全球化,通过发挥比较优势赢得独立自主的经济和政治地位,并在百年变局中浮现出来的全球性新兴经济与政治力量。

全球南方国家共有殖民化与非殖民化时代的历史记忆,它们“遭遇”过西方现代性的冲击,曾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又在非殖民化进程中持续“觉醒”。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联合国为基石的战后国际秩序彻底否定了殖民扩张的合法性,全球南方的前身“第三世界”在非殖民化进程中,追求独立并按照现代民族国家的方式组织起来。

全球南方的浮现过程中,这些国家在国际事务上追求战略自主,其立场不受意识形态所左右。广大全球南方国家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拒绝参与西方大国主导的对俄制裁与孤立。诞生于“万隆时代”的不结盟运动和“七十七国集团”等组织仍然存续,一些新的磋商机制也在不断产生与拓展。这些国家试图充当整合南北政策的桥梁角色,越来越强调自己的文明国家身份。可以说全球南方的浮现本身就是复杂多变的,处于不断演进之中。

——摘编自李东琪《全球南方的源流辨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全球南方”浮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全球南方”浮现的特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全球南方”国家现代化的发展原则。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上天后,美国举国震惊。许多人认为技术上的劣势反映了教育的落后,从而力主进行大规模教育改革。联邦政府大幅度提升教育经费,为课程改革和师资培训提供资助。1958年国防教育法的通过,把教育与国防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场改革运动,带有明显的英才教育色彩,是服务于整个国家需要的全国性运动,得到联邦政府和一些财力雄厚的基金会的支持。

——摘编自刘绪贻、杨生茂《美国通史(第6卷)》

(1)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50年代美国教育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50年代美国进行教育改革的原因。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20年代初,列宁推行市场化倾向明显的经济改革。政府允许农民在交纳粮食税后在市场上自由出售其余粮。国营企业则可根据市场和利润的要求来调节生产活动。中小型企业可以通过出租、出售、归还原主以促进私人经济的发展,同时吸引外资参与苏维埃政权主导下的经济建设,加强与世界的联系。此外,国家计划机构的许多职能转变为预测经济的发展,而非直接指导国营企业生产。

——摘编自任晓伟《列宁时期新经济政策的内在矛盾和苏联计划经济的确立》

材料二   1984726日,国有性质的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成为全国第一家商业股份公司。1116日,由上海电声总厂发起成立的一家音响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成为第一家较规范的工业股份制有限公司。股份制企业一般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董事长(经理)负责制,这就使政企分开,使企业真正成为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1987年,深圳发展银行和一些私企开始发行公众股。

——摘编自萧冬连《探路之役:1978—1992年的中国经济改革》

材料三   深沪证券市场1992年上市公司(A股)家数为52家,股票市价总值为1050亿元,到19981218日,上市公司(A股)家数增加到823家、股票市价总值19400亿元,分别增长了15倍和17倍,年均增长58%和63%,实现了较大的扩容和增长。

——摘编自陈明星、徐宁燕《我国股份制改革的历史回顾与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20年代初苏俄(联)进行经济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80年代我国企业股份制改革的特点。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八九十年代股份制改革的历史影响。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辽史·百官志三》载:“辽有北面朝官矣,既得燕(今北京)代(今属山西)十有六州,乃用唐制,复设南面三省、六部、台、院、寺、监、诸卫、东宫之官。诚有志帝王之盛制,亦以招徕中国之人也。”《辽史·义宗传》载:“时(918年)太祖(耶律阿保机)问侍臣曰:‘受命之君,当事天敬神。有大功德者,朕欲祀之,何先?’皆以佛对。太祖曰:‘佛非中国教。’倍(太子耶律倍)曰:‘孔子大圣,万世所尊,宜先。’太祖大悦,即建孔子庙,诏皇太子春秋释奠。”

——摘编自王文光、江也川《辽夏金的中华文化认同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1)根据材料,概括辽朝的国家治理举措。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一条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政权采取的类似国家治理举措,并简析它们的共同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是关于中国的现代化布局说法的变化情况。这些变化反映出(     
阶段说法
中共十六大以前“经济现代化”
中共十六大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
中共十七大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
中共十八大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
中共二十大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A.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B.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C.小康社会已全面建成D.现代化建设持续深化
2024-05-06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二轮复习质量检测(二模)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是无声的艺术,我们从历史建筑中能够直观地品味特定时期的精神风貌和灿烂文化。某文旅公司要打造若干条精品旅游路线,假设你是策划人员,请从下列建筑中选出三个建筑,提炼出一个主题作为该旅游路线的主打名片,并写出该路线的推介词。(要求:明确写出建筑名称和主题,推介词要史实准确、符合历史逻辑。)

世界各地的著名建筑 (部分)

2024-05-06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二轮复习质量检测(二模)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材料 为什么社会主义在它的发源地欧洲欲振乏力,但在中国这个遥远的东方古老大国却新枝迸发?社会主义跟中国传统、中国历史有着深厚关系……在农耕时代,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中国可以自由买卖的土地制度有着悠久历史,为了防止因土地自由买卖而导致的土地兼并,中国历代王朝都采取了一些平衡措施,初衷是为了维系社会的平等与公正,例如朝廷把无主的荒芜土地按人口数分给小农耕作,但土地为朝廷所有。

在16世纪以前,中国的商品经济一直领先于世界各国,商品经济一方面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和阶层流动,但又会导致社会经济生活的两极分化。中国历代政府都试图通过各种政策来干预市场,减少社会两极分化的程度。

中国作为农耕社会,“靠天吃饭”,水灾、旱灾等灾难对社会影响极大。因此政府无法做无为而治的“守夜人”,必须要积极有为才能减缓灾难对社会民生的影响。所以,中国很早就发展出一整套应对灾难的机制与政策,历史上称之为“荒政”……这些制度与政策体现出中国古代一种朴素的社会主义,这为中国在20世纪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历史的基因。

——摘编自张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国古代蕴含朴素社会主义元素的具体措施。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认识。
2024-05-06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二轮复习质量检测(二模)历史试题
10 . 下表是“19世纪中叶以来欧洲诸国年均生效的贸易条约数量统计表”。由此可推知当时(     
年份奥地利法国意大利普鲁士俄国英国比利时丹麦瑞士葡萄牙西班牙瑞典
185048418401201
1860514511115814200
1870111920102161325421
188012111611213614622
189013141413118913632
190015231620310937365
19101629202671111696811
(注:普鲁士即后来的德国)
A.维也纳体系下的欧洲均势瓦解B.英国经济霸主地位被德国取代
C.欧洲各国工业化进程存在差异D.世界贸易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
2024-05-06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二轮复习质量检测(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