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345 道试题
1 . 自工业革命后,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加速,同时出现了反全球化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世界现代经济大事年表(部分)

1933罗斯福新政,开创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
1936苏联模式的形成
1944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1947关贸总协定签署
1956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

材料二   令人震惊和值得深思的是西方国家既是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又是反全球化的主阵地,西方国家反全球化的主要群体是担心失业,担心丧失福利,害怕经济利益受损的弱势群体。

——王晓梅《西方国家弱势群体“反全球化”的根源》

……然而2008年金融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危机,部分发达国家反全球化,由民间变为政府牵头,英国脱欧、美国退出TPP、边境修墙、控制移民等,都说明一些发达国家开始成为反对全球化的推动力量。

——姜少敏《经济全球化、反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力量的博弈过程、现状与趋势》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世界经济发展的变化,并指出影响这些变化的重大事件或现象。
(2)根据材料二、指出西方国家“反全球化”力量的变化和原因,据此谈谈你对“反全球化”的认识。
2024-06-06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实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印度原始佛教追求涅槃,主张修行实践,不拜偶像。魏晋至隋唐期间,佛教杂糅了宗法观念和儒家思想的轮回学说变成了天理轮回、报应不爽的理论。对涅槃超脱的追求变成了对来世幸福的追求,修行实践变成了布施求福。这种变化说明(     
A.封建礼教观念受到冲击B.隋唐统治者重视佛教
C.佛教呈现出本土化趋势D.佛教遭受毁灭性打击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地区食物种类及供给情况备注
14世纪欧洲食物主要以小麦、大麦和裸麦为主,多次陷入粮荒。14世纪,黑死病在欧洲多次肆虐, 欧洲人口迅速减少。
16世纪欧洲、亚洲增加了番茄、甘薯、玉米、马铃薯等作物,粮食产量极大增加。全球范围内农作物大传播。
19世纪欧美地区出现罐装食品、防腐食品等,食物加工业迅速发展。1860 年英国政府制定了第一部《食品安全法》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欧美地区出现巧克力棒、人造奶油、高汤等美味食品。1906年美国通过了第一部联邦食品法

——据陈炎、李梅《中西饮食文化的古代、现代、后现代特征》

上表反映了有关人类食物的多种变化趋势。指出其中一种趋势并结合世界史相关史实, 说明其形成的原因。(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逻辑清晰。)
2024-04-13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下图为20世纪50~70年代,苏联中央和各加盟共和国财政预算支出占预算总支出比重的变化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繁荣B.苏联解体趋势已见端倪
C.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D.国家经济结构渐趋合理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据考证,贝币是我国出现最早的钱币。从商朝铜贝出现到战国时期,我国的货币逐渐形成了以诸侯称雄割据为特色的四大体系,即:铲币、刀币、环钱、楚币。秦统一中国后,规定在全国范围内通行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之后的铜钱几乎均延续了“外圆内方”的形制。公元前 115年,汉武帝收回郡国铸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此后,历代铸币皆由中央直接经管。北宋时,由于钱币需求大,铸钱的铜料紧缺,作为弥补的铁钱笨重不便使用,纸币“交子”就在四川地区应运而生。清朝后期,随着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的逐渐传入,清政府开始从国外购买造币机器,用于制造银元、铜元,铸造货币的工艺发生了重大变化。

——摘编自汪圣铎《中国钱币史话》

材料二:金本位制是以一定成色及重量的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1816年,英国颁布了《金本位制度法案》;19世纪60、70年代,法国完成了向金本位制的过渡;1871年,德国宣布实行金本位制;1900年,美国通过了金本位条例;到19世纪末,世界各大洲的主要国家都普遍实行这一货币制度,一个以英国为中心的国际金本位制度建立起来,国际金本位制的“黄金时代”到来。英国主导下的国际金本位制具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实行全本位制国家的中央银行按固定价格买卖黄金,二是公民私人可以自由进口和出口黄金。正是由于这两个特点,国际金本位制度维持了固定汇率机制,有效地纠正了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现象。

——摘编自张新颖《英国霸权下的国际金本位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货币的演变趋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为中心的国际金本位制度建立的影响。
2024-01-19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某同学在研究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战争变化时,开展了研究性学习,绘制了以下表格。这种变化(     
项目春秋时期战国时期
战争参加者贵族庶民
兵器来源贵族国家
兵制“国人”兵役制;兵农合一。普遍兵役制、募兵制。
参加人数不超过十万人。少则数十万,多则上百万。
A.体现了集权政治的趋势B.提高了贵族的政治地位
C.催生了小农经济的萌芽D.源于华夏认同观念形成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古代中枢机构

材料一

时期丞相命运
秦国吕不韦秦王以“仲父”相称,掌握国家大权
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掌握国家大权,其子篡夺皇位

——摘编自《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唐朝中枢机构以三省为核心,中书省掌制令决策,门下省掌封驳审议……遇有军国大事,于政事堂召开宰相联席会议,来决定政府一切最高政令。皇帝的一切诏、敕、制书,均需在政事堂会议研究讨论,然后决定是否颁布,而且下颁的诏枚需要宰相副署,并盖上“中书、门下之印”才能生效,否则就是违制,中央和地方各部门就可以不执行。

——摘编自《中国历代官制》

材料三   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门下)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廷诸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

——摘编自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四七《官制总序》

材料四

时期职位所享有权力范围
明代中叶后内阁苜辅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的宰相
清代军机大臣承旨拟写,相当于顾问。秘书班子

——摘编自《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汉中枢机构面临的问题。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协调君权与相权的举措。
(3)根据材料三,概括北宋前期中枢机构的新变化。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发展的基本趋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下图为“法国共和制确立过程的示意图”,下列选项中解读不正确的是(       
A.呈现出政局动荡不安、政权更替频繁和政体反复变化的特点
B.焦点表现在君主制和共和制、专制和民主的斗争上
C.法兰西的共和之路是艰难曲折的,但民主共和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D.其确立的民主共和政体对美国的民族解放战争产生了重要影响
9 . 冷战结束后,全球治理模式呈现出霸权治理衰落、多极治理兴起、网络化治理出现的状况,同时政府间的国际组织角色也在发生变化,不得不与非政府组织等协调关系共同参与全球治理。这种变化(     
A.源于两极格局解体的冲击B.反映了世界全球化的趋势
C.旨在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D.改变了发达国家主导地位
2023-10-06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第二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如图是《1980—2020年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变化趋势图》。据此推知,我国(     

A.工业品进出口额增长迅速B.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
C.国际贸易依存度逐渐降低D.科技创新提升工业竞争力
2024-04-26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考试(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