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共产党的苏区居住了四个月的时间(19366月至10月),他尽可能多地收集了包括毛泽东人生故事在内的大量资料。《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因此成为中国历史关键转折点的独特记录。斯诺是记者,又是有天赋的作家,他的报道“很文学”,可读性很强。特别是对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许多革命家的采访,注入了人性的关怀。在他的笔下,这些人物有理想、有情怀,有非凡的魅力,但又有人间的味道。我们能感受到陕甘宁边区那种特有的气氛,在激越、紧张和进取中,也不无自由和舒展,以及个性的张扬。这些记载似乎信笔写成,毫不拘谨。

——摘编自《红星照耀中国》新修本

材料二:193710月,《红星照耀中国》首先在英国出版,一问世便轰动世界,在伦敦出版的头几个星期就连续再版七次,销售10万册以上。此书先后以近二十种文字翻译出版,几十年间几乎传遍了世界,一代美国人对中国共产党人的知识都是从斯诺那里得来的。19382月,考虑到在敌占区和国统区发行的缘故,中译本改名为《西行漫记》。此书在短短的十个月内就印行了4版,轰动了国内及海外华侨聚集地。

——摘编自《红星照耀中国简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红星照耀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红星照耀中国》的积极意义。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化与社会生产、社会结构、社会生活而俱来,它是社会的表象和凝聚力,怎样的社会产生怎样的文化体。中国古代文化是从高度发展的农业生产凝聚起来的。到了17世纪的明清之际,中国有从古代文化孕育有出新文化的继迹象,但没有破土就被顽梗的封建生产方式和封建政治窒息了。而西方的资本主义迅猛发展,他们相率东来,到了19世纪中期,施加暴力把中国纳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所以,近代的中国已不是唐宋元明清那时的中国,又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近代,而成为一种过渡的特殊形态社会。因此,中国的近代文化也有很大的过渡性,始终处于新旧交织之中,表现为复杂和多样。

——陈旭麓《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材料中一个观点进行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楚。)
2022-04-20更新 | 264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3 .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北京华录百纳影视有限公司等机构决定重拍《红楼梦》,从全国海选演员的消息传出后,报名应征者不计其数。有人应征贾宝玉这一角色,考官让其评述这部伟大的作品,你认为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①该作品描写了一个封建贵族家族由盛转衰的过程,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历史真实
②该作品通过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鞭挞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恶
③该作品渗透了忧伤的感情,其中也有怀念中原故土的篇章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2022-11-26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英华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