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下表所示为部分学者搜集的有关新疆“坎儿井”的资料。据此可得出的合理推论是(     
资料来源相关内容
文献比对“坎儿井”在维吾尔语和古波斯语中的读音和拼写方式完全相同
《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大宛人曾求助“秦人”传授“穿井”之法,修建地下暗渠
实地调查迄今已知最早的“坎儿井”发现于西亚(公元前8世纪的亚述帝国境内)
吐鲁番等地“坎儿井”在修筑技术上与西汉关中地区广泛使用的井渠法除引用水源类型不同外,其他基本相同
A.大宛成为西汉与罗马贸易的中介B.中国的凿井技术引进自西亚
C.古波斯文化因亚述人入侵而中断D.丝绸之路沿线存在技术交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下表为抗战时期的前后不同时期内国民政府设立的省会市及其人口数量情况统计表。此表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     

人口规模

抗战前设的省会市

抗战时期和抗战后设的省会市

100万一200万

广州、天津

50万一100万

杭州、沈阳

20万一50万

成都、长沙、济南、武昌

福州、开封、南昌、镇江、保定

10万一20万

昆明、吉林

安庆、西安、贵阳、兰州、西宁、张家口、太原

5万一10万

齐齐哈尔、归绥

银川、迪化、桂林

A.行政区划调整混乱B.城市化进程加速
C.边疆危机不断加深D.东西部差距缩小
2024-03-22更新 | 0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回民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下表所示是关于蒙古西征的三个观点。据此,我们可得到的启示是(     
观点一蒙古在西征过程中不断攻城略地,对当时的亚欧大陆经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观点二西征过程中,大量的汉人工匠被带到了中亚、西亚和东欧。与此同时,蒙古人也将大量的西方工匠俘虏到了蒙古草原和中原
观点三蒙古将中国的火药、印刷术、指南针三大发明传播到了阿拉伯,后来这些发明又从阿拉伯传播到了欧洲,推动了欧洲的近代化转型
①应辩证地看待蒙古西征       ②军事扩张阻滞文明进步
③蒙古西征促进欧亚文化交流       ④蒙古西征旨在传播进步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下表为隋唐宋元时期中国医学发展情况(部分)。据此可知,我国古代医学的发展(     
朝代发展情况
杨上善奉敕编撰《太素》
中央置太医署,分医学为四科……地方也广泛设立医学校教授医学
设立校正医书局,校定古代医书,编写本草、医方,并刊刻印行
现存最早的宫廷处方《御药院方》于至元四年刻板成书
A.源于大一统的体制B.得益于政府的支持
C.以继承传统为宗旨D.由宫廷医生所主导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为十六国时期几位帝王的事迹。



从上述材料中提炼你发现的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阐述史论结合,表述清晰,结论明确。)
6 . 下表所示为唐代文学作品对两税法实施后的社会状况的记述。这可以用来说明两税法的实施
内容出处
饶阳因富得州名,不独农桑别有营。日暖提筐依茗树,天阴把酒入银坑。《送张使君赴饶州》
年年逐利西复东,姓名不在县籍中。农夫税多长辛苦,弃业长为贩卖翁。《贾客乐》
兖州有民家妇姓贺氏,里人谓之织女,父母以农为业,其丈夫则负担贩卖,往来于郡。《太平广记》
A.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
C.提高了商人的社会地位D.消弭政府对农民的控制
2022-01-01更新 | 560次组卷 | 17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