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40 道试题
1 . 下图为天津市1978—1997年的外贸出口总值统计。图中1992—1997年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国际局势大为缓和B.现代化工业基础初步奠定
C.市场经济体制建立D.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明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如表是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中从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至西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之间的户籍和口数统计数据。反映出(     
年度户籍(户)口数(口)
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1223306269594978
东汉光武帝中元二年(公元57年)427963421007820
东汉桓帝永寿三年(公元157年)1067796056486856
西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245984016163863
A.在籍户口波动性下降B.这段时期分裂动荡
C.东汉时期基层治理好D.西晋户口数据真实
2024-02-29更新 | 153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宁乡市实验中学等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一轮复习总结性考试(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由如表数据可知(     
中国近代茶叶种植面积和茶农户数统计(1837年,1894年)
1837年1894年
产量(万市亩)260.5468.17
种植面积(万亩)521936.36
茶农户数(万户)130.25234.09
茶农人口(万人)651.351170.45
A.茶业在世界市场占据优势B.茶业生产仍是传统模式
C.茶业生产专业化程度提高D.自然经济形态逐渐解体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2-1978年我国不同地区工业总产值占全国比重变化趋势

地区

1952

1957

1965

1970

1978

东北地区

20.65%

20.89%

21.03%

19.20%

16.24%

东部地区

54.16%

50.07%

47.84%

48.31%

49.15%

西部地区

11.78%

15.16%

15.35%

15.70%

16.87%

中部地区

13.41%

13.88%

15.79%

16.79%

17.74%

——数据来源:《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

提取材料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4-03-08更新 | 259次组卷 | 6卷引用:热搜题 新高考二轮 自拟论题类开放式小论文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是1947-1949年东北解放区地方流通券发行数额的大致统计。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年份发行额(单位:万元)比上一年的增长率(%)
1947年上半年288203276
下半年10212606254
1948年上半年32860127222
下半年350000000965
1949年1206620000245
A.解放区的物价持续下降B.流通券发行额的增长率上升
C.战场胜利缓解财政困难D.东北通货膨胀问题得以解决
2024-03-21更新 | 261次组卷 | 7卷引用:历史(北京卷02)(15+5模式)-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6 . 下图示意1978—2019年我国乡村非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变化趋势,这反映出我国(     

                                                数据来源: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20)
A.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B.劳动力结构不断优化
C.农村劳动力实现就近就业D.城乡经济发展趋于均衡
2023-11-05更新 | 69次组卷 | 2卷引用:热点话题03 人口结构与人口迁徙-2024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
23-24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如表为1957-1962年我国粮食生产、城镇人口增长的关系数据统计。据此表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年份总人口
(万人)
人口增
长率
(%)
城镇
人口
(万人)
城镇人
口增长
率(%)
职工
人数
(万人)
职工人
数增长
率(%)
粮食
产量
(万吨)
粮食净
收购率(%)
粮食产
量增长
率(%)
人均粮
食产量
(公斤)
粮食进
口量
(万吨)
1957646532.3299498.3231014.171950517.41.19301.6916.68
1958659941.72107217.76519467.492000020.92.54303.0622.35
1959672071.021237115.3952751.561700028—15.00252.950.2
196066207—0.46130735.67596913.161435021.5—15.59216.746.63
1961658590.3812707—2.805171—13.371475017.52.79223.96580.97
1962672952.7011659—8.254321—16.441600016.18.47237.76492.3
A.国民经济调整是职工人数下降的主因B.国家工业化进程受到明显的限制
C.国民经济结构逐渐向合理化方向发展D.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发展同步进行
2024-02-10更新 | 19次组卷 | 3卷引用:【名校面对面】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大联考历史试题
8 . 该统计报道中的数据变化背后的原因是(     
《人民日报》对美报道统计

A.美国的霸权受到了挑战B.中美关系正常化以及中美建交
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D.中国对美国的认识在不断加深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美国社会学家的统计,1846—1924年间,总共有4800万移民离开欧洲,约为欧洲1900年总人口的12%,其中英国向外移民人口占1900年英国人口的41%,其他欧洲国家依次是挪威36%,葡萄牙30%,意大利29%,西班牙23%,瑞典22%,丹麦14%,瑞士13%,芬兰13%,奥匈帝国10%,德国8%,比利时3%,俄罗斯和波兰各2%,法国1%。这些移民85%前往阿根廷、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和美国。

——摘编自丘立本《国际移民的历史、现状与我国对策研究》

材料二   1990—2005年,世界移民年均总数增加了3600万,从1.55亿增加至1.91亿,增长率从1990—1995年的1.4%增加到2000—2004年的1.9%。2005年,全世界1.91亿移民中,有1.15亿迁往发达国家,7500万迁往发展中国家。

——摘编自王希恩《当代族际人口流迁与民族过程》

(1)根据材料一,总结一个1846—1924年国际移民的趋势,并运用材料数据及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分析1990—2005年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2023-08-17更新 | 35次组卷 | 2卷引用:试题调研·2023年高考历史第9辑-押学科热点题创新命题热点考前41天第10题人口问题与经济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图是《人民日报》在不同时期对“抗美援朝”的报道量统计,数据变化反映了(     
   
A.国际形势的纷繁复杂B.中国政府的务实外交
C.集体记忆具有阶段性D.意识形态的重要性
2023-06-18更新 | 207次组卷 | 6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