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9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上世纪80年代

改革开放初期,驾驶员、售货员、邮递员等现在很普通的职业曾是一代人的梦想,收入高又体面。此外,国家开始允许个体经营,个体户成为受欢迎的职业。

上世纪90年代

许多人放弃原来工作投身到私营工商界,“下海”成为这一时代的热词。热门行业变成了海关、外企、金融(银行、证券、保险)、税务等

2000年代

通讯、网络、IT等成为热门行业;文化娱乐行业逐渐发展;外企依然受欢迎,翻译、同声传译等成为人才紧缺取位。一批下岗工人走上再创业之路。

2010年代

健身教练、营养师、宠物医生等职业成为不少人的选择;电子商务、软件工程、电竞、网络主播等职业备受关注;个性化职业渐受欢迎。

——摘编自网易论坛《这40年,我们的职业变迁》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围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变迁”自拟论题,予以阐述。(要求:表述成文,立论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部交通是张骞开辟、班超恢复的陆路交通——丝绸之路。西汉时期,丝绸之路东起长安,至敦煌分为南北两道,再西至西亚、大秦。东汉明帝夺取伊吾卢(今新疆哈密),开辟了一条新北道,由敦煌向北至伊吾卢……然后西经柳中车师前部交河城(今吐鲁番),史称“大海道”,……西至疏勒。南海交通是汉代中国与东南亚、印度的海上通道。相比较,南海交通并不发达,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主要通过陆路的丝绸之路。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的《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唐代西北丝绸之路分成北、中、南三道。北道出玉门关经伊吾(今哈密)、碎叶城而西,被称为“碎叶路”。这段路东段与汉代北道和北新道完全相同。隋唐时期的中道则基本上沿用了汉代的北道国内段。隋唐南道则基本上与汉代南道国内段相重合。在唐代,还有一条连接敦煌与西州高昌间的、更直的大海道,又称“柳中道”,往来于吐蕃的“吐蕃道”,安史之乱后,吐蕃趁机占领了陇西、河西,丝绸之路梗阻,唐与西域的交通取道回鹘,形成了“回鹘道”。北宋时期,河西被西夏控制,北宋只有取青海道与西域交通。到南宋则完全失去对西北的控制。15世纪后,欧洲新航路的开辟、加上南宋以来指南针普遍运用在航海中,海上丝绸之路更加发展,西北丝绸之路则更加衰退。

——摘自蓝勇《中国历史地理学》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丝绸之路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陆上丝绸之路衰退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世纪后期,西方某学者指出:应对亚洲文明在艺术和科学的贡献心存感激。如今西方大步发展,亚洲却衰落了,而帮助亚洲的方式就是“研究”他们的文化历史,“以期通过他们可以接受的方式复兴他们的文化”。这可以用来说明(    
A.工业发展推动文化输出B.亚洲古典文明优于欧洲
C.列强希望复兴亚洲文化D.殖民侵略方式的隐蔽性
2023-11-02更新 | 577次组卷 | 10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图是康熙命人在宋代《耕织图》的基础上绘成的《御制耕织图》。图以江南农村生产为题材,系统地描绘了粮食生产从浸种到入仓、蚕桑生产从浴蚕到剪帛的具体操作过程,册页前有康熙亲题序一篇。《御制耕织图》的创作反映了(     

   

A.文化专制渗透到艺术领域B.统治者对农本思想的传承
C.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D.古代现实主义绘画受推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辽朝统治者很重视对儒学人才的吸纳和重用,如圣宗就曾“诏诸部所俘宋人有官吏儒生抱器能者,诸道军有勇健者,具以名闻”。此外,辽朝还通过兴办官学、开科取士等方式,培养和选拔儒学人才,涌现出一批“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的儒士。这些做法(       
A.利于推动契丹政权封建化进程B.旨在消除契丹与汉族间矛盾
C.确立了儒学在辽朝的正统地位D.体现出因俗而治的统治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有学者认为,唐代文化呈现出贵族化的特质,蕴含着诸如华严、天台宗教义等较为深奥烦琐、理论色彩浓厚的思想。而宋代时期的新禅宗、理学以及新道教鼎立而三,都代表着中国平民文化的新发展,并取代了唐代贵族文化的位置。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儒学完成了哲学化和思辨化B.文化转型深受政治经济发展影响
C.市民文学成为主流文学形式D.宋代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
7 . 汉文帝时期,在晁错的建议下,“募民徙朔方十万口”;汉武帝时期,“通西南夷道”,并“募豪民田南夷”,此外派司写行头钦差负责新开拓地区的郡县设置,“以其故俗治,毋赋税”。这说明西汉时期(       
A.民族政策呈现镇抚相济B.采取多元措施促进民族交融
C.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松动D.重视边疆地区的开发与治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61年1月,中共中央决定将社员的自留地由以前规定的占当地每人平均占有土地的5%提高到7%。还规定:养猪是共养和私养并举,以私养为主,允许社员家庭私养母猪。同时,鼓励社员经营其他小规模的家庭副业。这些政策(     
A.拉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B.解决了粮食供应紧张的局面
C.改变了农业长期薄弱的现状D.顺应了国民经济调整的形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强调“由减租减息转变到耕者有其田”,要派干部到城市去,“掌握大的铁路、工厂、银行”。他主张新的中央委员应该包罗各种人才,“将来还要搞大工业”。他提出要夺取北平、天津等中心城市,并表示“我们一定要在那里开八大”。毛泽东的主张(     
A.基于对解放战争进程的判断B.说明中国革命性质发生变化
C.重在强调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D.憧憬着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未来
2023-08-28更新 | 3542次组卷 | 23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桑巴舞被视为巴西的象征,它源于非洲,通过奴隶贩卖传到巴西,又吸收了来自欧洲、古巴和当地的一些舞蹈因素而形成。这说明桑巴舞(     
A.是人口迁徙文化融合的结合B.是西方殖民主义罪恶的见证
C.毁灭了美洲印第安人的文明D.使非洲文化占据了主导地位
2023-07-18更新 | 174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第一中学等五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