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2 . 从公元前2千纪开始的印欧人大迁徙冲击了除中国以外的三大古文明,迁徙图示如下。印欧人的迁徙(     

A.促进了区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B.形成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
C.促使大河文明向海洋文明转变D.造成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3 . 下图为某校高三学生在学习某国近代政治制度后,用物理电路知识绘制的图示。由此可知该国(     
A.内阁受到帝国议会的有效制衡B.国民在权力结构中居于核心地位
C.联邦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D.国家元首握有大权议会仅为粉饰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下图为我国某一历史时期的政权更迭图示,序号与政权对应有误的是
A.①——魏B.②——前秦C.③——十六国D.④——北魏
2022-01-13更新 | 280次组卷 | 18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下图反映的是世界格局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一显示了“二战”后形成了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
B.图示二中“一超多强”的“一超”指美国
C.图示二显示了多极化世界格局已经形成
D.世界政治格局由图示一向图示二转变的标志性事件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2019-05-17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辽宁省鞍山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前我国教育体系基本框架图

材料二   下表是2004年我国全国总人口、全日制高校在校生、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的指数示意图(以1949年各项数据为1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

(1)依据材料,提取有关我国教育发展的相关信息。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析建国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发展的原因。
8 . 下面是儒家思想在古代的发展情况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a处处于低潮受西汉尊崇儒术的影响
B.b处处于高潮是受秦朝焚书坑儒的推动
C.c处处于低潮是受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道思想的冲击
D.d处处于高潮是受明清时期批判思想的推动
2024-05-13更新 | 90次组卷 | 95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B卷)
10 . 材料题解析题

材料一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从时间上看,诸古代文明始于公元前3500年左右,一直持续到公元前1000年,诸古典文明则是始于公元前1000年,终于公元500年让位给中世纪文明。从地理区域上看,诸古代文明局限在大河流域,但诸古典文明却向外伸展,直到彼此接壤为止。于是,古典时代的文明整个地覆盖了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整个欧亚大陆。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

材料二   当西欧人开始探险航行时,他们发现散居世界各地的诸民族处于完全不同的发展水平。澳大利亚土著居民仍处在旧石器时代的食物采集阶段,美洲处在从旧石器时代到中美洲文明的不同发展水平上,非洲也表现出是似的多样性,欧亚大陆的中东、南亚和东亚有着非常先进、高度发展的文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古代文明的典型代表及起源地区。
(2)古典文明向外伸展促进了文明的交流,结合史实回答文明交流的重要表现。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影响人类不同发展水平的因素有哪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