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4世纪,一幅精美绝伦的地图(如图)在地中海世界诞生,描绘了当时的一位统治者,他皮肤黢黑,身着长袍,头戴金冠,一只手执杖,另一只手托举全球。该图所绘的国家()

A.因石头城之称而闻名B.拥有丰富的黄金资源
C.创造发明“浮动园地”D.被称为“美洲的罗马”
2 . 历史学家黄仁宇将秦汉时期称为中国的“第一帝国时代”,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汉文帝认为农业是立国之本,时常提醒百官劝课农桑。他曾两次“除田租税之半”,即粗率减为三十税一。这样,农业得到较大发展,粮价大幅降低。汉初来一石值五千钱,文景时降到一石仅值数十钱至十余钱。

——高中教材《中国古代史》选修

材料三   孝武(汉武帝)穷奢极欲……外事四夷…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

——《资治通鉴》


(1)秦完成统一大业是在何时?比较材料中秦汉疆域图,指出西汉开始对我国今天哪一地区进行了有效管辖?
(2)材料二反映了西汉的哪一盛世局面?对西汉历史发展有何影响?
(3)材料三认为汉武帝“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请从政治、经济、思想和民族关系方面任选三个角度进行说明。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明清是中国古代最后两个王朝,这一时期,经济、文化、对外关系都有新的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甘薯引入中国,不仅提高了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还使农业经营发生了变化。隆庆元年(1567)部分开放海禁后,海外贸易勃发展。中国精美的丝绸和瓷器等产在世界市场上有着极好的销路,白银便源源不断地往中国内流。到万历年间,白银的使用已相当普遍,手中握有大量白银的徽商几乎遍布全国各地,进行大宗的商品长途贩卖。明朝后期,许多富带着大量资本经营起矿冶业等产业。在这种历史潮流推动下,徽州的士人十之七八“以而贾”甚至“左儒而右贾”,习以为常。

——摘编自中《明后期白银的大量内流及其影响》

材料二     清代,仅江宁丝织业中的缎业一行中,一手工工场就有织机五云百架,即以每架织机用工二人计,一家手工工场雇佣机工也达千人以上,这还不包括为之直接和间接服务的家庭络工和染坊等工作人数在内。山东济宁六家制烟工场就有雇工人四千之多。唐英在《陶冶图编中写道:“景德一镇,僻处浮梁邑境,周袤十余里……缘瓷产其地,商贩毕集,民窑二三百区,终岁烟火相望,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余方,靡不借瓷资生。”…每一瓷器的生产要顺次经过二十多个加工阶段,并且在这每一个加工阶段中,还有更细致的分工。

                                                                                             ——摘编自晁中辰《明后期白银的大量内流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高产农作物引进给明朝农业带来的变化和明中期白银内流推动商业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手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工商业发展给思想文化领域带来的影响。
4 . 下图是南宋画家李嵩所作《货郎图》,联系相关史实,这反映了
A.长期边乱对民生的破坏B.文人画的“以形写神”
C.该时期“市”“坊”分离D.风俗画对经济生活的再现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的阿拉伯人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希腊的理性传统,在实验科学、医学、化学、数学、天文等各方面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阿拉伯天文学家的“图斯双圆”理论出现在300年后的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中,现代天文学家中的很多名称和术语来自阿拉伯天文学家,欧洲语言中的大多数星宿的名称都来源于阿拉伯语。从12世纪开始,许多希腊哲学著作的阿拉伯文译本又重新译成欧洲各种文字,欧洲人才重新听到亚里士多德的名字,接触到真实的希腊古典哲学著作。从阿拉伯世界涌来的知识潮流,给欧洲带来了心灵解放的“大跃进”,促进了发展自由思想的伟大进步,导致了文艺复兴的到来。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也是经阿拉伯人之手,逐步传入西欧。

——摘编自蔡德贵《中世纪阿拉伯人对哲学和科学的贡献》

材料二   拜占庭帝国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果,在以后的时代里,它无视西欧城市出现后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拜占庭人认为,他们的职责在于保存祖先的遗产而不在于创新,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持续了若干世纪之后,拜占庭文明终于被历史大潮所淘汰。

——摘编自朱寰《世界中古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阿拉伯对欧洲社会的影响,并据此回答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所起的作用。
(2)概括材料二中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综合材料一和二你能得到怎样的启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古代中国墓砖画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资料。下面两幅是魏晋时嘉峪关出土的墓砖画,它们反映出魏晋的时代特征是

                    胡人耕作图                                                汉族妇女制作蒸馍与烙饼砖画
A.经济繁荣B.政权并立C.民族融合D.战争频繁
2021-02-09更新 | 102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第四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图1是南京国民政府的国家印信“中华民国之玺”;图2为新中国成立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之印”。图2在设计思想及风格下与图1显著不同。这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
A.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主人B.民主统一战线得到巩固
C.坚持“另起炉灶”外交政策D.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宋太祖)把宰相的人数由两人增加到三人,同时设立参知政事,作为幸相的次官,使政务由宰相、参知政事等几个人一起讨论,最后由皇帝亲自裁决。……除此以外,还设立了枢密院掌管军政,其长官叫枢密使,地位与宰相相等。执政与枢密院合称为二府。另外,还把财政大权从宰相掌管中分离出来,由专门机构“三司”担任。它的长官叫三司使,地位和宰相不相上下。从某种意义上说,三司使直接听命于皇帝。”

——【日】竺莎雅章著,方建新译《宋太祖与宋太宗》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一是确立于哪一个王朝的什么制度?图二是什么制度以及有怎样评价它?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初年是如何分割宰相权力的?
2022-01-08更新 | 180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渤海大学附属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年),宰相李吉辅主持编撰《元和郡县图志》。当时唐朝陇右道被吐蕃占领,但李吉辅仍将陇右道列于书的最后。李吉辅这一做法
A.体现了维护国家统一的意识B.发展了中国古代正史的编撰体例
C.意在打击地方藩镇势力D.说明皇帝权力已被宰相架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