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有人认为,杜甫之所以成为诗圣,关键是他有宽广、伟大的“诗圣的襟怀”。这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南国旱无雨,今朝江出云”等诗句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据此分析,“诗圣的襟怀”的含义是(     
A.对环境破坏的伤感B.热爱和平的态度C.对农业生产的关心D.爱国忧民的情怀
2024-01-05更新 | 51次组卷 | 89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世界古代文明会让我们有遥不可及的陌生感,而AR 技术是一种将虚拟信息与真实世界巧妙结合的技术。AR技术可以让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的魅力。通过此技术,我们可以看到(     
A.苏美尔人在用60进制计算粮食的产量
B.印第安人在莎草纸上书写着象形文字
C.印度人在恒河边的神社里祭拜太阳神
D.哲人苏格拉底在爱琴海边夜读“悬诗”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据统计,《全唐诗》中与李广直接相关的唐诗至少有55首,唐人咏李广诗是唐朝时代生活的一种记录。

历史时期

代表作品

诗人的社会心态

初唐诗歌(6首)

匈奴今未灭,画地取封侯。——杨炯《紫骝马》
霸陵无醉尉,谁滞李将军。——长孙无忌《灞桥待李将军》
表达对战将神勇的由衷敬佩,借李广的坎坷命运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不平之气。

盛唐诗歌(23首)

边服胡尘起,长安汉将飞。——李隆基《旋师喜捷》
天子金坛拜飞将,单于玉塞振佳兵。——贺朝《从军行》
对社会充满信心和责任感,以天下为己任的胸襟和使命意识,是盛唐诗人生命凯歌的主旋律。

晚唐诗歌(10首)

汉家自失李将军,单于公然来牧马。——无名氏《胡茄曲》
侯印不闻封李广,他人丘垄似天山。——温庭筠《伤温德彝》
难以再有前代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宽广胸襟和意气风发的昂扬斗志,心情悲凉压抑,无可奈何的悲哀与绝望挥之不去。

——摘编自朱枝娥《从唐人诗歌李广情结演变看唐朝盛衰变化》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自选角度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加以阐述
2023-11-02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四平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南宋诗人林升在他的《题临安邸》中这样描述:“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A.北宋结束割据B.元朝完成统一
C.南宋偏安江南D.金朝大定之治
2023-10-05更新 | 241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近代社会流传一首诗:劝世良言梦幻传,全承天命起金田。拜上帝中无上帝,太平国里有王权。这首诗指的是(     
A.陈胜、吴广起义B.明末农民起义
C.太平天国运动D.义和团运动
6 . 李白以仙人自诩,诗作往往飘飘欲仙,人称诗仙;杜甫的政治抱负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人称诗圣;王维的诗清冷幽邃,远离尘世,人称诗佛。这一文化现象表明当时(     
A.出现三教并行走向三教合一的趋势B.社会经济的繁荣
C.政治制度日益完善D.佛学诗词的兴盛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欧君主不愿按传统习俗行事,更愿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以一种新的精神来处理事务,并且热衷于变革。随着文艺复兴时期西欧国家结构发生变化,宫廷生活变得更加活跃,人们愈发重视宣传宫廷礼仪。宫廷不仅是政治活动中心,还是资助文艺活动的场所,在这里产生了许多供后人景仰的艺术珍品。16世纪以来,因为作家和诗人都乐于表现祖先和君主们的丰功伟绩,所以他们也就享有了能够接触丰富档案资料的特权。诗人们为了获得君主授予的桂冠,常常将他们描写得十分伟大。在外交文书上,君主注重形式的完美,便越来越多地雇用人文主义者担任文书长,让他们使用规范的拉丁文书写公文,且讲究修辞。

——摘编自李玉成《文艺复兴时期的人》

材料二   审判查理一世前后,英国君主形象经历了从神圣到世俗的转变。尽管审判查理一世后,君主形象又一定程度上复归神圣,但这也无法改变统治基础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的事实。君主权威从神授和不可分割,彻底转变为“王在议会”的混合君权观和大众主权观,确保了英国人从中世纪就享有的“自由”。英国君权观的变化与对查理一世的审判是相互作用的。新君权观为审判查理一世提供了理论武器,反过来,审判查理一世践行了新君权观,并提出了君主在英国拥有合法性的新标准,巩固了君主在英国政治文化中的地位。

——摘编自陈晓律《君权变化的政治含义——英国近代政治转型的观念基础》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时期西欧宫廷生活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世纪英国新君权观的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意义。
2023-04-02更新 | 78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西汉南阳郡守召信臣劝民农桑,为政勤勉;东汉杜诗担任该郡功曹时,事事替百姓做主,全郡百姓粮食丰足。百姓称誉“前有召父,后有杜母”,“父母官”一词由此而来。这反映出两汉时期(     
A.重农抑商百姓富足B.政治清明国力强盛
C.儒家思想影响深远D.史学研究繁荣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北宋学者沈括《梦溪笔谈》里记载:“唐人作富贵诗,多记其奉养器物之盛,乃贫眼所惊耳。”……此所谓“不曾近富儿家。”这从侧面反映了宋人较高的生活与消费水平。下列史实不能佐证该历史信息的是(       
A.海外贸易非常的繁荣B.出现了以五大名窑为代表瓷器
C.实力雄厚的商帮出现D.面向大众的基层市场蓬勃涌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18世纪,英国学者约翰逊编写《诗人列传》,旨在探求诗的正确原则,正如他编撰其他一切著作旨在探求举世皆通、古今变化的道德原则一样。这反映出,在当时英国
A.道德成为评判一切的标准B.牛顿力学体系影响广泛
C.文学创作已转向现实主义D.生物进化思想深入人心
2021-12-27更新 | 4108次组卷 | 32卷引用:吉林省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教学诊断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