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以下内容节选自1867年飽秋埃在纽约写的著名长诗—《巴黎公社》。这首诗一发表,立即受到美国工人的普遍重视和赞扬。旧金山的社会主义小组很快就把它印成单行本,广为散发。这表明,巴黎公社(     
拨开帝国的迷雾,耻辱的云醫,人们终于见到天日,扬眉吐气。平等的蓝图开始在脑海中形成。手中紧握武器,心里才会安宁。“大家为人人,人人为大家”,正义啊,公社把你的原则确认!
A.得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B.促进欧洲工人的觉醒
C.代表了当时的时代潮流D.成为工人运动的榜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宋代书籍种类繁多,从启蒙读物《千字文》《神童诗》,到儒家经典、史书、诗歌、文集、笔记小说、书算医药、天文历法、方志舆图,以及事关朝代兴替、政治得失、军事成败、国计民生的书籍,无不加以刊印。造成宋代图书出版业兴盛的根本原因是(     
A.市民阶层的壮大B.程朱理学的兴盛C.经济与科技的发展D.文官政治的推动
2024-01-31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要实证唐朝的生产力进步、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如果以可信度高低作为选择标准,在以下备选史料中应该首选(     
A.   敦煌莫高窟壁画唐朝《牛耕图》中的曲辕犁B.   陕西乾县唐永泰公主墓中的唐三彩盘
C. 刘禹锡诗《乌衣巷》中的意境描摹D. 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对唐朝的描述
4 . 商周时期,学习诗、书、礼、乐知识是贵族阶级享有的特权;而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等代表人物中,既有士人阶层、小土地私有者,也有小手工业代表和农民代表。这种变化反映出
A.私学取代官方教育B.儒学统治地位遭挑战
C.教育权利逐渐下移D.封建统治已经确立
2022-01-13更新 | 673次组卷 | 22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多巴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清诗铎》有诗云:“布谷屋檐唤早耕,农夫惊起多叹声。瓶储无粟谁负责,征税煎迫难逃生。”诗句反映的主旨是
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B.农耕文明的极端落后
C.沉重赋税下小农困境D.小农经济的脆弱特征
6 . 以下史料或诗句中,哪一句反映的是清朝强化君主专制统治的表现?
A.三十四年,王益严,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史记·周本纪》)
B.东厂之设,始于成祖。锦衣卫之狱,太祖尝用之……故言者并称厂卫。(出自某史书)
C.诸儒坑尽一身余,始觉秦家网目疏。枉把六经灰火底,桥边犹有未烧书。(袁宏道《经下邳》)
D.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龚自珍《咏史》)
2020-01-17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末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7 . 诗歌作为历史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它以生动精练的语言,具体感人的形象,耐人深思的议论,融诗、史于一体,义理深邃、寓意深远。阅读下列诗歌,回答问题。

材料一:硝烟战火何时了,赔款知多少?海边五口又通商,货运往来英佬把家当。江山万里应犹在,只是边疆改。问君港岛可曾留?对此只抛泪眼也无谋。

材料二:清末诗人邱逢甲的《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材料三:辛酸一九零一年,八寇强迫条约签。战火殃及到内地,国土步步被沦陷。……使馆界划东交巷,驻军北京山海关。主权严重被剥夺,中国社会陷深渊。

材料四:破碎河山庆忽全,终从薪胆力回天。神州八载驱倭战,三岛群酋伏马前。见雪累朝羞辱史,宁忘惨状杀烧年。南京尸骨长沙火,永记东洋罪恶篇。

——1945年王子壮赋诗《闻日寇投降狂喜书怀》


(1)材料一、二、三的三首诗分别针对哪些不平等条约而作?它们对中国社会性质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四反映的什么历史事件?其历史地位如何?
(3)材料二事件的结果和材料四事件的结果不同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胡芦画不难,胡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胡芦,要把胡芦仔细看。”该诗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处理军国大事
B.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没有任何地位
C.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
D.军机处的设置表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2020-02-22更新 | 178次组卷 | 42卷引用:2015-2016学年青海西宁十四中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10 . 前213年,秦始皇采纳李斯建议,下令焚烧史记、百姓私藏的《诗》《书》和百家语(三类书不在焚毁之列:《秦记》;博士官管理之书;实用之书:医药、卜筮、种树等)。次年,由于卢生、候生欺骗始皇能得长生不老之药,败露后始皇大怒,认为儒生多以妖言惑众,于是坑杀460多名儒生于咸阳。由以上史实可以看出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直接目的是
A.建立严刑峻法的治国机制
B.树立君临天下的个人权威
C.禁止是古非今的任意诽谤
D.维护专制主义的集权政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