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5 道试题
1 . 官员选拔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前提,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官员选拔和管理方式各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宋科举考试概况

朝代录取数据状元人数(据载)
唐朝开科268次,据不完全统计进士在10000人左右,明经诸科统计为20619有姓氏可考状元155人;有籍贯可考70人,南方19人,北方51
宋朝北宋开科81次,录取进士51660人,经考证,还有漏榜有姓氏可考状元71人;有籍贯可考状元64人,南方29人,北方35
南宋开科49次,录取进士45640人,经考证,还有漏榜有姓氏可考状元49人;有籍贯可考状元37人,南方37人,北方0

——据林白、朱梅苏等《中国科举史话》整理

材料二   在陕甘宁边区,中国共产党曾创造了许多世界选举史上闻所未闻的投票选举办法……中国共产党执政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干部选任制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1982年,党中央首次提出“干部考试录用”的要求;1994年《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发布,则标志着党政机关干部“凡进必考”录用制度的初步建立。当前,完善中国干部选拔任用制度面临着一些全新条件。社会公共政治生活与执政党治国理政的多方面举措辩证结合,构成了推动中国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发展的强大动力。

——萧曙《发展中的中国特色干部选拔任用制度》


(1)据材料一概括宋代科举制的变化,并结合所学指出其变化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述陕甘宁边区政府委员的选举方法。阐述改革开放后完善中国干部选任制度的意义。
2 . 下表为清代中国赴日商船所载商品种类数量统计情况。对其数据变化原因的合理解释是(     
A.中日之间贡赐贸易加强B.日本蚕丝织造业有很大进步
C.殖民扩张危及中日商贸D.中国民族资本得到长足发展
3 .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美国社会学家Massey的统计,1846—1924年间,总共有4800万移民离开欧洲,约为欧洲1900年总人口的12%,其中英国向外移民占1900年英国人口的41%,其它欧洲国家依次是挪威36%,葡萄牙30%,意大利29%,西班牙23%,瑞典22%,丹麦14%,瑞士13%,芬兰13%,奥匈帝国10%,德国8%,比利时3%,俄罗斯和波兰各2%,法国1%。这些移民85%前往阿根廷、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和美国,其中单只美国就吸收了总数的60%。

材料二   2000年,全世界在出生国以外居住一年以上者,其人数已达到1.75亿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3%。移民人数比1970年增加了一倍多。目前,全世界移民的60%居住在较发达区域,40%居住在较不发达区域,其中欧洲外来移民5600万人,约占欧洲总人口的7.7%;北美外来移民4100万人,约占北美总人口的13%:澳洲外来移民占其总人口的19.1%;亚洲外来移民5000万人,但因亚洲人口众多,移民只占其总人口的约1%;非洲外来移民占总人口的2%,拉丁美洲为1%。

——据联合国人口署《2002年国际移民报告》和国际移民组织(IOM)《2003年世界移民报告》

(1)根据材料一提出一个有关1846—1924年国际移民趋势的结论,并运用材料数据及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根据以上材料,与1846—1924年相比,2000年国际移民趋势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简要分析变化的原因。
4 . 下图是西部大开发以来民族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的统计(单位:亿元)。图中数据的变化反映出(     
A.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得到贯彻B.边疆民族地区是西部开发的重点
C.民族地区发展依赖固定资产投资D.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总量快速上升
2022-08-28更新 | 884次组卷 | 19卷引用:吉林省四平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研究表明,明代隆庆元年(1567年)开放海禁,允许民间与外国进行自由贸易,此后外国白银大量输入中国。表中的数据统计说明,当时
外国白银输入中国统计表
1570—1579年5万两
1580—1589年89万两
1590—1599年70.3万两
1600—1609年104.1万两
1610—1619年103.7万两
A.农产品商品化冲击了自然经济B.中国传统手工业仍然具有活力
C.朝贡贸易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D.白银大量流入影响了国内市场
6 . 下图所示为1950年以来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的统计。对图中数据解读最准确的是
A.1950年,中国彻底打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
B.1950年至1976年,中国实现了与美国建交
C.1976年至1979年,中国与西方国家关系趋冷
D.1979年至2019年,中国的国际地位持续提升
2022-01-01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延边州汪清县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学者统计了从1644年到1911年间山东的107个县,在面临灾荒冲击时,各县农民暴动数与各县孔庙数(以孔庙的多寡来衡量当地对儒家文化的重视度)这两个数据。发现孔庙数量越多的县,其家族就越发达,受到灾荒的冲击时,家族成员间可互通有无,让族人更好地应对灾荒,而不必通过暴力方式获得生存资源。据此可知
A.儒家文化可高效配置资源,有利于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B.儒家文化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C.儒家文化与宗法制密切关联
D.儒家文化为君主专制提供合理性依据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表为中国古代粮食总量及人均占有量的数据统计,据此可以推知
秦汉隋唐宋辽金元明代清前期
粮食总量417.6亿斤626.4亿斤825.4亿斤1392亿斤2088亿斤
人均占有量985.75斤988.7斤1457.87斤1192.94斤780斤

A.农业经济没有发生本质变化B.政府对土地兼并的态度摇摆不定
C.两宋时期经济发展水平最高D.明清时期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根据光绪年间官员的档案数据统计,在4498个历史人物的信息中,具有捐纳经历的官员人数达到2674人,占总数的59.45%,形成了所谓的近代新兴官僚阶层。他们大多有商业背景,熟悉洋务,主要代表人物有伍廷芳、徐天麟等。据此可知,清末捐纳制度的实施
A.是科举制被废除的主要原因B.客观上利于中国的政治近代化
C.是清廷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 D.解决了清政府严重的财政危机
2020-10-01更新 | 1520次组卷 | 28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有学者统计,1840年中国GDP 居世界第一,却被一支只有 4000 人的英军打败;1890年,中国 GDP 约为当时日本的五倍,却在甲午中日战争中败北;1900 年中国 GDP仍居世界第三,却被八国联军攻陷。通过这些数据,分析中国近代战败的原因是
A.中国当时政治结构落后
B.清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
C.中国当时经济结构落后
D.军事落后以及盲目自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