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29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考古人员在浙江余姚施岙遗址发现了距今约6700年至4500年的大规模古稻田遗存,其既有凸起田埂组成“井”字形结构的路网,又有河道、水渠和灌排水口组成的灌溉系统。这些发现可佐证,此时期(     
A.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B.社会活动已呈现较强组织力
C.实行奴隶主土地国有制D.浙江地区已经广泛种植水稻
2 . 下图为1902年沈心工创作的学堂乐歌《男儿第一志气高》(原名《体操一兵操》),在当时广为传播。这能够说明当时(       

A.民国政府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B.音乐教育推动了体育运动的发展
C.部分国人倡导音乐救国的先进思想D.民族危机赋予体育更多精神内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平定准噶尔叛乱后,清廷在蒙古族地区推行盟旗制度,盟长由理藩院委任蒙古王公贵族充任,监督本盟各旗军政事务。各旗首领履行中央委派的职责。参赞大臣、定边将军、办事大臣等负责北边防务。清朝前期推行的盟旗制度(       
A.实现了中央对蒙古族地区的直辖B.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C.开创了民族地区治理的新模式D.开始建立蒙古族地区与中央的政治联系
2024-05-08更新 | 233次组卷 | 14卷引用:2024届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1是甘肃省博物馆馆藏唐代蓝地翼马纹织锦残片:图2是2020年杭州“丝绸之路周”形象徽标。

图1                                 图2

——摘编自王菊《甘肃省博物馆藏唐代“蓝地翼马纹锦”的保护修复》等

材料二   古希腊人以其神话中的马神为原型,塑造了生有双翼的飞马形象。古希腊陶器上的飞马与丝绸相遇,翼马纹逐渐成为两汉至隋唐时期较为广泛的织锦纹样。从地中海沿岸到中国新疆、青海、甘肃等地,考古学家挖掘出许多织有飞马纹样的纹理细腻、图样精美的织锦实物。在中国丝绸博物馆、法国里昂纺织博物馆和日本奈良法隆寺也有飞马织锦藏品。这一艺术形象出现在不同时空,寄寓着人们朴素天真的想象以及对自由、速度和力量的渴望。2020年,中国丝绸博物馆发起国际人文交流活动——“丝绸之路周”,翼马纹飞马形象成为此次交流活动的徽标。

——摘编自李启正《丝绸文化承载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翼马纹织锦物的特点并分析其流行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丝绸之路周”徽标进行解读。
2024-05-08更新 | 25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是之后,用事者争言水利。朔方、西河、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溉田;而关中辅渠,灵轵引堵水;汝南、九江引淮;东海引巨定;泰山下引汶水:皆穿渠为溉田,各万余顷。佗小渠披山通道者,不可胜言。然其著者在宣房。

太史公曰: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遂至于会稽太湟,上姑苏,望五湖;东窥洛汭、大邳,迎河,行淮、泗、济、漯洛渠;西瞻蜀之岷山及离碓;北自龙门至于朔方。曰:甚哉,水之为利害也!余从负薪塞宣房,悲瓠子之诗而作河渠书。

——摘自司马迁《史记》

材料二   据《新唐书地理志》所记载全国水利工程共236处,前期为155处,后期81处,前期约占三分之二弱。若以秦岭及淮水以南为南方,以其北为北方,则北方前期水利工程占104处,南方51处,北方占三分之二强。但若加上前期陇右道地区的水利,则前期北方占十分之七八或更多。从后期南北地区情况看,后期81处水利中北方仅为14处,南方67处,南方占十分之八强。

——摘编自姚汉源《中国水利史纲要》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西汉时期水利兴修的特点及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代水利工程的分布概况及形成原因。
2024-05-07更新 | 227次组卷 | 7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人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地图上画长城现在已经无法确知,我们今天可以看到的最早标有长城的地图是宋代的。学者研究发现宋代并不是一个修筑长城和利用长城进行军事防御的朝代,但宋人却认真地在许多全国性舆图上都画上了长城。今天苏州碑刻博物馆藏有一块宋代图碑,上刻《地理图》一幅,图中就有长城。值得注意的是图下部的跋文说道:“中原土壤北属幽燕以长城为境,旧矣。至五代时,石敬塘弃十六州之地以赂契丹,而幽蓟朔易之境不复为吾有者三百余年。”长城虽不是边境,但长城的意义本是阻抗北方民族的南下,所以图的编制者仍画上实际上不起作用的长城以求理念上的不败。此幅地图的编制有当年的时代意义,如跋文的最后一句话所言:“庶几观者亦有所感发焉”。所谓观者的“感发”就是感怀华夏北方领土的失弃。

——摘编自唐晓峰《宋代地图上的长城》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在地图上标注长城的原因。
(2)据材料,概括指出地图在宋代国家治理中发挥的功能。
2024-05-07更新 | 322次组卷 | 8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春秋末期,孔子倡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老子主张顺其自然,“使民无知无欲”“无为则无不治”,这表明二人主张(     
A.重建伦理和政治秩序B.通过道德教化治理国家
C.维护商周文化的地位D.以民为本缓和社会矛盾
2024-05-06更新 | 304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864年,普鲁士公使李福斯在大沽口发现三艘丹麦商船,由于当时普鲁士与丹麦正在欧洲交战,李福斯立即下令扣押这三艘商船当作战利品。恭亲王奕讥依仗《万国法原理》抗议,最终李福斯被迫释放了三艘商船。这反映出(       
A.清政府已具有近代外交理念B.清朝重视维护海洋权益
C.西方列强严重侵害中国主权D.中西之间商业往来频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中世纪的西方文化,比起同时代的阿拉伯、印度和中国都要落后,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在那里几乎灭尽,赖有阿拉伯文版本将其保存,并在中世纪的后期译成拉丁语等西方语言,重新回到欧洲。阿拉伯文化的西传,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到来。这表明阿拉伯文化(     
A.推动了西方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B.促成了欧洲近代封建社会的转型
C.在保存和传播西方文化上影响大D.在沟通东西方文化方面作用重要
2024-05-03更新 | 242次组卷 | 213卷引用:吉林省德惠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战国时期,自耕农大量涌现,国家直接委派官员管理各地的赋税徭役,政府与民众的联系日益紧密。在这种情况下,原本由中下层贵族主持祭祀的“置社”,逐渐转化为由地方行政长官主持的里社、隧社、乡社。这一变化(     
A.反映出礼乐文化的发展B.说明中央集权日益加强
C.得益于儒家思想的传播D.折射出社祭习俗的变迁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