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87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据顿官刚编译《西方笔的变迁史》等

笔的演进(如图)蕴含着影响人类技术创新的诸多因素。请提炼出其中一个因素,并围绕该因素,选择其他的生产生活工具进行阐释。(要求:选择某一个或某一类生产生活工具均可,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秦统一后,秦始皇吸收各国的士人参加政府,设置博士官,从秦代可考的十二名博士看,“淳于越、伏胜、叔孙通、羊子、李克、圈公六位都是儒家,黄疵为名家,卢敖为神仙家,其余四名不知学派”。这一举措试图(     
A.贬低士人的政治形象B.瓦解世家大族的势力
C.确立儒家的统治地位D.消弭地方的反抗情绪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荷兰学者赫伊津哈在《中世纪的秋天》中写到:“在中世纪嘈杂的繁忙生活中,有一个声音总是压倒一切的,这就是钟声……在日常生活中,钟声就像关怀人的、善良的精灵,总是以熟悉的声音宣告悲伤或喜悦、平静或焦躁、集会或告诫。”这反映了中世纪西欧(     
A.基督教会推动了社会文化发展B.封建领主权力不断扩大
C.庄园农奴制下的生活单调乏味D.宗教伦理具有双重作用
4 . 西班牙禁止其拉丁美洲的殖民地种植葡萄、大麻、亚麻、橄榄等经济作物,禁止养蚕并砍光了桑树;规定殖民地各地区之间不准通商,只能与宗主国通商。西班牙的这些举措(     
A.加剧了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
B.推动了拉丁美洲农奴制的瓦解
C.客观上保护了当地自然经济
D.有利于拉丁美洲社会经济的转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6世纪,荷兰探险家巴伦支在完成航海活动后绘制了《北极探险地图》。首次明确标绘了格陵兰岛和冰岛,还描绘了34幅海狮海象、船只、鲸鱼以及似鱼似怪的插图。据此可知,巴伦支的航行活动(     
A.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B.为亚欧交往积累了宝贵经验
C.助推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D.拓展了欧洲人对世界的认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苏轼在《送千乘千能两侄还乡》中写到:“治生不求富,读书不求官。譬如饮不醉,陶然有余欢。”这反映出宋代(       
A.士族阶层已经日趋衰落B.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
C.城市中的饮食设施发达D.士人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
2024-03-22更新 | 116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训练(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唐代管理户籍有两项重要的制度,一为“貌阅”,“年将入丁、老、疾、应征免课及给侍者,皆令县令貌形状,以为定薄,一定以后,不须更貌。”二是建立邻保组织,四家为邻、五家为保,“递相督察”,督察的主要内容为“按比户口,收手实,造籍书”。唐代的这些制度(     
A.加剧了土地兼并现象B.旨在保障赋役征发以维护统治
C.完善了地方治理体系D.为封建割据势力发展埋下祸根
8 . 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出了三大外交方针,其中“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外交关系继续存在”体现的外交方针是(     
A.“一边倒”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另起炉灶”D.“与邻为善、以邻为伴”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阅读以上历史图片,从中任选三张及以上的图片,并找到一个主题,将三张图片的内容加以串联和阐述。(要求:明确指出选择哪幅图片,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20世纪50年代,日本政府制定了《经济自立五年计划》、《新长期经济计划》等政策文件。这些计划规定了日本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并强调“经济高速发展与稳定提高国民生活水平相结合”,标榜“福利社会”。这些经济计划(     
A.增强了政府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B.凸显国家经济政策的指令性特征
C.是日本追求独立自主的集中体现D.减轻了“滞胀”对经济的冲击力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