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108 道试题
1 . 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出了三大外交方针,其中“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外交关系继续存在”体现的外交方针是(     
A.“一边倒”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另起炉灶”D.“与邻为善、以邻为伴”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阅读以上历史图片,从中任选三张及以上的图片,并找到一个主题,将三张图片的内容加以串联和阐述。(要求:明确指出选择哪幅图片,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20世纪50年代,日本政府制定了《经济自立五年计划》、《新长期经济计划》等政策文件。这些计划规定了日本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并强调“经济高速发展与稳定提高国民生活水平相结合”,标榜“福利社会”。这些经济计划(     
A.增强了政府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B.凸显国家经济政策的指令性特征
C.是日本追求独立自主的集中体现D.减轻了“滞胀”对经济的冲击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980年,中央将一部分财政收支决策权力下放给地方各级政府。除了三个直辖市之外,其余各省以及自治区都实行“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即按照预先规定的比例或数额,在中央预算与地方预算之间分配收入。这种做法(     
A.扩大了地方政府的金融自主权B.构建起适应市场经济的财政体制
C.配合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D.有助于城乡经济逐步走向活跃
2024-01-24更新 | 206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汉代有这样一个司法案例:某甲窝藏了犯有杀人罪的养子某乙而被判无罪。董仲舒解释道:某乙虽然不是某甲的亲生儿子,但是这种父子关系是应该承认的,《春秋》也认为,父亲天经地义地要为儿子的过错遮掩,因此某甲无罪。以上材料表明汉代(     
A.亲子与养子有相同的法律地位B.审判案件缺乏明确的量刑标准
C.刑罚的裁量受到社会舆论影响D.司法实践凸显社会主流价值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宋代,中国商人赴海外从事贸易者,要先向市舶司提出申请,经批准后发给公凭才能成行,私自出海者,要被没收货物。南宋时还对商船的出海回程时间做出限制,对于出海一年以上的船只严加盘查。这种现象(     
A.服务于封建统治的实际需要B.表明宋代对外政策较为保守
C.不利于中国融入全球化进程D.着眼于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2024-01-12更新 | 141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18世纪上半叶,英国农村通过改良土壤、培育良种、采用新的耕作方法、开凿沟渠、灌溉排涝等方式,实现了粮食的增产。许多政治家也热衷于农业改革,提高了英国农业及畜牧业的收益。当时英国农业的发展(     
A.使大量劳动力向农业转移B.提高了劳动者的生活水平
C.归功于农业机械化的普及D.为产业革命提供一定条件
2024-01-12更新 | 202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8 . 1940年10月,国民政府行政院制定了“各省田赋均征实物”的政策。几乎与此同时,国民政府又成立了粮食部,并通过一系列草案,开始实施全国田赋一律收归中央的决定。国民政府的这些举措(     
A.是应对民族危机的必要手段B.抑制了官僚资本的无序扩张
C.切实减轻了人民的经济负担D.突出了农业生产的中心地位
2024-01-12更新 | 141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1924年,有人评价时局时曾有这样的表述:“北京所发生之事实,于全国无重大影响。北京乃一隅,而非全国,且不能统治全国。”材料表明当时(     
A.政局剧变导致政治中心发生转移B.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城市地位高低
C.北伐战争推动革命形势迅速发展D.地方势力膨胀致使中央权力式微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11世纪时的西欧,人们对于国王的认知是:国王虽然没有被教会授予神职,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教士;但是国王并不是纯粹的俗人,而是也一定程度上“分享”了教士的性质,国王甚至拥有用手触摸即可治愈疾病的能力。这样的一种认知(     
A.巩固了教权的优势地位B.带有一定人文主义色彩
C.蕴含着王权加强的契机D.推动王权与教权的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