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9 道试题
1 . 西汉时出现了高头大马、葡萄、苜蓿、胡桃、蚕豆、石榴等几十种物产;这一时期丝和丝织品在西域各国受到广泛欢迎,西域人学会了耕种、打井和炼铁等技术并用于发展生产。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西汉经济发展市场需求扩大B.中国丝织品在欧洲备受推崇
C.中外农业生产水平稳步提升D.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2024-05-16更新 | 106次组卷 | 54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三立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在美洲通过征服活动建立了奴役制的殖民地,他们强迫土著居民充当矿业生产和热带出口作物生产的劳动力。当土著居民因来自欧洲的传染病侵袭和过度劳累的折磨而大量死亡时,他们又从非洲贩来大量黑人奴隶充当主要劳动力。这一状况(     
A.促使美洲形成了新的文化认同B.推动新旧大陆的经济互补与和谐发展
C.极大地改善了世界商品的流通D.在客观上促进了美洲人口结构的改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世纪末20世纪初,康有为强调国人应重视文物搜集,“以考进化之据”,“以证吾国之文明”。20世纪20年代以后,学术界进行了一系列考古发掘,推翻了西方学者“中国文化西来说”的谬论。这深刻反映了近代我国文物观念(     
A.强调对文物的搜集研究B.倡导建立民众与文物的联系
C.促进国人民主意识觉醒D.关注国家命运注重文化自信
2024-05-09更新 | 261次组卷 | 3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世界逐步形成一个整体,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初,人们普遍认为马铃薯很适合做动物的饲料,但对人类来说,只有当其他食物都无法取得时,才会以马铃薯为最后依靠。发生于18世纪的一连串饥荒,为马铃薯赢来地位显赫的机会。当1740年农作物歉收时,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的政府分发手册,解释如何种植这种新作物,并分发免费的马铃薯种茎。……法国科学家帕门提尔在七年战争(1756-1763年)期间亲身体验到马铃薯的好处,认为它为士兵提供了丰足的食物,美味又健康。1795年,伦敦的《泰晤士报》甚至刊出食谱,教人烹饪马铃薯汤,并用玉米和马铃薯做面包。…… “除了早餐之外,它使餐餐必备的菜肴,不仅出现在富人的餐桌上,也出现在穷人的餐桌上”。

——摘编自【美】汤姆·斯坦迪奇《舌尖上的历史》

材料二   东印度公司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商人机构到政治权力机构的转变。……英国的东印度公司所从事的航海与贸易活动,标志着英国的海外贸易突破了 16 世纪的模式,即不仅仅局限于在欧洲和地中海区发展呢绒贸易。16-18世纪,依托发达的商业网络,特许公司的商业活动使英国获得了巨大财富,推动了英国商业发展,是资本原始积累的一个重要来源和渠道。特许公司的活动促进了英国原有工业部门,又促进了新兴工业部门如丝织业、棉纺织业、制皂等工业的发展。在这一时期英国工业的发展过程中,其工业资本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商业资金转化而来。

——摘编自王军《16-18世纪英国特许公司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18世纪人们接受马铃薯成为主要食物的社会因素。结合所学,分析新物种的传入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贸易活动对英国发展的重要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中世纪的西方文化,比起同时代的阿拉伯、印度和中国都要落后,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在那里几乎灭尽,赖有阿拉伯文版本将其保存,并在中世纪的后期译成拉丁语等西方语言,重新回到欧洲。阿拉伯文化的西传,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到来。这表明阿拉伯文化(     
A.推动了西方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B.促成了欧洲近代封建社会的转型
C.在保存和传播西方文化上影响大D.在沟通东西方文化方面作用重要
2024-05-03更新 | 232次组卷 | 213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工业革命的技术发明极为平常,其技术要求绝不会超过木匠、磨坊制作匠和领匠的创造能力:如飞梭、珍妮纺纱机。即使从科技上看来最为复杂的机器(1784年瓦特发明的旋转式蒸汽机),其所需的物理水平也不会超过此前大半个世纪已经达到的程度。”这一论述强调了工业革命的发明成果(     
A.得益于工匠坚实的技术和经验的积累B.具有实验观察和科学基础
C.促进西欧资本主义大机器的生产发展D.首先发生于纺织业的必然
7 . 大约春秋初期,我国发明了冶铁技术,制造出最早的铁器;到春秋后期,发明展性铸铁技术,铁的硬度提高,适用于制造各种农具与手工用具;到战国后期,基本上完成了铁器的普及过程。据此可知,春秋战国时期(     
A.铁犁牛耕普及推广B.土地私有制确立C.大一统的格局初现D.社会生产力提高
8 . 北宋时,南方人在全国统一的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后来朝廷被迫对北方地区的考生单独分配录取名额。1426年,又在南榜和北榜中各拿出部分份额,指定录取四川、广西、云南、贵州这几个西南省份的士人。这一举措旨在(     
A.加强统治的稳定性B.促进全国尚学风气的形成
C.完善人才选拔制度D.打破世家大族的政治垄断
2024-04-23更新 | 304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联合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秦律规定:失期,法皆斩,这在秦国时期运行是有效的……而陈胜、吴广等人从家乡走到边关,路程非常遥远,路途中各种不确定性被充分地扩大,失期几乎是必然,打着复兴楚国口号的揭竿而起也就几乎成为必然。材料认为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在于(     
A.分封制影响尚存B.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C.秦朝疆域的扩大D.法律不能因时而变
2024-04-23更新 | 405次组卷 | 5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联合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10 . 下表为晚清财政收入中税种所占比重(%)变化对照表。这一现象(       
年份田赋厘金关税
18427613011
188548111922
191127262423
(注:厘金是指清政府于国内交通要道设立关卡征收的商业税。)
A.体现了列强资本输出的加剧B.导致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C.反映了传统社会向近代转型D.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2024-04-19更新 | 24次组卷 | 7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铁锋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