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工业革命”,也有文献将其称为“产业革命”。“工业革命”在《辞海》中被定义为:“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过渡到采用机器的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过程”;“国民经济各部门广泛采用新技术以及由此引起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的根本变革”。“产业革命”,最早出现于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文中,此文将英国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工业交通运输、农业等领域发生的巨大变化定义为“产业革命”。1984年,钱学森在《科学技术讲座》的演讲上将产业革命定义为“生产体系在组织结构以及经济结构方面的飞跃变化。它是因为生产技术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所导致的飞跃”。由此可见,《辞海》中有关工业革命的第二个涵义与产业革命的定义几乎相同,即工业革命不仅使第二产业内部不同行业生产或组织方式发生巨变,而且还将扩散到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引发其他众多产业生产或组织方式发生巨变,并促使人类社会生活方式出现革命性变化。

——摘编自田露露韩超《第三次工业革命:历史演进、趋势研判与中国应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工业革命及其影响”自拟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述充分;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2 .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去世再次唤起了人们对欧洲王权的关注。13 世纪到19世纪期间,教会、国王、贵族和新兴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和妥协深刻地影响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政治制度的变革,下列能典型地反映这一时期王权权势变化趋势的是(     
A.B.
C.D.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末,晚清宫廷对铁路的态度经历了从“力为拒绝"到“酌量试办",再到“毅然兴办",最后到“定计兴办"的转变过程,铁路建设作为富强要政,自此成为清政府的基本政策。在这个过程中,外臣对铁路的态度较早地发生了变化,最高当权者的态度在逐渐地改变,铁路试办、兴办的阻力主要来自廷臣。“定计兴办"铁路政策的确立,表明了晚清宫廷顺应世界铁路建设潮流的姿态和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寻求富强之策的意愿,说明了晚清宫廷的总体思想动态已有所改观。

——摘编自朱从兵《晚清宫廷的思想动态与铁路兴办(18651889)》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铁路在产业发展、技术创新、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铁路产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路网建设规模持续增加。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铁路营业里程为2.18万千米。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铁路整体上呈现出发展加快的趋势。截至2019年年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超过13.9万千米。其中,高铁营业里程达到3.5万千米,高铁营运里程位居世界第一,超过世界高铁总里程的三分之二。中国成为世界上高铁里程最长、运输密度最高、运营场景最复杂的国家,在路网形成规模后,高铁运营绩效良好,部分高铁客运线路已经开始盈利。

——摘编自伍业君《新中国铁路发展成就回顾、经验与展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晚清政府对铁路建设态度变化的原因,并分析这一变化的本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中国铁路建设的成就,以及从中得到的认识。
2022-01-02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4 . 在中世纪的西欧,封君对于封土的权利不断受到侵害,也越来越难以利用封君—封臣的人身依附关系胁迫和干预封臣的政治行为。封臣对于封土的权利不断扩张,也日益排斥封君利用封建法的优势地位干预其事务。这一变化导致了
A.封建割据的局面B.君主专制的加强
C.民族国家的形成D.中央集权的趋势
5 . 历史教授章百家认为:在新中国第一阶段的外交中,关于如何处理与不同类型国家的关系,既可以看到主张和平共处的观点,也可以看到坚决同“帝、修、反”斗争的观点,其结果是,这一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取向日趋激进,直到70年代初发生戏剧性的转折。这一变化反映了
A.中国外交基本方针得以改变B.中国外交政策开始走向成熟
C.国际格局已发生了根本变化D.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已出现
2021-09-27更新 | 1138次组卷 | 18卷引用:黑龙江省饶河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20世纪70年代末,联邦德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占欧共体九国的三分之一,美国要求联邦德国实行膨胀性的政策,充当西方经济走出“滞胀”的引擎。后者抵制并批评说,如果按照华盛顿的要求办,将导致世界范围的通货膨胀。这表明
A.区域集团化改变了世界格局B.国家资本主义弊端日益显露
C.力量对比变化影响国际关系D.“滞胀”催生了多极化趋势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7 . 据明万历《嘉兴府志》记载,当地四时土俗:小满时节,家家关门闭户,叫做“蚕关门”。直到采茧时,才开禁,亲戚之间才可以互相走动,叫做“蚕开门”。七月十五日的中元节,有盂兰会、水陆道场、翻经会,乡人以为此类活动“利于蚕花”,趋之若鹜。据此可知当地(       
A.农耕技术呈现衰退趋势B.传统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C.小农经济已经开始瓦解D.风俗民情迷信色彩浓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宋仁宗下诏废郭皇后。御史中丞孔道辅、谏官范仲淹等以“后无过不可废”,跪求奏对。仁宗遣宰相吕夷简告知他们皇后应废的理由。事后,孔道辅等遭贬黜,朝廷诏令御史、谏官不得“相率请对”。这反映了宋代(     
A.皇帝家事不容外朝官员置疑B.士大夫政治降低了皇帝权威
C.御史与谏官职能有混通趋势D.宰相已沦为君主专制的工具
2023-06-21更新 | 6197次组卷 | 38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以王艮为代表的泰州学派,将王阳明之学中“人皆可为圣人”的命题大加发挥,将玄妙的“天理”世俗化,提出“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该学派从者云集,成为晚明显学。这一思想(     
A.带有强烈保守主义倾向B.根本否定传统纲常伦理
C.体现出回归理学的趋势D.蕴含传统民本治国思想
10 . 填空
(1)冷战的开始
阵营政治经济军事
资本主义阵营____年杜鲁门主义出台____计划,援助西欧1949年____建立
社会主义阵营同年,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建立____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建立
(2)冷战的发展
华沙条约组织建立后,两大阵营剑拔弩张,先后发生了____等事件。
而20世纪60年代起,世界发生了深刻变化,西方阵营逐渐分化,西欧国家成立了____,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在____年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____年中美关系正常化。第三世界兴起,代表性事件有1955年万隆会议、1961年____兴起等。
(3)冷战的结束
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美苏关系缓和。____年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崩溃、冷战结束。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2023-08-23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